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


我國首艘航空母艦(簡稱“航母”)在大海上航行的雄姿讓每一個中國人都感覺豪氣沖天,看著航空母艦在海上劈風斬浪的樣子,有人不免擔起心來:航空母艦要是“累”了,能回“家”休息一下嗎?航空母艦的“家”到底什么樣呢?
風平浪靜的航母軍港
航空母艦的“家”叫艦母軍港,航母軍港絕對是優良的大面積深水港。站在高處俯瞰航母軍港,好大呀!你看那長長的防波堤,幾乎要延伸到水天相接的天際了。長長的防波堤就像是母親的手臂,航母在這巨大的軍港里,變得像是一個嬰兒,安靜地停泊在媽媽的臂彎里,縱然軍港外臺風怒號,波濤洶涌,軍港內也是水平如鏡,波瀾不興。
巨大的航母軍港有著良好的抗風避浪性能,這里可以為航空母艦提供風平浪靜的駐泊條件。一般情況下,一座航母軍港可以同時駐泊多艘航空母艦,所以說對于航空母艦來說,航母軍港是它們“累”了可以回去休息的溫暖之“家”。
鋼筋鐵骨的智能軍港
建造航母軍港的技術要比建造一處普通港高許多。航空母港的許多技術是最先進的技術,其中還包括許多“首創”技術。防波堤是航空母港重要的“圍墻”,要想讓這“圍墻”抵得住狂風巨浪,就需要防波堤“堅強”無比,軍港的防波堤采用了新材料和新技術建成,既要有鋼鐵一樣的強度,還要有鋼鐵一樣的韌性,是風吹不斷,浪打不爛的海上“鋼鐵長城”。
航空母港除了“堅硬如鋼”之外,還“聰明無比”。航母軍港內有許多智能化設備,這讓軍港具有了可以思維的“頭腦”。比如航母軍港內設有“防襲擊預警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提前預知敵方的來襲信息,像轟炸機襲擊,導彈襲擊,從而給港內航母躲避襲擊贏得寶貴時間,可以有效避免二戰時“偷襲珍珠港”悲劇的再次發生。
航母軍港作為航空母艦重要的后勤補給港,擔負著非常復雜的補給任務,如何在復雜的補給過程中不出差錯?靠的就是軍港里智能化的“后勤補給計算機系統”,有了這個系統,航母軍港就如同有了一個“大管家”,任憑補給工作如何復雜,它都能保證毫無差錯。
功能完善的強大軍港
航母軍港是航空母艦溫暖的家,作為家的功能,它是相當完善的。航母軍港在“照料”航空母艦的過程中,能盡善盡美地完成以下三大功能:
一是“大哥小弟都容納”。艦空母艦要實現它的作戰能力,需要以它為核心建立起一個編隊,也就是說航母在執行任務時,還要有其他類型的艦種“跟隨其左右”。這么多的軍艦編隊可謂是浩浩蕩蕩,所以說航母軍港不但能接納航空母艦這位“大哥”前來休息,還要能接納其他各類軍用艦船這些“小弟”前來停泊。
二是“糧草充足吃不垮”。進港的航空母艦,還有其他各類型的軍艦可都是大胃口,料要喝飽,彈藥要裝足,誰“餓”了也發揮不出戰斗力,這就需要航母軍港是個“糧草充足吃不垮”的“大財主”。
三是“妙手回春好醫生”。航空母艦是結構復雜的軍事裝備,在執行任務過程中難免有磕磕碰碰。據統計,航母每年有大約三分之一時間處于維護狀態。航母出現了“病情”,就要回航空母港來“治療”。這就需要航空母港有“妙手回春”的高超醫術,順利完成航空母艦的大修或是小修,隨時保障航空母艦能處于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