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義俊 劉治才 馬智才
嫁接是柑橘苗木繁育的重要手段,苗木的良莠直接影響柑橘產業健康良性發展。當前我國柑橘苗木生產仍比較混亂,特別是占相當份額的一些苗木繁育個體戶,為節省成本縮短苗子培育周期,簡化程序,從而造成苗木質量低劣。本文著重從培育優良苗木的關鍵環節,即嫁接前準備、嫁接時間、嫁接方法及接后管理等4個方面對柑橘苗嫁接技術進行了總結。
1 嫁接前準備
1.1 材料和工具準備
包括嫁接刀、枝剪、嫁接薄膜。
1.2 接穗的準備
采集生長充實、芽眼飽滿的夏秋梢或春梢。春季接穗在發芽前采集,秋季接穗最好現采現用,如從外地購進接穗,需采取保濕措施,保證成活率。
1.3 砧木的準備
選擇生長健壯、主干直立、地徑大于0.3厘米的砧木苗做砧,嫁接部位高度不低于8厘米。春季嫁接時在距地面8~10厘米處斷砧,單芽切接;秋季嫁接時在砧木離地面35厘米左右高度剪除頂枝,將主干20厘米以下部分的刺和分枝全部剪除,單芽腹接。
2 嫁接時間
以春季嫁接為主,春季嫁接最佳時間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季嫁接最佳時間8月上旬至9月上旬。同時應注意中、短期天氣預報,避開風雨天氣。
3 嫁接方法
柑橘苗常用的嫁接方法有單芽切接法和單芽腹接法2種。
3.1 切接單芽削取法
春季嫁接常采用單芽切接法。將接穗寬面緊貼食指,在芽下方1~1.5厘米處,以45°角削斷枝條(稱“下短削面”),然后翻轉枝條,使寬面朝上,在芽眼處,用刀由淺入深往下削,一刀削成一平面(稱“長削面”),最后在芽眼上方0.2厘米的地方斜切削斷枝條(稱“上短削面”)。將削下的單芽放入干凈的濕毛巾中備用。削取時對接穗長削面要求平、直、光滑,剛好削到形成層,見木不帶木,所有削面保持清潔。
3.2 腹接單芽削取法
秋季嫁接常采用單芽腹接。將接穗倒拿在左手的拇指與食指間,使接穗緊貼左掌“魚肚”外側,所選接芽向上。右手持嫁接刀,微貼在左手掌心,從芽下1厘米處向內呈45°角斜削一刀(深入木質部即可),再從芽上方0.3~0.5厘米處下刀由淺入深往下削,至斜削口處輕輕上提并向右手方向“旋帶”,使取芽于刀片上(防止落地),全芽長1.5厘米左右,芽心稍帶木質部。將削好的單芽放入干凈濕毛巾中備用。
3.3 砧木切口削取
切口離地面10厘米為適,切口的深度只切到形成層、不傷木質部,并削去砧木切口皮層的1/3~1/2。切接的切口長度略短于接芽,腹接的切口略長于接芽,保持切口的清潔。
3.4 插接芽及捆扎
將削好的接芽及時插入開好的切口中,將接芽的長削面與砧木的削面貼合緊、不留縫,兩者的形成層對齊,然后用薄膜將接芽與砧木捆扎結實。春季嫁接7~10天后可檢查成活率;秋季嫁接的在開春時檢查成活率,發現接芽顏色變暗或變褐,及時進行補接。
4 接后管理
4.1 解膜剪砧
春季嫁接后,到6月中下旬隨著氣溫不斷升高,促使接芽快速愈合以至發芽,此時要分期分批將接芽上部的薄膜劃開,讓芽眼露出(基部的膜不動,以防大風),使芽能萌發。秋季腹接在確定接芽成活后,開春后3月上旬氣溫回升,結合墑情補水保濕,于芽上方1.0厘米處剪砧,然后解除薄膜。
4.2 除萌及肥水管理
接芽萌發后,要經常檢查,及時抹除砧芽,保證接芽要有充足的養分。當接芽發出5~7葉時摘心,使其提前老熟,抽發新梢。幼苗生長發育以速效性氮肥為主,輔助增施磷、鉀肥,噴施含有中、微量元素的葉面肥,每次發芽前一周施入肥料,促進根系的生長和下一次新梢的萌發。當遇到干旱時應及時灌水保濕,并結合中耕除草。多雨季節,做好排水防漬工作。
4.3 病蟲害防治
危害本地苗木生長發育的主要病蟲害是紅蜘蛛、蚜蟲、和炭疽病,在每次新梢抽發1厘米時,及時噴藥防治病蟲,保護嫩芽,一般選用20%噠螨靈1500倍液+3%寧南霉素300倍+10%吡蟲啉2000倍液。
(作者聯系電話:1509146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