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
一個廢紙筒、一個零食盒……各種各樣的廢棄品在他眼中都是至寶,經過他的加工改造,這些廢棄品仿佛被賦予了新生命,搖身一變就成了人見人愛的生活必需品。
他,就是湖南省長沙市東暉小學的吳宇駿,人盡皆知的環保小達人。別看他個子小,成就可不小,將環保理念融入到科技創新中可厲害了。
2012年,在長沙市第七屆“奇思妙想闖七關”總決賽中,他和他的伙伴用廢棄品組裝設計的7件作品一舉奪得了一等獎。
“破爛王”識得廢中寶
用淘米水澆花、洗菜,出門不忘關燈等,吳宇駿時時不忘環保,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好習慣——變廢為寶。
廢光碟到了他手中,轉眼就變成了簡易防熱墊;他將被丟棄的易拉罐三下五除二就改造成了小花籃……他利用各種廢棄品制作了許多小發明作品,因此還被同學們笑稱為“破爛王”呢。
說到這個綽號時,吳宇駿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有時,我看到大家要扔東西了,就在一旁候著,大伙都開玩笑說我是破爛王。”
盡管如此,他還是厚著臉皮繼續回收廢棄品,因為被丟棄的礦泉水瓶和廢舊文具等都是發明作品的主要原材料。
吳宇駿的收集范圍并不局限于學校,家里的各種廢棄品他也不放過。只要有廢棄品,他就把它們收集起來,然后做成各種實用的發明作品。他書桌上的多功能盒便是利用家里的廢紙盒拼裝而成的。
有一天,他發現家里堆滿了零食盒子,空牙膏盒、月餅盒的底座和塑料盒也散亂地堆在地上,于是把它們收集起來。正好,學習用品沒有東西裝,他將這些廢棄盒子拼在一起,做成了一個多功能盒。
這個盒子雖然不精美,但能裝下小本子、筆、卷筆刀等學習用品,讓桌子變得很整潔,廢紙盒因此也得到合理利用,何樂而不為?
“在扔掉一件東西之前,我們應該多思考一下,它們是不是還有價值?說不定它還能再派上用場。”對于廢棄品,吳宇駿覺得一定要做到物盡其用,這也是他識得廢中寶的關鍵所在。
小團隊玩大發明
2009年,平時喜歡動手制作小發明的吳宇駿不再滿足于小創意、小制作,他開始琢磨著擴展發明創新的范圍,做出更多、意義更重大的發明作品來。他說:“既然我能做出這么多小作品,為何不嘗試著汲取它們的優點,做出一個大發明作品呢?”
于是,8歲的吳宇峻和班上兩個對科技創新同樣感興趣的同學組成了一個科技小團隊。他們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合作,做出了很多創意作品。
2011年,吳宇駿和他的團隊成員圍繞“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環境”主題制作了名為“綠色之旅”的大型環保模型。這個模型長5米、高2米,不僅納入了愛晚亭、岳麓山、橘子洲等具有長沙特色的綠色風景,還盡量考慮在不同環節采用不同的科學原理,巧妙地將同學們的廢舊文具、空可樂瓶、啤酒瓶等廢棄物派上了用場。
“綠色之旅”環保模型的綠色創意讓人稱奇,獲得了長沙市第六屆“奇思妙想闖七關”競賽一等獎。
“動手之前,我們為每個環節都繪制了設計圖,大伙圍在一起你一個點子我一個創意,不知修改了多少次。整個模型使用了近百個配件,有些廢品材料是同學在上學或放學路上撿來的。”雖然很辛苦,但吳宇駿和團隊中的成員都非常高興。
2012年,吳宇峻和他的團隊在以“關注食品安全,珍愛身體健康”為主題的長沙市第七屆“奇思妙想闖七關”競賽中,利用廢舊礦泉水瓶、方便面盒、空奶粉盒等材料,制作了“乘環保車輛出發”、“進正規商店購物”、“置垃圾食品于不顧”等七個連環機關,奪得了一等獎。
小團隊玩大發明,團隊合作帶給吳宇駿的不僅僅是成功,更多的是努力的精神和一起動手制作的快樂,他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加入到環保制作的行列中來。
環保衛士的太空夢
吳宇駿的成功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也離不開爸爸媽媽的支持。每次做出發明作品,爸爸媽媽都會夸他。他們都非常開明,從來不會強迫他做任何事情。
因此,吳宇駿和其他同學不一樣,沒有被各種補習班所累,能隨意支配自己的課余時間。為了更深入地學習科技創新知識,他只報名參加了青少年宮的無線電班。
對于未來,吳宇駿有一個宏大的夢想,他想發明一個能飛上太空類似飛船的裝置,人類搭乘這種裝置可以遨游太空,甚至留在太空中生活。等到地球資源再生后,人類可以再回到地球生活。“當然不只依靠這個裝置,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多注重節能環保。”吳宇駿認真地說。
太空夢立足環保,生活因環保而多彩,“環保衛士”吳宇駿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環境變綠。我們期待這個小男孩能夠夢想成真,讓太空居住計劃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