馬爾維納斯群島位于南大西洋,根據現有文字記載,最早的登陸者是英國探險家,后來英國將該群島命名為福克蘭群島。18世紀,西班牙政府宣稱,這些島嶼在西班牙管轄范圍之內,理應歸西班牙所有。1816年,阿根廷宣布獨立,并聲明繼承西班牙對馬島的主權。倫敦提出強烈抗議,1833年,英國軍艦開進馬島。 1946年,庇隆當選阿根廷總統,為了將民眾團結在自己周圍,他大力宣揚要“收復馬爾維納斯群島”。1955年9月,庇隆在一場軍事政變中下臺,但在阿國內,馬島屬于阿根廷這一觀念已深入人心。1973年9月,庇隆在下野18年后再度當選總統。上臺伊始,他就敦促英國根據聯合國3160號決議恢復對馬島問題的談判。1974年6月11日,在一場秘密會談中,英國駐阿根廷大使詹姆斯·赫頓向阿外交部長阿爾貝托·維格尼斯遞交了一份文件。該文件提議兩國“共享”馬島,在島上并排懸掛英阿國旗,英語和西班牙語都被定為官方語言,所有島民擁有英阿雙重國籍。在總督人選問題上,按照輪換原則,由英國君主和阿根廷總統輪流決定。不過,在最終協議簽署前,需要咨詢島民們的意見。赫頓大使還轉達了英國威爾遜內閣的口信,稱如果阿根廷政府同意,應該盡快在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官方會談。 英國《每日郵報》評論稱,如果當年英國的提案能夠實施,會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馬島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進行發展。不僅如此,它還能結束英阿主權之爭。現年85歲的前庇隆政府外交官德羅薩斯透露說,維格尼斯外長告訴他,庇隆總統收到這一方案后“異常興奮”。庇隆對維格尼斯解釋道:“我們接受(方案)。一旦我們在馬島獲得立足點,就沒有人能夠趕走我們。” 然而,僅僅20天后,即7月1日,本就患有肺炎的庇隆因心臟病發作去世,當時英國提出的那份方案還沒來得及商談。隨后,庇隆的遺孀伊莎貝爾繼任總統,但英國政府不信任她,撤銷了先前提交的方案。 在伊莎貝爾執政下,1975年的英阿關系急劇惡化。這一年,一個阿根廷代表團前往倫敦參加國際議會聯盟大會,在會上,阿根廷人譴責英國在馬島構建“殖民地”,稱這是“國際海盜行徑”。英阿兩國外交關系由此破裂。 在庇隆總統死后第八年,馬島戰爭爆發,255名英國軍人和649名阿根廷軍人在戰爭中喪生。德羅薩斯評論說:“那一悲劇(指1982年馬島戰爭)本來可以避免,戰爭是錯誤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