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企業文化建設必須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十八大精神為指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企業文化建設始終,不斷深化價值理念體系建設,推動管理提升,實施人本管理,加強文化傳播,為實現做強做優、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深化價值理念體系建設,構筑中央企業之魂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也是引領企業發展之魂。中央企業要充分認識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不斷深化企業價值理念體系建設,努力形成符合時代特征、適應不同發展階段、體現企業特色的價值理念體系。
一要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中發揮表率作用。要立足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實際和員工思想實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企業改革發展和企業文化建設全過程,著力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傳教育,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進一步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增強廣大員工的精神力量,進一步堅定搞好國有企業、發展壯大國有經濟的信心和決心,真正做到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要積極培育和提煉中央企業核心價值觀,夯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中央企業的實踐基礎。
二要進一步深化企業價值理念體系建設。要把實現中國夢作為中央企業的崇高使命,把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熔鑄于企業文化,弘揚中央企業先進精神和優良傳統。要根據企業改革發展不同階段的變化,不斷變革創新企業文化,進一步明晰企業使命、企業愿景和經營管理理念,突出個性特色,使企業價值理念體系更加符合市場經濟規律、適應企業發展階段、具有行業和企業特色,更加貼近市場、貼近客戶、貼近員工,不斷豐富完善價值理念體系的內涵。
三要進一步強化企業社會責任理念。企業社會責任是當今時代企業發展的潮流,也是企業價值觀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要強化企業社會責任理念,以依法誠信經營、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保障生產安全、維護員工合法權益、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等為重點,努力做依法經營、誠實守信的表率,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表率,以人為本、構建和諧企業的表率。要進一步增強履行社會責任的自覺性、主動性,使社會責任理念成為企業文化DNA,樹立勇擔當、負責任的企業公民形象。
推動管理提升,實現企業內涵式發展
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是中央企業應對內外部環境變化、促進科學發展、走內涵式發展之路的治本之策。打造優秀企業文化的過程,也是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的過程。要把企業文化融入企業改革發展全過程,滲透到生產經營管理各領域各環節,與企業管理深度融合,努力提升企業文化的驅動力。
一要以文化創新推動企業戰略轉型。要根據企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需求和企業發展戰略、組織架構、管理階段等變化對企業文化進行變革創新,樹立主業意識、市場意識,制訂落實好企業文化規劃,納入企業發展戰略,實現發展戰略與文化規劃的高度契合,推進企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
二要深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建設。要把企業價值理念融入企業經營管理,固化到企業的管控模式、組織架構、經營流程、資源配置中,體現在人才招聘、干部選拔任用、崗位職責、薪酬管理、獎懲標準和員工行為規范上,轉化為員工良好的行為和工作習慣,增強企業文化的約束力和執行力。
三要進一步加強專項文化建設。要圍繞企業改革發展中心工作,緊密結合生產經營管理實踐,大力加強創新文化、品牌文化、質量文化、服務文化、安全文化、廉潔文化、生態文化等專項文化建設,突出行業特色,實現文化理念與管理制度對接,促進文化落地,努力提升企業管理水平。
實施人本管理,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企業,是企業做強做優、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要強化人本管理理念,加強文化融合,更好滿足員工文化需求,引導員工與企業同甘苦、共命運,凝聚企業發展合力。
