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木健一郎

生活中,有些人善講笑話,段子開口即來,幽默而不低俗,人緣不錯;同時,其在職場上也是如魚得水,舉重若輕,效率頗高。懂幽默、會講笑話與工作效率高之間有何關聯?日本財經類雜志《President》刊文從腦科學角度出發,做了相應解釋說明。
幽默能引發“Flow狀態”,讓人能最大發揮能力
全球化的今天,商務競爭日益激烈,一個人在工作上兢兢業業誠屬必要,但擁有輕松、幽默的心態,則更易出成績。
幽默令人開懷,而笑能提高創造力,激發好點子,這在腦科學上可以解釋為人在開心的時候,大腦會大量分泌神經遞質多巴胺,良性刺激主管記憶和認知功能的前額皮質,使人容易進入“Flow狀態”。幽默其實是高難度的復雜腦功能所催生的,其中特別重要的功能是“元認知(Metacognition)”,一種由大腦額葉掌控、能跳離自身來客觀看待自己的能力。做不到“元認知”就產生不了幽默,要令人對自己的言行感到有趣,讓對方覺得你這個人很幽默,就有必要站在他人的立場來看待自己的言行,是否能“感同身受”,產生共鳴。幽默也分種類,難度最高的是“自嘲”,因為這需要排除自尊感和自卑感的心理干擾,暴露自身的缺點弱點,把它轉化成笑,一般人難以做到。能夠高明地自嘲的人,往往能積極客觀地看待自己的缺點和工作上碰到的問題,從而能較他人更輕松地解決問題。
有研究結果表明,懂“自嘲”,能把自身缺點付諸一笑的人,其領導力和包容力也高;能包容他人缺點,這樣的人做領導就會更受擁戴。反之,隱瞞不承認自己缺點的人,通常也不會包容別人的缺點,更為嚴苛,若做領導會令下屬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會講“冷笑話”可以臨危不亂
面臨危機狀態時,為了緩解下屬的緊張不安,讓其接近“Flow 狀態”,領導人就要活用幽默,改變緊張氛圍,促使下屬發揮潛力,共渡危機。講冷笑話就是其中一招。腦科學認為幽默之所以能緩解當場氣氛,與額葉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功能有關,這一功能通俗點說,就是能把對方的情緒“拷貝”過來,同喜同悲,感同身受。在工作團隊或商業談判團隊中,若有一個懂幽默的成員,能起到潤滑劑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
要想會講“冷笑話”就要鍛煉“聯想記憶”
從腦科學角度看,能否講冷笑話與位于顳葉大腦皮層聯合區的功能高低有關,這需要高度的“聯想記憶”,即對一個詞,能瞬間想到與其發音相似的另一個詞,只有擁有了高度的聯想記憶能力以及豐富的詞匯,才能講得出冷笑話。平時多看多聽冷笑話,從中分析學習,就能鍛煉額葉同顳葉大腦皮層聯合區之間的神經回路,提高講冷笑話的能力。冷笑話了不起的地方在于“超越意義”,人總是被各種常規意義所束縛,講冷笑話能讓你超脫此類固定觀念和概念,發現詞語之間的各種聯系,產生一種新穎感和愉悅感,是深具創造性的腦功能。
自嘲也好,冷笑話也罷,幽默不是那么輕松就能掌握的,絕非一日能養成,看看那些搞笑藝人就可以明白這點,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對工作中不茍言笑的日本人來說,培養幽默感比考東京大學還要難。總而言之,在與人交往過程中,學會幽默要從學會放松、學會多笑做起。
[譯自日本雅虎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