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玲
重慶商社集團企業文化建設主要從企業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員工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這幾方面展開。
理念文化是凝聚職工的群體意識和價值觀念
在重慶商社集團成立近20年來,在不斷發展經濟效益、回報社會的同時,一直致力于企業文化的建設。特別是近幾年來,集團企業文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發展,經過逐年的完善和提升,已經形成了具有商社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企業理念文化的形成,大致要經過理念的提出――理念的宣傳、闡釋――理念融入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幾個階段。理念文化形成的主要途徑是引導和灌輸。
商社集團成立之初,經過深入地對幾家構成商社集團的老國企的調查研究,初步形成了“發展商社,致富員工,服務社會”的企業核心理念。這短短的12個字,包含了深刻的企業經營哲學思想。商社集團是市政府主導組建、大力扶持的市屬重點國有企業,集團的成立凝聚了市委市政府的殷切希望,因此“發展商社”,將商社集團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商貿流通企業,是集團的光榮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員工是企業的主人翁,企業發展好了,經濟效益有了,必然要飲水思源,惠及廣大干部職工,因此,“致富員工”是企業發展的落腳點和目的所在;商社集團的發展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作為負責任、敢于擔當的大型國企,必然要以回報社會、服務社會為企業宗旨和不懈追求。因此歸納起來,這三條,是相互推動、相互促進的有機組合整體。隨后,商社集團在內部大力倡導“誠信、團結、創新、奉獻”的企業精神,這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多年來,商社集團通過各種途徑在廣大干部員工中對這種企業的核心理念和核心價值觀進行宣傳灌輸和引導,做到了在集團范圍內眾所周知,入腦入心,逐步成為廣大干部員工的群體意識和價值觀念。
目前,商社集團下屬單位覆蓋了百貨、超市、電器、汽貿、化工、物業、酒店管理等諸多行業。多年以來,各單位在經營管理和企業文化的探尋實踐中,也逐步總結、歸納出來適應自身行業特性的企業文化內涵,并大力推行,一以貫之。如重慶百貨大力開展企業文化宣貫工作,在傳承了幾十年文化沉淀的基礎上,確立了以“綠葉不忘根的情”為核心理念的企業文化體系。涉及其他行業的下屬單位也都提煉、總結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企業文化內涵。
制度文化是實現企業目標任務的重要保證
企業制度即是企業行為的規則總和,企業制度的內容體現了員工的權利和義務,其目的是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國有企業的制度文化是由企業的法律形態、組織形態和管理形態構成的一種文化。一套嚴謹規范、設置合理的企業制度,是企業不斷發展進步的基本保障。因此,一個企業的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要抓好的一個重要部分。制度文化形成的主要途徑是制訂和執行。
從商社集團的實踐來看,國有企業的制度文化建立一般要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和探索,企業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根據國家相關法規制訂的企業法規、企業的經營制度和企業的管理制度等幾個方面。集團編印的《重慶商社集團企業制度匯編》是企業制度文化的集中體現,它明確規定了作為商社的一員,不管是從高級管理人員還是到基層一線員工,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以及為什么要這樣做。企業制度文化體系的建立,必將對構建一個管理嚴謹、和諧有序的企業起著積極而深遠的推動作用。
行為文化是企業和諧穩定的基本保障
國有企業的行為文化是指企業員工在生產經營、學習娛樂中產生的活動文化。它包括企業在生產經營、教育宣傳、人際關系活動、文娛體育活動中產生的文化現象。它是企業經營作風、精神面貌、人際關系的動態體現,也是企業價值觀的折射。行為文化形成的主要途徑是倡導和推行。
多年來,商社集團大力倡導文明先進的行為文化。這種文化集中表現為:在管理上,決策民主,效率快捷,規范有序,執行嚴格;在經營活動上,大膽果斷,敢于創新,直面困難,勇于突破;在宣傳教育上,講究方法,注重實效,因材施教,確保成效;在工作作風上,配合默契,團結融洽,崇尚榮譽,追趕先進。通過這一系列行為文化的灌輸和引導,有效地克服了官僚主義、閉塞保守、拖拉疲沓、扯皮掣肘、臃腫松弛等弊端,為企業改革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在企業內部成員中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創業的動力,推動商社集團穩步向前發展。
物質文化是企業一切活動的落腳點和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
國有企業的物質文化主要包括企業效益、企業的產品(服務)以及企業環境等幾個組成部分。物質文化形成的主要途徑是企業全方位的活動。
