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
前段時間,我們公司和法國一家公司合并。合并后,馬上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裁員。
我方很快拿出一份裁員計劃,法方也提供了一個裁員方案。當我們公司根據法方公司提供的情況,列出一份裁員名單,要裁掉那些能力差、效率低的員工后,沒想到,因為這份名單竟然差一點讓合作終止。
原來法方代表提出一個讓我們大惑不解的裁員方案——裁掉那些工作能力強的業務骨干,而那些業務骨干也主動要求裁員時把他們裁掉,這與我們的裁員計劃完全背道而馳。
如果裁掉那些能力強的骨干,這對于一個新合并的公司來說,無疑是個挑戰。作為我們公司,當然更需要一些充滿活力,能為公司贏得效益的中堅力量和骨干分子。
當我們不解地問法方代表,為什么要裁掉那些業務骨干,而不裁掉那些能力差、效率不高、身體狀況也不佳的員工時,法方代表說,法國社會有一種保護弱者的共識,認為公司里那些資質平庸、又不易找到工作的人必須留下,以保障他們的生活;裁掉那些技術能手和有特長的年輕人,因為他們找工作相對容易,不會因為找不到工作而生活困難。如果按照中方的裁員方案,裁減弱者,即使我們合并成功,也很可能被告上法庭,到那時,不但公司難以經營下去,而且公司的形象也會受損,很可能身敗名裂。
這個讓我們瞠目結舌的理由,令人費勁地想了很久也沒想通。裁掉這些工作能力強的骨干,等于就裁掉了企業的前途,如果公司真要這么做,無疑是收個爛攤子回來自己扛著。這雖然讓我們憤憤不平,但為了打開法國市場,我們公司決定繼續與法方合并。
在與法方公司合并不久,我們就看到那些能力差、效率不高、身體狀況不佳,曾經被我們視為包袱的員工,任務一經分配,工作積極性高漲,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沒有一個偷懶的,工作效率立竿見影地顯現出來。
這時,我們才感到法國公司這種非常另類卻很人性化裁員的意義:每個強者都曾經是弱者,保護弱者其實就是在保護未來的強者。
(摘自《現代青年》2013年4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