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茜
多米尼克·哈里斯,來自比利時的交互藝術家,但是他的工作卻并不僅限于交互藝術,而是涉及材料、照明、技術,交互設計以及電子產品等眾多領域。他的作品是藝術與技術結合的典范,散發出夢幻、浪漫的氣質。同時,他的建筑教育的背景使得他的作品專注細節以及對流行的敏銳感知。
多米尼克·哈里斯(DOMINIC HARRIS)是一個交互藝術家,他的工作涉及一系列的材料、照明、技術,交互設計以及電子產品。多米尼克的作品在創造性的改良高科技與有趣的交互、數字化的環境中表現出持續的魅力。他接受過建筑師的訓練,這就解釋了他作品中對細節的關注和對流行的表達。
多米尼克的設計、制作與創作過程是在他的CINIMOD工作室中進行的,這是一個適合多學科實驗的工作室,該工作室成立于2007年。CINIMOD工作室是由一個專業的團隊以及有著不同背景的人組成的,工作室的成員包括建筑師、工業設計師、電子工程師、編程人員、動畫設計師以及制造人員等。多米尼克利用CINIMOD工作室的資源經行創作,他還負責工作室的國際項目,這些項目涉及范圍很廣,從商業、零售業以及公共藝術項目等,并且這些作品得到媒體的普遍關注。
在多米尼克的作品中,蝴蝶的形象反復出現。在多米尼克看來,蝴蝶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義,他認為蝴蝶是美麗的象征,并且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有將蝴蝶作為標本的文化,表達人們想要將美麗的事物永遠保存下來的愿望。他也知道蝴蝶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義,在中國文化中,蝴蝶是愛情的象征。但是,在西方,蝴蝶在一些文化中也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象征著邪惡的靈魂,并且往往象征著女性內心中邪惡的東西,這個是與西方的宗教相關的。多米尼克在作品中經常使用蝴蝶的形象,除了蝴蝶豐富的含義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蝴蝶效應”。他認為,“蝴蝶效應”的文化,非常適合交互藝術的表達,因為交互藝術的一個特征就是要引發觀者的連鎖反應,而觀者的不同的反應,對蝴蝶不同的理解,對于藝術作品的體驗都是不同的。
多米尼克的交互藝術作品與傳統的藝術品相比是,他非常善于使用創新的材料和技術,他所使用的材料是技術數字技術的媒介材料,他所使用的技術,包括感應器、LED、計算機編程技術、虛擬現實技術、交互技術等等。并且最為重要的是這類交互藝術品從創作理念上不同于以往的藝術品。交互藝術受姚斯“接受美學”的影響,強調觀者的互動、參與,而非傳統藝術作品那種被動的信息的輸出,它并不是擺在博物館禁止人們觸摸的,而是希望觀賞者與作品進行積極的互動,從而獲得審美體驗。
多米尼克建筑教育的背景,使得他的很多作品涉及城市公共藝術,并積極地將交互藝術運用到公共藝術的創作中。他認為交互藝術對人的情感、情緒、體驗的關注,可以修正目前城市公共藝術那種地標式的實體表達,交互藝術與城市公共藝術的結合,在對環境帶來改變的同時,能夠更好的服務人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的交流與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