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菲·夸尼亞爾



本文將為您講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女總裁不為人知的故事……
一月的一個周五,在馬拉維首都利隆圭的國際機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女總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像國家元首一樣受到接見。她正在非洲訪問,在她7天的行程中,她將前往三個國家:馬拉維、科特迪瓦和毛里塔尼亞。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呼吁下,馬拉維上任不到一年的新總統施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尤其是本國貨幣的大幅度貶值。作為回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向馬拉維敞開了信貸防線。
抵達后,梳妝完畢的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和馬拉維官員展開了為期兩天的會談,馬拉維財政部委員會代表在莊嚴的國會大廈里向拉加德展開了言語攻勢,一位代表問道:“您真的是以馬拉維朋友的身份到訪的嗎?您難道不知道貨幣貶值對我們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極其嚴峻的后果?”另一位的問題更加犀利:“我們到底什么時候才能熬到頭?”第三位大膽問道:“為什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獨斷專行而不聽取我們的意見?”到了拉加德夫人運用她最拿手絕招的時候了——咬緊牙關,保持微笑。她用流利的英語回答道:“首先感謝你們坦率地提出問題。是的,我是以一個真正的朋友的身份來到這里的。我們沒有給誰下指令,但對于如何幫助各國,我們有著70年的經驗。”身高1米8的拉加德自信地打量著在座各位,聽眾們半信半疑。
男人的世界
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的故事,是一個女人在男人的世界里生存發展的故事。在這個世界里,即使是最不起眼的缺陷也會被人當成缺點。拉加德從小就能讓男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她是家里四個孩子中的長女,三個弟弟都要聽她的話。她在法國勒阿弗爾念小學,父親是那里的預備班老師,她所在的班里有三個女生和27個男生。17歲時,她兜里揣著中學畢業證,在獎學金的支持下,極不情愿地去美國留學一年。突然被安插進華盛頓一所女子高中的拉加德并不不喜歡那里的氛圍,但她依然堅持學習英語。在法國擔任財政部長時,她的雙語技能并沒有讓她獲得多大關注,而如今,她卻在全球峰會上給世界留下深刻印象。
當拉加德開始找工作時,她發現了一個事實:這是一個男人的世界。她回憶說:“我第一次面試的是一家法國律師事務所,人們向我解釋說一個女人可以成為合作者,但都是在非正式的情況下。我認為這種想法令人無法接受,于是我拔腿就跑。”第二次和一個美國老板的面試是一個有趣的經歷:總部設在芝加哥的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錄取了她,并向她承諾,如果她能夠勝任的話,她將面臨大好的職業前景。但她并未因此而出人頭地。“幾年后,我發現我像個傻子一樣工作,我每天花10個小時處理客戶問題,我賺了很多錢,我達到了成為一個合伙人的所有標準,我完成了所有的案件,可他們還讓我再耐心等待一年。我覺得這不公平,但這就是游戲規則。”她只好耐心等待,眼睜睜地看著其他男人超過她,她悟出了一個教訓:她需要鍛造一副由工作和恒心鑄成的無形盔甲。
“討厭鬼”
“不要容忍討厭鬼。”換句話說,對于卑鄙小人、偽君子、唯利是圖者不要抱有同情心——這是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工作中奉行的黃金定律。2000年初,當拉加德主管貝克·麥堅時國際律師事務所時,公司里有個自以為是的“釘子戶”。拉加德用了不到1分鐘的時間辭退了他。她把這個“討厭鬼”叫到辦公室里,還沒等他坐下,拉加德就開門見山地說:“您不喜歡我們,我們也不喜歡您。所以請便吧。”就這樣,談話結束。當“受害者”跨出辦公室門檻的時候,拉加德是否也感到一絲焦慮呢?“不,我決心已定。”
2007年9月,克里斯蒂娜·拉加德開始轉入法國財政部工作,成為該部門的首位女部長。進入財政部之前,她在農業部短暫工作了一個月,同事們還記得她離開時的最后一頓午餐:大家聚集在一起,等待部長到來,氣氛悲傷而熱烈。她拒絕人們因為她而篡改法語,稱呼她為“女部長”(在法語中,“部長”一詞是陽性)。在休息時間,拉加德圍著桌子快速轉了一圈,指派了那些能夠跟她前往財政部工作的人選。那么其他人呢?他們沒有發言權。在財政部,拉加德同樣毫無顧慮地解雇了一個員工,她一大早就打電話告訴他,你不必再回來工作了。一位法國議員說:“對于照看小孩或處理小傷口之類的問題,拉加德確實不太上心。然而,她卻能夠記得傳達員遇到的健康問題,或是記得詢問遭遇事故的下屬的病情。”“大微笑,小刀子。”這是一位律師朋友對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的評價。事實證明,微笑比刀子更勝一籌。拉加德曾經的同事——來自不同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共同為她建立了一個聯合會,并為之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偉大的女士”。
