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 李圣權 李先會 柳青 蔣利
摘 要: 介紹了一個停車誘導系統的具體設計和實現過程。給出了系統的總體設計架構和功能分析,著重分析了停車位信息的采集、處理、發(fā)布等過程。基于JavaEE技術、手機開發(fā)技術,實現了停車誘導信息的Web網站、手機客戶端、手機Wap網站和手機短信,以及新浪微博等多途徑的信息發(fā)布。該系統在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中得以應用,達到了系統設計目標。
關鍵詞: 停車誘導; 智能交通; WebGIS; Web Service
中圖分類號:P209;P20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3)07-81-04
0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城市機動車保有量也迅速增長,“行路難、停車難”已發(fā)展成為困擾我國各大、中城市的“兩難”問題,其中停車難更是成為城市交通擁擠問題的“瓶頸”。停車誘導系統最直接的作用在于通過有效的途徑向駕駛員提供停車場的位置或名稱,去停車場的方向或路線,以及停車場使用現狀。利用輔助誘導系統使駕駛員能夠利用最短路徑到達停車場,減少駕駛員因尋找停車泊位而造成道路巡航和時間消耗,從而減少交通量集中地區(qū)因停車產生的附加交通量,緩解城市道路交通壓力。同時也提高路外停車設施泊位利用率,促使停車設施利用均衡化[1-2]。
1 停車誘導系統功能分析
為達到引導駕駛員以最快的方式找到停車泊位的目的,城市停車誘導系統的設計主要由四大模塊組成[1]。
⑴ 信息采集模塊。信息采集模塊主要負責采集停車場的車輛進出信息并上傳空余車位數據。在城市停車誘導系統中,需要采集的停車場數據主要包括靜態(tài)數據和動態(tài)數據兩部分。靜態(tài)數據包括停車場的位置、名稱、容量、收費標準、管理方式等;動態(tài)數據包括進出停車場車輛車牌、時間、收費等。靜態(tài)數據可以直接到停車管理部門收集,一般只需收集一次便可以長期使用;而動態(tài)數據由于需要實時更新則需要實時采集。
⑵ 信息傳輸模塊。信息傳輸模塊保證信息采集后順利到達停車誘導系統,以及信息經處理后進行信息發(fā)布。信息傳輸應該做到快速、及時和準確。在停車誘導系統中,信息傳輸方式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已有資源、距離、成本等因素。
⑶ 信息處理模塊。數據處理通過軟件功能實現。停車誘導系統主要功能是對數據庫中的各停車場車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經過運算得到需要向外界發(fā)布的實時停車信息,同時提供停車場運營使用情況統計分析功能。
⑷ 信息發(fā)布模塊。信息發(fā)布模塊是停車誘導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主要是通過適當的終端設備、媒體廣播等有效途徑,把處理后的誘導信息向外界發(fā)布出去。包括采用可變情報板、互聯網、車載導行儀、智能終端設備及交通廣播電臺等途徑或方式來實現。
2 停車誘導系統設計與實現
2.1 系統數據流設計
停車誘導系統通過制定統一的數據上報接口規(guī)范標準,并實現數據接收功能,由各停車收費管理系統調用進行數據上報,再由停車誘導系統對各個停車場的停車泊位信息進行綜合處理,最后通過Web網站、手機Wap網站、智能手機終端、短信服務等方式向用戶發(fā)布,用戶從中了解城市中各個停車場的停車泊位情況并作出相應的決策。具體信息流如圖1所示。
2.2 系統體系結構分析
本停車誘導系統充分利用并挖掘已有的停車場及管理系統、硬件、網絡資源,通過設計開發(fā)停車誘導所必須的信息采集服務接口、信息處理功能和信息發(fā)布功能,通過適當有效的方式向駕駛者提供出發(fā)前、行駛中的誘導服務,系統總體結構如圖2所示。
2.3 關鍵技術研究
系統采用Oracle數據庫、Weblogic應用服務器,基于Java EE技術架構,采用分層組件化的設計模式進行實現。
2.3.1 信息采集功能實現
該模塊主要實現停車場停車位信息的實時采集。如圖2所示,模塊采用WebService技術,開發(fā)兩類接口:接收車輛入場(庫)接口和接收車輛出場(庫)接口。數據接收報送服務接口不僅要考慮正常情況下的數據報送,還需要考慮出現異常情況后的數據的報送,即支持剩余停車位的更正,因此數據接收報送服務接口需規(guī)范定義。
其中:success為true時表示傳送數據調用成功,值為false時表示傳送數據調用失敗,具體失敗原因為message的值。
2.3.2 信息處理功能實現
