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又是各大高校畢業生各奔前程的時節。而對于北影、中戲等這樣的藝術院校而言,則意味著又一批“準明星”將要邁進娛樂圈,似乎鎂光燈已各就各位、腳下紅毯已然鋪好、百萬片酬就在眼前……當然,以上是他們最美好的境遇。
而真實的情況卻是,2013年大學畢業生達到創紀錄的699萬,因而被喻為“史上最難畢業季”。如此空前的就業壓力面前,藝考生們的就業之路將會如何?騰訊娛樂記者走訪了北影、中戲、上戲等多個重點藝術院校,采訪發現像趙薇這樣未畢業先走紅的藝術院校畢業生實在是鳳毛麟角,更多的人則要1個月跑107個劇組,還只能演些龍套角色,有人甚至轉行回老家做起了交警。
1個月跑了107個劇組 想演戲先要搞定副導演
曾在《筆仙驚魂》中扮演小武的翟文斌是北京電影學院2009屆的畢業生,回想起吃畢業散伙飯的那天,“同學們都悶悶的,沒戲拍,沒錢,甚至戶口都要打回原籍。那種感覺,就像是要被這個城市趕走,沒人談未來、夢想,剛入學時的豪言壯語,都化作了眼前的一杯酒,好幾個同學,都把自己灌醉了。”
2005年,翟文斌以廣東省第三名的成績考入了北京電影學院。那會兒他心氣兒高,剛上大一就接了一部30多集的電視劇,雖然只掙了2000塊,但翟文斌覺得,這只不過是大好前程的開始。
2012年,翟文斌出演《筆仙驚魂》男一號。
但是畢業那年,翟文斌很快就發現,大好前程根本沒來,他只能和所有畢業生一樣——投簡歷。北京有幾個旅館,世紀星、上方城、太陽宮,是很多劇組副導演落腳招演員的地方。翟文斌曾經3個星期跑了107個組,因為自己一共印了110份資料,最后只剩下3份。那段時間,他每天就是跑各個旅館,挨個房間敲門,遞簡歷,“很多人也許看都不看你一眼,收了你的資料就讓你走人。”
“當然了,結果通常都不會太好,每次都像落榜一樣失落。”翟文斌用“磨練心智”形容跑組的日子,那時最大的收獲不是角色,而是終于學會了“厚臉皮”。
就算是小角色,也得擠破頭
金盾是今年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生,跑過幾次組,他早把這件事兒看透了:“副導演最后用的人肯定是自己圈子的人,況且最終的人選都不需要導演定,電視臺就定了,副導演最大的權力也就是找一些小角色。”可就算是這些小角色,也得擠破腦袋才能入選。
為了找門路,有些學生還找了所謂的“經紀人”,無非就是托關系,和副導演套套近乎,“事成之后”,片酬的5%或者10%都給副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