在世界各地訪問的時候,拉加德形成了一個不變的慣例。每到達一站之前,她都在飛機上拿出一些CD大小的正方形卡片,卡片的正反面上寫著她將要訪問國家的主要信息。她希望自己能夠做一個被別人問不倒的人。2008年金融危機肆虐之時,拉加德在歐元區財長會議上給每一位同事分發了一張這樣的卡片,上面有既有來自學校校長的指令,也有來自禮儀教師的指令。前者讓人懂得在開會前必須閱讀文件,后者讓你知道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微笑。就這樣,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成為了一名真正的政治家。她有能力禁受考驗,忍受挫折。她指出:“部長是一個在工作中學習的職業。沒有人會培訓你、造就你。”在法國從政六年來,拉加德擔任過三個不同的職務,她最大的遺憾是:向往團隊合作的她始終未能看到政府間的團結一致,這令她大失所望。
2011年夏,拉加德離開巴黎前往華盛頓,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一職。孤身一人在華盛頓,她給留在法國的男友澤維爾·吉奧坎蒂打電話說:“我有點不明白我應該在這兒做什么。”在歐洲,她的候選人資格無人質疑。從一開始,她就受到德國財政部長沃爾夫岡·朔伊布勒的支持與欣賞,每年過生日,她都會收到朔伊布勒贈送的巨大花束。現在雖然孤立無援,但她決定堅持下去,因為她喜歡這份工作。
戲弄
有人曾提出這樣的質疑:拉加德不是經濟學家,她能聽懂周圍800多個優秀高校畢業生的技術性語言嗎?其實早在法國擔任財政部長時,拉加德就遇到過類似的質疑和考驗。一些財政稽核員想戲弄女部長一把,把一份雜亂無章的上百頁文件放在她的辦公桌上,讓她第二天一早就批示完。拉加德回憶說:“當高級職員把文件放在我辦公桌上的時候,我就感覺到了他帶著一絲嘲諷。我幾乎能夠聽到他的內心在對我說:‘好好玩吧你……我花了一夜的時間把文件全部讀完,這下可以堵住他們的嘴巴了。”在華盛頓,拉加德依然因為工作而足不出戶,并很快熟悉了業務。
拉加德還發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既是“世界的主人”,又是一名“人質”。執行董事會由24名執行董事組成,代表著188個國家,每周開三次會。一位知情人講述:“2012年秋,當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向歐盟各國施壓,希望他們同意在希臘債務中承擔一部分損失時,她心里其實很清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執行董事會將不會對希臘做出新的妥協。有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退出希臘救助計劃的傳言有愈演愈烈之勢。”
對這個活躍在法國調查機構IpsosLe Point的聲望晴雨表中的女人來說,還剩下什么需要她征服的呢?2017年法國大選中,拉加德作為最終候選人入主愛麗舍宮并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無論如何,人們很難想象這個女人有一天會停下腳步。去種植那些她最喜愛的諾曼底玫瑰嗎?像兒時向往的那樣學習鋼琴嗎?這可能將是另一種生活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張安全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于1944年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布雷頓森林召開的一次聯合國會議上構想建立的,總部設在華盛頓,目的在于避免再次出現競爭性貨幣貶值的惡性循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是由188個國家參與的組織,其中最小的成員國是圖瓦盧,一個位于南太平洋,由珊瑚島群組成的受海平面升高威脅的島國。圖瓦盧總面積只有24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萬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猶如一個股份制性質的儲蓄互助會:每個加入基金組織的國家都需要按一定的份額向該組織繳納一筆錢,日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以利用這筆資金對遇到困難的國家進行援助。享受經濟援助的條件,一是需要審核該國的經濟政策,二是需要遵守美國首都華盛頓發布的規定。在前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的領導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逐漸完善起來。克里斯蒂娜·拉加德以同樣的堅定與決心繼續沿著這條道路前行。
[譯自法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