信息處理功能是停車誘導系統的核心,是對采集數據信息的整理與分析,最終為交通設計規(guī)劃部門和駕駛員提供輔助服務。以下介紹信息處理的主要功能。
⑴ 靜態(tài)數據管理
靜態(tài)數據管理的基本功能是對停車場信息的管理,包括停車場的注冊、變更與停用管理。從實際應用角度出發(fā),引入地理位置信息,加強了停車場位置的百度地圖在線位置核對和調整管理,增加了停車場庫的預調整管理。例如,因施工等原因是可以提前知道停車場庫的計劃開放或關停時間的,這樣就可以根據計劃進行超前設置,到了計劃時間自動更新停車場的可用狀態(tài)。
⑵ 動態(tài)數據管理
動態(tài)數據是由各停車場的數據報送程序上報的,其涉及面廣,網絡環(huán)境等各種因素復雜,要確保數據信息及時、準確地進入系統,一方面對程序進行穩(wěn)定性、可靠性優(yōu)化,同時也要加強對動態(tài)數據上報情況進行監(jiān)控,一旦發(fā)現有數據未上報的情況,就進行報警,提醒維護管理人員進行故障診斷,及時解決問題。
⑶ 車位占用情況分析
基于靜態(tài)數據和動態(tài)數據,對停車場庫的使用情況進行整理、分析,自動生成停車場車位空余情況、使用時間分布、使用周轉情況等報表,并以圖形化的形式進行直觀展示、對比分析。
停車誘導系統擁有詳細的歷史數據信息,通過對歷史停車位數據進行分析整理,來對停車位進行預測,提供給駕駛人員以作提前考慮。
2.3.3 信息發(fā)布功能實現
實現了通過互聯網Web網站、智能手機客戶端、手機Wap網站、手機短信查詢和新浪微博互動等多種方式的信息發(fā)布。
⑴ 互聯網Web網站
互聯網Web網站信息發(fā)布以百度地圖作為基礎展示平臺,提供停車場的點選查詢、可視區(qū)域查詢、實時路況、駕車路徑、測距、截圖等可視化操作功能,同時配合以興趣點、熱點區(qū)域等的文字信息搜索功能,實現文字內容與地圖展示互為補充的操作顯示模式。充分利用Ajax技術,與服務端交互主要是純數據交互,集成短信分享和微博分享,增強用戶操作體驗。
⑵ 智能手機客戶端
智能手機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開發(fā)智能手機客戶端的停車誘導系統將可以大大擴展停車誘導服務應用的受眾面和使用的頻度。作為一項嘗試,首先基于Android版系統開發(fā)了應用客戶端,采用百度地圖進行展示,支持離線地圖,除了實現Web網站擁有的功能外,還增加了個性化應用功能,包括定位、常用點、歷史搜索等實用功能。
⑶ 手機Wap網站
手機Wap網站主要提供給非智能手機使用,主要以文字搜索為主,通過搜索興趣點、目的地,查看周邊停車場的地點及忙閑情況,并輔以截圖顯示地理位置。在不影響非智能機使用的前提下,支持短信分享與微博分享,也增加了智能手機支持的在線地圖展示興趣點、停車點地理位置的功能。
⑷ 手機短信查詢
建設統一的短信服務平臺,通過一個統一的短信服務號碼,用戶可以發(fā)送查詢短信至短信平臺,經過系統處理后返回查詢結果,告知用戶停車場的名稱、地址、忙閑狀態(tài)、收費情況、開放時間等信息,為用戶提供誘導。
⑸ 新浪微博互動
在新聞微博注冊杭州市停車誘導賬戶,設計開發(fā)接口程序定期發(fā)布停車相關的信息,以微博形式進行發(fā)布。
3 結束語
停車誘導系統作為智能交通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提高城市停車管理水平、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有效利用停車場數據信息,進行數據分析與預測,不僅能為駕駛員提供誘導服務,也可以為交通設計規(guī)范提供數據參考。本文設計實現的停車誘導系統,從實際出發(fā),充分利用了城市停車場已有的軟硬件網絡資源進行數據采集,對動態(tài)數據進行分析預測,并以圖形化進行分析和展示,實現了互聯網Web網站、手機客戶端(Android版)、手機Wap網站及手機短信查詢和新浪微博信息發(fā)布,并借助百度地圖引擎增強應用體驗和功能。今后,有必要基于標準化數據采集服務接口擴大停車場的接入量,進一步挖掘數據資源,結合道路可變情報板實現分級、分區(qū)域的道路誘導,推進誘導系統的應用[3]。
參考文獻:
[1] 楊曉光,薛昆,白玉.城市停車誘導信息系統設計[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04.4(1):93-96
[2] 周智勇,陳峻,王煒.城市停車誘導信息系統發(fā)展應用綜述[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06.6(2):27-30
[3] 田穎濤,王軍利,張偉,張宇翔.先進的停車誘導系統實施策略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