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丘 露薇
普京宣布離婚后,一個俄羅斯網友的推特寫得非常有意思:柳德米拉是俄羅斯唯一一個能夠掙脫普京尋求自由的人。
2000 年初到俄羅斯采訪,街頭最流行的歌曲是“嫁人要嫁普京這樣的人”,但是這些年,出現了年輕的 Pussy Riot 這樣的聲音,是普京變了,還是俄羅斯社會變了,他卻沒有跟上?
政治人物的婚姻,會讓兩個人之間的問題變成公眾的問題,如果應對不當,甚至會影響一個政治人物的前程。不過想來想去,其實最難受的還是政治人物的另一半,到底是忍辱負重,支持對方度過危機,還是選擇放棄離開?當年的希拉里就一直被女權分子批評,因為她一次次選擇站在出軌的丈夫背后,這讓很多女權主義者覺得疑惑。
只是,就算是政治人物,婚姻除了外人眼中的各自計算的利益,比如沒有了感情,可以成為政治伙伴,婚姻是最好的包裝,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包括只有兩個人自己才最清楚的情感。政治人物和普通人一樣,撇開政治利益,還有很多和婚姻相關的東西,比如孩子。
政治人物的婚姻,比公眾人物要敏感,尤其是身為一個國家領導人,離婚會被視為道德上的瑕疵,同時也不為社會大眾接受,畢竟像法國還有意大利這樣的異數還只是少數。
在東正教的俄羅斯,離婚是被視為背叛教義的行為,雖然俄羅斯的離婚率很高,而普京一直在致力倡導復興東正教。所以有分析認為,普京這樣可能會失分。不過,也有俄羅斯網友這樣夸獎普京:“離婚是不誠實的普京做的唯一一件誠實的事情。”
與其被外人談論,維持一個名存實亡的婚姻,還不如坦誠一點。這是一個大家都認同的道理,但是到了政治人物頭上,很多時候就有了其他的考量和計算,那就是維持還是結束,取決于到底對自己的支持度是帶來好處還是壞處。在這種情況下,政治人物的另一半,就淪為了政治工具,完全沒有了個人的自主和自由。
政治人物的婚姻,還有一點,那就是另外一半過怎樣的生活。正好看到報道,安倍晉三的妻子昭惠為了自己的事業,和婆婆發生頂撞。去年 10 月份,昭惠被媒體拍到親自在她開的居酒屋里面招待客人,打掃衛生,婆婆希望她不要開店,結果被拒絕,直到安倍又當上了首相,昭惠表示,會更多照顧丈夫,不在居酒屋拋頭露面,關系才有所好轉。
不過,第二次成為首相夫人的昭惠說,2006 年的時候,稀里糊涂成為首相夫人,很在乎外界的看法,總是提醒自己不要做丟臉的事情,怕拖丈夫的后腿,但是這次她決定要做自己。她也確實說到做到,不久前她就發表公開演說,反對核電,而這和她丈夫的主張背道而馳。
就算安倍晉三表示對夫人開店有擔心,但是認同她對個人生活的追求。可是我看到不少媒體報道,不是猜測夫妻感情出現問題了,就是說昭惠可能面對財政困境,其實這里面有一種潛意識,認為政客的另一半就應該站在背后默默支持,所有的決定都應該為身為政客的那一半著想,甚至是為那一半所屬的政黨著想,如果是第一夫人或者第一先生,那更要為國家著想。但是看看昭惠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顯然這種潛意識很是迂腐。為什么不能為另一半著想?為什么會忽略了婚姻的本質,把另一半看成了政客的輔助工具呢?
經常會有這樣的情景,身為政客被曝有外遇或者犯了錯,結果總是妻子第一時間站出來否認,成為危機公關的必然選擇。
也許這些團隊會覺得,只要妻子不選擇放棄,那就意味著當事人還有政治前途,而事實上很多個案確實有這樣的效果,大眾會覺得,那是別人的私德,既然妻子都原諒了,那和他的工作就沒有關系。
可以想象當事人、他的追隨者和團隊,向那位已經被傷害了的妻子闡述利弊,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場景。那些選擇站出來為丈夫辯護的妻子,不管是出于怎樣的原因,說到底,都是自己權衡之后的選擇,因為對丈夫的愛,為了維持這段婚姻,為了交換婚姻感情之外的東西。
看看法國的第一夫人和第一女友們,這個“第一”對于她們來說,和自己的個人生活相比,顯然沒有吸引力。其實只要不功利,兩個人的相處,還有婚姻就變得單純得多,對政治人物也是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