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摘 要:從評課的對象分析,評課可分為教師自評、學生評課、同行評課和專家評課四個方面。同時,本文還就如何提高評課的有效性提出了若干建議,旨在為參與評課的有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評課;再思考;自評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7-0027-02
評課就是對照課堂教學,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及由這些活動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判斷。[1]每次公開課和展示課后,組織者都會安排有關人員進行評課,但實際效果不容樂觀。說起評課,很多專家和教師對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筆者在此“老調重彈”,期望談出新意。
一、教師自評
教師自評是教師對自己的上課進行自我評價。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教學設計的思路和實際的教學效果等。如,預設的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重、難點是否突破?教學手段是否有效?等等。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原因是什么?
對策:為了提高自評的有效性,筆者建議做到以下幾點:(1)自評的內容要詳略得當。由于教師自評的內容涉及較多,而時間有限,因此,教師自評時應詳略得當。通常,課堂的成功之處教師可不說,而教師在課堂中的困惑,或者預設與生成不一致的要著重說,要闡述不一致的原因,以引起其他教師的思考;(2)自評的語言要精練。(3)自評的時間要拓展。由于時間的關系,教師來不及對自己的課進行全面的評價。因此,活動結束后,教師還要沉下心來,結合學生、教師和專家評價,認真、全面地反思課堂中的得失,明確自身優勢,分析自身不足,尋找努力的方向。
二、學生評課
學生評課就是學生對教師的課進行評價。學生評課一方面作為教學評價的一種方式,另一方面作為師生互動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師生平等、教育民主的思想。過去,我們只重視教師自評、同行評課和專家評課,而忽視了學生評課,這是不對的,因為衡量一節課的好壞只有學生最清楚。
對策:由于學生是不成熟的個體,再加上學生評課時對教師有顧慮,為了消除不利因素,筆者建議:(1)學生代表點評。不過在選擇評課學生時要慎重,教師要選擇那些膽子大、能說會道和認真上課的學生評課,而且事先要通知,以便學生有充分的準備;(2)教師替學生評課。組織者課后要向不同層次的學生了解他們對課的看法,然后梳理,在此基礎上,組織者派教師代表學生進行評課。這種評課費時短,但不全面。為了更客觀地評價教師,筆者建議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評課。具體方法:將教師個人素質、教學內容、教學設計、知識內容和學習感悟等設計成問卷調查表。上課后讓學生填寫,在廣泛征集學生意見后,再由教師代替學生評課。這種評課費時,但全面、客觀和真實,有利于上課教師改進自己的教學。
三、同行評課
教師評價就是觀摩教師對上課教師的評價。評價的內容主要是課的優點、問題、原因和建議及自己來上這堂課的設想等。評價的目的主要是促進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促使教師生動活潑地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同時,也能提高評課者的看課、評課水平和語言組織能力等。
對策:為了讓同行評價落到實處,筆者建議“五要”:(1)評課態度要端正。態度端正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積極參與;其次,實事求是。評課時,參評者要客觀公正地對授課者作出評價,既不吹毛求疵,也不曲意逢迎;第三,要嚴肅認真。嚴肅認真就是指評課者在評課前應認真做好準備工作,評課時既悉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也認真發表自己的見解。(2)評課內容要分散。聽課前,組織者將聽課老師分成若干組,每組負責聽某一內容,課后分組討論,在此基礎上每組選派一位教師評課,這樣就能保證每個教師都參與評課。(3)評課的形式要多樣。一節課的優點和不足畢竟有限,如果同行評課時只談優點和不足,這樣的評課越到后面越冷清,如果能讓教師不僅評課,而且辯課,即針對教師的評課發表不同的見解,也可以由教師針對不同見解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既有評課又有辯課,教師參與交流的機會增多,評課的效果也更好。當然,辯課要遵守對事不對人的原則,要注意語言的分寸。此外,根據實際情況,還可采取“聊課”和“網上評課”等方式。(4)評課的順序要合理。如果讓有經驗的教師先發言,新教師發言時會找不到話題。為了給新教師評課的機會,教研員可按教齡由短到長的順序組織評課,就能有效避免此類問題出現。(5)評課的尺度要合理,恰切精當地表述自己的見解,評課的尺度最難把握的就是言失。過重會增加授課者的心理負擔,過輕又無法達到評課的目的。因此,言詞尺度的把握非常重要。
四、專家評課
專家包括骨干教師、名師、教研員等。專家是教研活動中寶貴的人力資源。因此,組織者要充分開發專家的資源。觀摩教師要認真聆聽專家的點評,并及時向專家請教,了解體育教學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專家點評是指專家對教師上課情況進行點評。通過專家的點評和總結,使大家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形成共識。
對策:專家點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引領作用。專家除了對教師評價進行補充、歸納和提煉外,最重要的是對上課中出現的普遍性疑難問題進行點評,達到以點及面的效果。為此,筆者建議:(1)專家要對教師的辯論進行點評,明確贊成什么,反對什么。如暫時不能確定,要向教師說明,日后再做答復。(2)專家要把教師的評價進行歸納和總結。教師的評價是零散的,有些還存在重復現象,這樣不便于其他教師理解和接受。如果專家能把教師評價中的優點和不足進行梳理,憑借自己豐富的理論,將優點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就更便于教師理解和借鑒。(3)專家要盡量發現課堂中的一般性問題,即大多數教師容易出現的問題,也稱疑難問題。同時要對疑難問題進行分析,盡量提出相關對策。如果暫時提不出對策,可組織教師討論,以避免教師發生類似的錯誤。如2012年浙江省小學體育優質課評比,省教研員余老師最后這樣點評:教學基本功是上好課的條件;教學的積累是上好課的保障;教材的選擇任重道遠;一物多用要有底線;差異教學有待提高。在點評中,余老師高屋建瓴,對本次評比課出現的普遍性問題進行了梳理,提醒一線教師應注意的幾個方面。這樣的評課,對教師有一定的引領和啟示。
參考文獻:
[1]李燕高.“評課”評什么[J].東方青年教師,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