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早在民國時期,許多名人就講述過自己心中的“中國夢”:
☆燕京大學教授顧頡剛:“知識分子肯到民間去,使全國民眾都能受到教育,不要只管自己享樂,也不要只管喊口號。”
☆燕京大學教授洪業:“(將來的中國)全國的人,都有飯可食,有衣可穿,有屋可住,有人可愛。16歲以上的人,都有業可執,無失業可怕,有時間可謀身體的健康、知識的長進和文化的賞樂。”
☆《中學生》雜志編輯葉圣陶:“個個人有飯吃,個個人有工作做。凡所吃的飯絕不是什么人的膏血,凡所做的工作絕不為充塞一個兩個人的大肚皮。”
☆作家郁達夫:“我只想中國人個個都不要錢,而只把他們的全部精力都用到發明、生產、互動與有意義的犧牲上去。將來的中國,可以沒有階級,沒有爭奪,沒有物質上的壓迫,人人都沒有,而且可以不要‘私有財產。”
☆著名詩人、愛國人士柳亞子:“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要有夢想中的未來中國,應該先有夢想中的未來世界。我夢想中的未來世界,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大同世界,打破一切民族和階級的區別,全世界成功為一個大聯邦。這大聯邦內,沒有金錢,沒有鐵血,沒有家庭,沒有監獄,也沒有宗教;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一切平等,一切自由。而我們的中國呢?當然也是這大聯邦內的一個部分。”
☆《論語》雜志主編林語堂:“我不做夢,希望民治能實現,人民可以執行選舉、復決、罷免之權;只希望人民之財產生命,不致隨時被剝奪。我不做夢,希望中國政治人才輩出;只希望有一些差強人意、說話靠得住的官僚。”
☆實業家穆藕初:“政治上必須實行法治,全國上下必須同樣守法,選拔真才,澄清政治。官吏有貪污不法者,必須依法嚴懲,以肅官方。經濟上必須保障實業(工人當然包括在內),以促進生產事業之發展。合而言之,政治清明,實業發達,人民可以安居樂業,便是我個人夢想中的未來中國。”
☆《現代》雜志主編施蟄存:“我夢想中的未來中國,卻與每一個小百姓所夢想著的一樣,完全一樣!是一個太平的國家,富足、強盛。百姓們都舒服,說一句古話,‘熙熙然如登春臺。”
☆學者、教授鄭振鐸:“我們將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的國家;個人為了群眾而生存,群眾也為了個人而生存。軍閥的爭斗,饑餓,水災,以及一切苦難,都將成為過去的一個夢。這并不是什么‘夢想,我們努力,便沒有什么不會實現的!而現在正是我們和一切惡魔苦斗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