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飛
什么是素質教育?簡言之,素質教育是以貫徹教育方針,發展人的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是促使青少年兒童德、智、體等方面發展的基礎教育。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等方面。柳斌同志指出:素質教育有三個要義,一是面向全體學生;二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不能偏頗;三是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素質教育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全面性、個體性、主動性和時代性等特征。即沒有上述特征的教育不能稱為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為學校體育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契機?,F在國家教育部不僅把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且還把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要把學校體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學校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其目標是什么呢?具體內容又是什么?通過學校體育到底要培養學生什么素質?現在我們必須來思考“身體素質”這個概念問題,現在國家的有關素質教育文件和許多專家同行,都用“身體素質”一詞來表述學校體育所要追求的目標內容。然而,在體育這一領域中,從理論上“身體素質”是具有確切含義的,它指的是人體在完成各種動作時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彈跳、靈敏及柔韌性等機體能力(參見《體育詞典》)。顯然,素質教育中的“身體素質”并不是僅這一含義,而是具有更為深刻、豐富的內含。它的內容應該包括學生的體質基礎、心理發展水平、體育文化素養,終身體育能力等內容。假如不上升到這個高度認識“身體素質”這個概念,那么就容易引起誤解,導致學校體育目標的單一和片面性,使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走入死胡同。素質教育中的“身體素質”必須明確的認識到它是全面綜合的體育素質,它所包括的具體內容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一、體質基礎
1.身體形態指標;2.身體機能指標;3.身體素質;4.身體適應能力;5.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
二、心理發展水平
1.心理健康水平:(1)智力發展狀況;(2)情緒狀態;(3)行為反應;(4)心理適應能力。
2.心理素質水平:(1)自尊心和自信心;(2)意志品質和沉著果敢的精神;(3)競爭和創新的意識與能力;(4)團結協作和開拓進取的精神;(5)自我控制和自我心理調節的能力。
三、體育文化素養
1.體育知識:(1)體育基礎知識;(2)體育保健知識;(3)身體鍛煉與評價知識;(4)競技運動知識等。
2.體育技能:(1)基本運動技能;(2)身體鍛煉技能;(3)娛樂體育技能等。
3.體育意識:(1)對體育的認識和理解;(2)參與意識。
4.體育興趣和習慣。
四、終身體育能力
1.獨立鍛煉能力;2.體育欣賞能力。
在學校體育中實施教育的一個關鍵因素是我們的體育教師。由于體育教師是直接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的人,所以體育教師對素質教育的深層意義理解與否,將直接影響素質教育的效果。首先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觀念,這一步是最難,也是最關鍵的一個環節,做得不好可以說其它無從再談?,F在公認的素質教育的三個基本特征是全體性、全面性和主體性。也就是說,這三個特征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得越強,我們的體育教學就越接近素質教育的要求,學校體育為素質教育所做的貢獻也就越大,所以觀念的轉變必須圍繞這三個基本特征。
首先,是體育教學的全體性:教學不僅是在形式上具有全體性,而必須在本質上使體育教學屬于全體學生。在教學中必須做到:
1.使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都能得到同樣的學習與鍛煉,而不是一些學生練得多,另一些學生練得少。
2.盡可能地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人參照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學中具有必須通過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
3.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樂趣滿足。
4.在考核評價方面,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科學的、切合實際的綜合評定。即既要重視效果成績,又不能忽略過程成績,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學評價中得到新的目標和動機。
其次,是體育教學的全面性:全面性有兩層意思。第一,由于素質是一個新課題,教師必須具備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全面的學習新知識、探討教法;第二,在體育教學中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即在教學中學生對于技術、技能不僅只是身體的完成效果,還必須對于理論原理有真正意義的表述和理解。體育理論知識、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還應占較重的份量。第三,體育教學的學生主體性,新的時代強烈呼喚人的主體精神。即體育教學中教師是主導,學生為主體。樹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這樣能使學生從過去被動的學習狀態中解放出來,使其以完全主動的心態投入到學校體育生活中去,使其好奇心、個體興趣和參與意識都得到充分的滿足。學生就會由“要我學”,飛躍到“我要學”的增力狀態。強調學生的主導地位并不是否定教師對學生的主導作用,相反,是對其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素質教育是一項緊迫的時代工程,當我們清楚和明確了學校體育內容、基本特征之后,就是跨出了科學的第一步。然后就可以從具體的方面入手去探索、實踐新的教改方法,為下個世紀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我們今天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楊銀付.素質教育若干理論問題的探討[J].教育研究,1995(12).
(作者單位:貴州省貴定縣文體廣電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