從企業效益來看,發展是硬道理。重慶商社集團作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商貿流通集團,國家重點扶持的20家大型流通企業之一,重慶市屬國有大型企業,2012年,銷售突破500億元大關,中國企業500強第238名,全國商業零售企業第3名,連續多年居中國企業500強重慶上榜企業榜首。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之下,商社集團堅持做到了“不減薪、不裁員”的莊嚴承諾,為維護社會穩定、推動國民經濟復蘇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其中值得驕傲的是,商社集團是國內唯一一家銷售占行政區域社零總額10%以上的企業,由于近年來企業超常規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國有商貿企業發展轉型的成功樣板,受到《中國經濟時報》等國內多家經濟金融研究機構和眾多經濟領域專家學者的關注和重視,2010年1月,《中國經濟時報》登載的一篇近萬字的《商社現象,考問中國國企改革》的文章,在業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從企業的產品(服務)來看,商社集團的品牌知名度在國際、國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在國際市場上,商社化工、商社進出口公司以及與臺灣長榮集團深度合作項目“慶榮物流”,已經讓重慶商社集團走上了國際競爭的大舞臺,在國內特別是西南的重慶等地,集團旗下的重慶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商社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商社酒店等,已經成為與老百姓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成為零售服務行業的一面旗幟和優質服務、滿意服務的窗口形象。
企業環境是一個企業精神風貌的直接體現,是企業的“衣妝”。商社集團十分重視企業環境氛圍的營造,作為商貿零售行業,整潔、優美的環境,既是對顧客、客戶的尊重,又是激發員工“愛企如家”的自豪感和歸屬感,更是調動他們的工作激情與創造力的源泉。在集團內部,已然形成了整潔、優美、寬松、清爽、大方、得體的企業環境與氛圍,一個具有自我特色定位的大型國有商貿企業的形象已經初步形成。
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方法
國有企業企業文化建設的方法,由于每個企業的具體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但就重慶商社集團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看,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方法包括四個有機結合:
一是企業文化建設與黨建、工建、團建工作有機結合。企業黨建、工建和團建工作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企業聯系職工群眾的紐帶和橋梁,商社集團將企業文化建設和開展各類創優爭先評選活動緊密結合起來,使之成為塑造典型、增添活力的載體。如每年的最佳員工評選,這是集團對為企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員工的最高褒獎,在內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每年都要通過民主推薦,擇優評選,產生一批“先進職工小家”“工會積極分子”等先進單位和個人;每年“七一”前夕,都要評選表彰黨內爭先創優的先進單位和個人,每年“五四”前夕,都要評選表彰一批“優秀團干部”“優秀團員”;充分發揮各類先進和典型的示范效應,帶動和促進各項工作的開展。而企業所倡導的價值觀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這些活動之中了。
二是與企業文明創建工作有機結合。企業“三個文明”建設工作是提升企業形象的重要形式,也是促進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和保障提振職工士氣的有效手段,國有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應將企業文化的宣貫和企業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使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個文明建設”互為補充、互為調劑和相互促進,才能達到好的效果。
三是與思想政治宣傳工作有機結合。每個企業的宣傳陣地(企業報、企業網、宣傳欄等)都是企業思想政治宣傳工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平臺,也是集中展示企業文化的窗口。通過這些窗口,不僅能有效地宣傳企業的重要工作思路、部署和要求,還能很好地交流企業各單位的信息,展示員工精神風貌,成為國有企業建設企業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四是與各種寓教于樂的活動有機結合。國有企業的一個有利條件就是可以組織動員干部職工開展各種活動,用優秀文化和先進文化提升廣大職工的精氣神,通過開展各種有益職工身心的文體、健身活動,提振職工士氣,營造健康向上、奮勇爭先的精神風貌,增強職工群眾對企業的歸屬感,使廣大干部職工把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和企業精神自覺地轉化為促進企業發展的具體行動。
總的來說,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是一項系統的、持久的、動態的工作,既要領導高度重視又要群眾廣泛參與,勇于實踐,堅持實踐才能奏效。
(責任編輯:崔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