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秀文



一事一議
搞好師生、親子游戲三步曲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深入發展,“學校、家庭和社會一體化體育”的逐步形成,如何搞好師生、親子游戲活動已成為中小學體育教師急需解決的新課題。
在開始組織這類活動時,可選擇各科教師、家長和學生三種角色都能參與活動的集體合作游戲,如旋風跑、魚貫跳長繩、集體拔河等,先把氣氛搞活躍。之后,拓展自己的創編思路和技能,研究三種不同角色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貫徹優勢互補的原則來設計能巧妙地發揮三者優勢的游戲,如:“姚明投籃”“呼拉圈”等。由于發揮了各方面的主動積極性,配合加強,體現了較為鮮明的特色,游戲的質量也就提高了。在此基礎上,再動腦筋設計能體現師生情、親情的特色游戲,活動便會變得豐富多采,趣味盈然,自然更受歡迎。
游戲案例與點評
旋風跑
目標:發展奔跑能力,培養合作精神。
方法:每隊16人,2師2生4人一組成一橫隊,用雙手共同扶住一根竹竿,先進行試跑練習,即繞標志的S行變向跑,學習配合與協作。
比賽開始,組織者發令后,各隊從起點出發,繞過3個標志桶做后返回,將竹竿交給下一組進行接力,先完成的隊獲勝。
【點評】:師生配合,互相照應。
師生雙跳袋
目標:發展跳躍和合作能力。
方法:用結實帆布縫制大袋子若干。每對師生套上一個大袋子,并用雙手拉住袋口。主持人發令后,從起點出發,用雙足跳的方式跳躍前進,先到達終點的一對名次列前。比賽距離可定30米。
【點評】:兩人要默契配合,同一節奏,同一力度,保持平衡,避免跌跤,才有望取勝。
師生蛙泳
目標:師生合作,發展靈巧,共同完成任務。
方法:利用草坪或塑膠跑道為活動場地。
一大一小,師生配對,預備時老師在起點線后伸直雙腿而坐,學生俯臥在老師的腿上,雙臂前伸,兩腿反鉤于老師的后腰,形成一個“青蛙”。發令后,老師雙手撐地收腹屈膝,臀部朝前移動一次,同時學生抬頭挺胸,雙臂側開作一次劃水動作,接著老師再雙腿向前伸直,學生低頭胸部貼著老師的腿,雙臂前伸,如此一收一伸協調配合前進,哪組姿勢正確協調,大家就向哪組學習。之后,可以組織多組的定距離比賽,先游完規定距離的,名次列前。
【點評】:先學會協調配合,把小青蛙的優美形象做出來,然后再比賽看哪組游得快。
大網拋人
目標:培養師生間的協作能力與責任感。
方法:老師與同學們共同拉起一張大網,在網的下邊放上足夠保證安全的體操墊,選一名體重較輕的同學到網上。全體師生齊心協力將之拋向空中,然后輪換下一名同學,直至所有人都體驗過后,相互談出體會。
【點評】:一定要注意安全。
裝甲車巡邏
目標:學會溝通與配合,拉近師生距離。
方法:學生在前戴上蒙目罩,教師在后,雙手握住兩根體操棒的兩端,組成一輛巡邏裝甲車。活動開始,主持人記時并發令,“裝甲車”從起點出發,依次按S路線,繞過11個標志,然后直接返回起點,途中不得碰觸樹,每碰一次加時5秒。完成任務所用的時間短名次列前。
【點評】:全靠師生的配合默契取勝。
抬寶接力
目標:培養親子協同配合能力。
方法:參賽隊員兩路縱隊站好(家長、學生各一路),排頭家長與學生面對面握住方板一端,將軟式排球放在方板上做“寶”。游戲開始,排頭隊員迅速出發跑S形繞過前面標志返回,返回時不用繞標志,將“寶”交給下一組,依次進行,先完成的隊獲勝。
【點評】:熟練后可顛著球跑。
小熊回家
目標:親子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方法:預備時,家長在起點線后成跪姿,孩子雙手摟住家長的脖頸,雙腳勾掛在其臀部上,主持人發令后,在塑膠跑道或小墊子上匍匐爬行前進,先到達終點,并且途中不掉地的一對,名次列前。
【點評】:這個游戲生動形象,勝負取決于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和配合,發揮了兩個方面的積極性,是一則優秀的親子游戲。
親子呼拉圈
目標:默契合作才能取勝。
方法:每個家庭出一位家長和孩子,然后家長抱起孩子,主持人發令記時后,要求盡快在不落地的前提下,將孩子像呼拉圈那樣,在家長的身上迅速旋轉。在規定的時間(三分鐘)內,轉圈多的家庭為勝。
【點評】:要想取勝,單靠家長使勁還不夠,孩子一定要靈巧配合。
親子動車
目標:齊心協力,去完成任務。
方法:每個參賽家庭的父母子成一路縱隊,用腹和背夾住兩個大健身球,每人雙手拿一樣打擊樂器(可自選,例如:手鼓、木魚或碰碰起(鈸)等。)主持人發令記時后,從起點出發,必須不斷地敲打樂器,一邊發出音響,一邊開動列車前進,規則:不準用手去扶球,途中如果掉球,必須撿起重新夾好才能繼續前進。先到達終點的家庭,名次列前。
【點評】:一般是母、子、父前后站位,父親要充當指揮者,否則欲速則不達。
游戲小貼士
游戲理應為全民健身服務
過去,在人們的眼光里,游戲只屬于孩子,并且主要為幼兒所享用。其實,這是一種世俗的偏見。事實上,游戲是屬于零到百歲所有人群的。不是嗎?無論哪個年齡段的人群,大家都喜歡并且樂于參與游戲活動。在全民健身活動中,男女老少齊上陣,其樂融融,游戲的多項功能得到了開發和確認,體育教師功不可沒,在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過程中,體育老師有責任繼續發揮作用。(樂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