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海林

摘 要:觀摩各級體育教師的基本功比賽時,發現隊列隊形中“向左(右、后)轉走”扣分情況最多。查閱相關資料,對該動作的書寫并沒有規范統一,且大都只有動作要領或學法指導的敘述,而缺少口令與動作相結合的詳細操作說明。筆者對規范“向左轉走”的書寫和操作問題,提出了個人見解,以期獲得同仁的認同。
關鍵詞:向左轉走;隊列隊形;操作;規范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07-0054-02
隊列隊形操練是體育教師的重要基本功,隨著全國各地教師基本功比賽熱潮的掀起,其操作的規范化問題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從我市舉行的幾屆基本功比賽來看,隊列隊形中“向左(右、后)轉走”這一項扣分最為常見。另外,筆者反復觀摩首屆全國中小學體育教師基本功比賽部分省市隊列隊形比賽的視頻,雖然不知得分情況,也發現“向左(右、后)轉走”的差異最大。由于這類動作不常用,再加上相關資料不明確不規范,出現了極為“混亂”的局面,全國比賽中出現多種操作方式也不足為怪了。因此,“向左(右、后)轉走”的規范問題應引起重視。
學校體育工作中,結合各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一些相關的改動,但其基本要求和操作方式并不能僭越《條令》和教材。就動作名稱、書寫形式、動作做法及口令和動作相配合等方面的規范化,筆者通過查閱有關資料和走訪多名現役部隊和退伍軍人中的教官,以“向左轉走”為例,談談個人的一點淺見。
一、有關統計整理
通過網絡查閱《條令》和6個不同版本的教材或參考文獻([1]-[7]分別對應參考文獻的[1]-[7]),這一動作的有關內容略作統計(表1)。
二、有關動作名稱
對于這個動作的名稱,筆者認為以“向左轉走”為妥。一是源于大多數教材如此。二是該動作屬于“行進間隊列動作”中的“行進間轉法”,只有步伐整齊的狀態下才能操作完成,因而表中有“齊步”者都顯得多余。
三、有關書寫形式
隊列隊形的操練歷來倍受重視,大多數動作早已規范統一。但長期的重“武”輕“文”,導致在書寫形式上不嚴謹不統一,出現的主要問題是忽視標點符號,如上表部分參考資料就存在這樣的瑕疵。筆者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 GB/T 15834-2011》,對動作名稱和口令的書寫形式特提出如下看法:
1.完整記寫的形式
缺少和寫錯標點符號的動作口令應視為不完整、不規范。本文研討的這個動作口令是連續口令,預令與動令之間的有拖音(微歇),用破折號“——”符合節奏要求。如果用連接號“-”則不夠精確。其次,所有隊列隊形的口令結束都使用感嘆號“!”,相對句號“。”而言,其意義在于顯示口令干脆果斷等特點,包括“向左轉走”概莫能外。因此,動作名稱和口令的完整記寫為:“向左轉走和向左轉——走!”這樣區別起來也能一目了然。
2.應用引號的范圍
在教案、教材中可直接書寫成,而在有關論文、案例中,如果不是引用部分,則需加上引號“”,表示強調或突出。
四、有關動作做法
我們知道預令是動作的做法和方向,是為了使聽口令者注意并準備做動作;動令是命令動作的開始。那么,“向左轉——走!”的動令究竟應落在哪只腳?
1.從資料統計比較
所統計的資料中,除了《條令》沒有說明外,其他都明確指出“向左轉——走!”的動令應落在左腳,而只有余衛東[6]與大家相左。
2.從實際操作比較
行進間的隊列動作,聽到口令的動令之后,都有繼續上步的緩沖動作,如“齊步走”中聽到“立——定!”后,仍需要左腳向前大半步,右腳再靠攏左腳。如果聽到動令之后立刻就做停止或轉向的動作,顯得有些突然不夠自然流暢,不易整齊。因此,“向左轉——走!”的動令如若落在右腳,立刻就做左轉的動作,不但與所有教材上的動作要領不相符,更是與整個行進間的動作操作方式明顯不相協調和匹配。
所以,“向左轉——走!”的動令應落在左腳。
五、有關令動結合
“向左轉——走!”作為唯一動令落在左腳的口令而特立獨行,難免給指揮員以及練習者造成一些不適。從有限的資料表明,大都只有對動作要領或學法指導的敘述,而缺少口令與動作相結合的詳細操作說明,出現五花八門的操作也就不足為奇了。
余衛東提出做“向左轉走”時,在喊出“1-2-1”后,停一拍后再下達“向左轉走”的口令,動令即可準確落在右腳上[6]。這一方法有一定的補充和借鑒作用,但實際操作稍顯冗長。即便暫且拋開動令的落點錯誤,通過“1-2-1”這么長的一段預備過程,況且中間停一拍的間隔,對初始指揮的人來說恐怕不易把握。筆者經過揣摩和實踐,采用了更為實用之法,簡單易行。即準備向左轉時,指揮員就把“向”字直接落在練習者的左腳,口令和動作便能天衣無縫地有機結合,準確無誤地完成動作。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體育室編.中學體育教材(教師用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7.
[2]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編.體育教育專業考試參考書[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9:219.
[3]課程教材研究所,體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體育五~六年級[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4]黃燊.體操(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3.
[5]童昭崗.體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8.
[6]余衛東.從安徽省第三屆中小學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看體育教師隊列操練和評課能力[J].中國學校體育,2011,(07):72.
[7]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http://www.mod.gov.cn/policy/2010-06/09/content_4164499_10.htm/2012-10-14.
[8]李鋒.淺談在隊伍調動過程中教師口令的幾個問題[J].體育教學,2013.01.
表1 “向左轉走”的有關統計
序號 動作名稱 口令 動令落點
[1] 沒有注明 向左轉——走! 動令落在左腳
[2] 齊步向左轉 向左轉——走。 動令落在左腳
[3] 向左轉走 向左轉—走! 動令和預令都落在左腳
[4] 齊步向左轉 向左轉——走! 動令落在左腳
[5] 向左轉走 向左轉——走! 動令落在左腳
[6] 向左轉走 向左轉走 動令應落在右腳
[7] 齊步向左轉 向左轉——走。 沒有說明
說明:將動作名稱和口令的引號均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