一要強化人本管理理念,增強員工歸屬感和忠誠度。要尊重員工主體地位,建立完善員工參與決策、參與管理的制度和渠道,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和分配激勵機制,關注一線、關注基層,幫助員工做好職業發展規劃,努力優化人才發展環境,給員工創造人生出彩機會。要尊重員工的個性品格與創新精神,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營造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文化氛圍。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通過運用員工幫助計劃(EAP)等積極心理學成果,加強溝通交流,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培育形成廣大員工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二要進一步加強文化融合和跨文化管理工作。從促進企業和諧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出發,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文化融合和跨文化管理有效模式。正確處理文化共性與個性、統一性與差異性的關系,加強文化培訓,提高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知認同。把文化融合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以情動人開心鎖,用心做事暖人心。要加強跨文化管理,尊重文化差異,從文化差異性中發現文化的相容性,通過充分溝通與交流取得文化共識,建立共同心理契約,實現文化認同。
三要維護員工文化權益,滿足員工精神文化需求。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員工的基本文化權益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工作來抓,繼續推出傳承企業歷史、體現企業文化、反映員工生活的企業文化產品,廣泛開展展覽展示、征文演講、文藝匯演、書畫攝影等益于身心、便于參與的文化主題活動,寓教于樂、寓教于文,讓企業文化建設成果惠及全體員工,豐富活躍員工精神文化生活。
加強文化傳播,塑造企業良好形象
傳播企業文化是塑造良好企業形象、提高企業文化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有效途徑。要在提高企業文化傳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上下功夫,為企業做強做優、培育世界一流企業創造良好內外部環境。
一要體現企業價值觀,提升文化附加值。企業價值理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傳播的最重要內容。要深入挖掘和豐富管理、產品、服務、品牌的文化內涵,準確傳遞企業價值觀和企業精神,將企業價值理念融入產品和服務,提高產品和服務的文化附加值,培育和引導受眾的行為心理,以文化魅力吸引消費者,提升品牌價值和影響力。
二要創新文化傳播手段,塑造良好企業形象。要建立企業文化示范單位,積極培育和選樹踐行企業文化的先進人物,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要適應信息傳播技術迅猛發展的新趨勢,在加強企業傳統媒體和網站建設基礎上,注重運用手機、微博等新興媒體傳播宣貫企業文化,構建多層次、立體化、傳輸快捷、覆蓋廣泛的傳播體系,擴大文化覆蓋面。要注重企業品牌形象傳播,綜合運用公益活動、廣告、產品服務等多種形式,突出企業品牌文化內涵,增強文化傳播的親和力,提高企業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要增強國際傳播意識,加強文化海外傳播。“十二五”時期,中央企業要大力實施國際化經營戰略,以全球化的戰略思維和開放視野,逐步實現全球配置資本、人才、研發等各類資源。去年,國資委和商務部等部委聯合下發了《中國境外企業文化建設若干意見》。要認真落實好《意見》要求,圍繞打造國際知名品牌,努力提高企業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加強與海外企業駐地政府、社會團體、專家和公眾的聯系,主動與境外媒體打交道,精心組織形象公關活動,積極宣傳企業的獨立市場地位,傳播中華文化和優秀的企業文化,樹立合作友善、誠信守法、治理結構規范、按商業原則行事的現代企業形象,營造有利于企業開展境外投資經營的和諧環境。
建立健全保障企業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必須常抓不懈,建立健全保障企業文化建設的長效機制。
一要進一步加強領導,提高認識。企業各級領導要站在關系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將企業文化納入發展戰略加以推進。要率先垂范、帶頭踐行企業文化,出思路、出政策,及時研究解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大問題,切實擔負起文化建設的領導責任。要把企業文化納入企業培訓計劃,提高企業各級領導對企業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二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要明確企業文化歸口管理部門,配備專人專崗負責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要建立企業文化、黨群政工、新聞宣傳、規劃發展、品牌推廣、人力資源、市場營銷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激勵保障機制,設立企業文化專項工作經費,納入年度預算管理。
三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企業各級黨組織要配齊配強企業文化隊伍,為學習、培訓、考察、交流等創造必要條件。企業文化工作隊伍要加強自身學習,掌握企業文化知識和實務操作技能,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專業化水平,努力成為勝任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
企業文化是企業凝聚力和創造力的源泉。大力加強中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意義重大而深遠,我們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不斷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以更大的決心、勇氣和智慧,大力推進文化強企,為做強做優、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作出新的貢獻!
(本文根據作者在中央企業企業文化建設經驗交流會上的講話摘編,標題為編者所加)
(責任編輯:李 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