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或絢爛或綺麗的夢。有些人的夢,很大,很遠;有些人的夢,很簡單,很堅定;還有些人的夢,很真摯,很感人。而這些夢,如同點點繁星,共同照亮了高遠深邃的夜空。
全國政協委員、“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我有兩個夢:一個是水稻長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帚那么長、籽粒有花生那么大;一個是希望畝產1000公斤的目標能盡快實現。這就是我的夢,糧食安全的夢。”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中國科技一定會有雄視全球的那一天。只有到那時,才能說我的‘中國夢真正實現了。”
全國人大代表、原北大校長周其鳳的“中國夢”:“北大是全國人民的北大。我也有一個夢想,讓凡是想做北大學生的人,都能成為北大的學生。”
全國人大代表、國際奧委會委員楊揚:“我的‘中國夢就是希望體育在中國有更大的成長空間,成為全民的生活方式。”
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大家看到的我們執行任務的短短13天,只是我們事業生涯中微不足道的幾天,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重復著同樣枯燥嚴格的學習和訓練。我2010年5月加入航天員大隊,在兩年多時間里,我沒有踏出航天城大門一步。不僅是我,我們的成員都是這樣做的,完全犧牲了自己的個人時間。但是堅持一個夢想,為了祖國去執行任務,非常幸福,也非常值得。”
奧運冠軍陳一冰:“我希望同學們不要總是想著和別人比家境、比背景,眼光總是落在別人身上,最終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在哪里。不論他人如何,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超越自己一點點,你也可以是冠軍!”
著名詞作家閻肅:“我今年83歲了,我期待我們黨的肌體永遠健康。”
景海鵬在香港訪問期間,一名中學生問他:“叔叔,你們上天難道不怕死嗎?”“生命對每個人都非常寶貴,誰都怕死,但是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值得我們付出生命。”對于景海鵬而言,載人航天事業就是那個值得用生命換取的一生的追求。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期望中國航天員能飛向更加遙遠的太空!”
新任全國政協委員、籃球運動員姚明:“每個人都有從本行業出發的‘中國夢。我的‘中國夢是體育可以重新回歸教育,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河北省唐山市潘家峪慘案紀念館講解員潘貴清:“中國要強大,要太平,老百姓的日子要越過越好!”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讓每個有抱負的年輕人都能實現他們的夢想,共同推動社會進步!”
詞作家、大型文化活動策劃人王平久:“渴望我的中國,美在山水之外,強在世界之巔。讓每一個人從心底說出:‘中國,我愛你!”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何建明:“愿人民安心自在并有品位地幸福生活,愿祖國在強盛中受全人類普遍尊重向往和與之親近。”
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國旗班班長吳芳舜:“一生堅守一名國旗衛士的光榮與夢想,向更多的人宣講國旗文化!”
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主任張國祚:“在國際上最受人尊重,民族凝聚力全球最強,同胞素質舉世稱羨。”
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院長雷躍捷:“中國的大學教育能趕超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
2010年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兩院院士師昌緒:“祖國強大!”
龍源數字傳媒集團董事長、總裁湯潮:“讓全世界的每一個人都能在任何時間和地點,讀到活的中國!”
東方第一哨、黑龍江省軍區邊防某團烏蘇鎮哨所哨長劉宇:“共和國的邊境永遠和諧安寧。”
中國地震局震災應急救援司副司長尹光輝:“讓更多的中國人遠離自然災難,讓生命價值更加凸顯。”
王偉,全國人大代表,10多年前,他和同學一起投資50萬元,在貴州創立電子信息公司,如今企業已在創業板上市,市值超過50億元。他的新夢想是再用5年,使企業市值超過100億美元。他說:“每個人都有夢,但并不是所有夢想都會實現。只有鍥而不舍地去努力,找對了路徑和方法,夢想才可能實現。個人、企業如此,國家也一樣。”
謝小利,24歲,被網友稱為“最美笑臉女孩”。她是山東科技大學土木建筑學院2009級學生,2012年10月獲得學校免試推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2013年1月31日下午,她因伸手去拉落水少年,滑落魚塘,不幸遇難。“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好好地活著。只要活著,一切的一切就會有希望。”這是她日記里的一句話。
北京師范大學學生安利利,父親早逝,母親殘疾,通過無數好心人的幫助,她考上大學。她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帶頭到貧困山區支教,并在2012年被保送攻讀碩士研究生。她說,未來要盡自己所能,要像別人幫助自己那樣幫助別人。
買世蕊,現年50歲,河南新鄉人,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擁軍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殊榮,第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在家鄉,她幾乎家喻戶曉,人們稱她為“好人”,這是她30多年來堅持助弱扶困、好心做善事積累起的口碑。“別人都不相信我還住那種房子,下雨天漏水,發潮、發霉。可是我真的認為人活著不能光為了自己。我的夢想就是做個好人,幫助別人。為別人活著,幫他人改變命運、過上好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