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跟貝克漢姆媲美,也可以做家人眼中的萬人迷!
我先生是個愛美的人,他并不因此感到害羞。我不會包辦他的服裝采購,因為他對服裝的挑選有自己的品位和堅持;他喜歡去高級的發型工作室剪頭發,并對此有一個理論:男人不化妝,發型便是唯一能夠給面容帶來新鮮感的變化對象,因此不能潦草應付。我對他的觀點,也非常同意。
然而在我接觸過的男性當中,注重外表、享受過程并樂于承認的,純屬小眾。“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句老話聽上去很美,事實上我們對它的意義卻始終執行雙重標準:用到女人身上,意味著女人愛美是天性,用到男人身上,則變成了男人愛美女的理論依據。
在當下的社會,說男人注重外表依然帶有貶義,帶著某種不思進取的嘲諷感,甚至會一不小心扯到性問題上,讓許多“純爺們”發慌。因為太害怕跟愛美扯上干系,有些索性連基礎整潔的標準也遠離,用狂放不羈的摳腳大漢形象來表達對于雄性氣概的堅守。雖然商場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男性護膚品柜臺,但能夠坦蕩上前詢問的型男還是很稀少;雖然國民生活越來越講究,但走在街頭依然可以發現,打扮精致的女人身旁挎著衣著隨便甚至邋遢的男士仍占很大部分。倒是那些男女雙方同樣優雅美麗的伴侶,會讓人投去意外驚奇的目光。
難道中國男人都是不愛美,女性也不要求男人美嗎?前一陣微博上有一組美國大學男生自拍照片被廣為轉發:金發碧眼的半裸男生站在鏡前搔首弄姿,展示俄羅斯方塊一般的緊實肌肉,其“噴血”視效引發了眾多中國女網友的無語凝噎,也引發了大量男士拍著自己的啤酒肚大聲感慨:看看人家在上大學業余時間都干了什么!
其實這事不能光埋怨中國男士懶惰,差別是由文化環境造成的。西方男性普遍喜好健身,除了有崇拜體育精英的傳統,更有一條不可忽視的文化外力:女性對男性外表有要求!換句話說,在對異性的魅力評估指標上,西方男女已經十分接近男女平等。
既然男人可以大搖大擺追求熱辣美女,那么也就必須接受女性對他們肩腰比例和香水味道的打分。光有鼓脹的錢包和體面的名片已經不再稀罕,注重外表魅力的培養,同樣任重而道遠。所以,不用說正當年紀的小伙子愛美求美,就連頭發已花白的總統奧巴馬,作為美國史上獲得女性選民投票比率最高的美國總統,為了投桃報李,也要堅持健身,連去海灘曬太陽時穿紅色泳褲還是藍色泳褲,都會聽從顧問的意見,目的就是獲得女性國民最大程度的好感。
可歸根結底,當下中國社會審美理想依然停留在“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貌美如花”的古風中。雖然現實的游戲規則是,女人不僅要負責貌美如花,還要和男人一起賺錢養家,照顧子女,伺候公婆……卻習慣性地對伴侶的外表給予無限的寬容。這種寬容貌似中國男性的幸運——可以給自己的啤酒肚安上“富貴相”的借口,可以不刷牙就面不改色地睡覺,可以姿態瀟灑地當眾打嗝剔牙……可是當他們發現自己的太太或女友在看電視時對著帥哥犯花癡,和閨密熱烈討論貝克漢姆的內褲廣告,走在街上會對帥氣的路人不自覺偷瞄……這些丈夫們才發現,自己褲腰帶漸寬這件事,沒什么可覺得幸運的。太太對自己的外表寬容,是因為心地善良和受文化影響,并不是因為骨子里欣賞迷人男性的本能消失了。那種在最原始競爭中失敗的刺痛,往往最讓人有無力感,可不是送太太名牌包就能夠平衡內心的。
所以,聰明的男士明白,等到自己的腰圍到了看不見腳尖的程度才開始想贏得異性愛美之心,未免太晚了。況且,讓自己看起來整潔優雅,效果不僅是吸引異性,更是成就個人修養的重要部分。而親愛的女士們,與其花時間對著電腦里的美男神魂顛倒,倒不如從現在開始,督促身邊那位跟自己一起做仰臥起坐,并且告訴他一個秘密:女人喜歡男人有腹肌,喜歡的不單是那幾塊凹凸的肌肉,而是男人為了得到這塊肌肉背后付出的汗水與毅力。
鮑爾金娜:青年作家。生于上世紀80年代,蒙古族,白羊座。現為中國作協會員,北京作協合同制作家。 代表作: 長篇小說《紫茗紅菱》,短篇小說集《摸黑記》,散文集《用野貓一樣漆黑發亮的眼睛注視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