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剛
撲克牌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紙牌,一副普普通通的撲克牌,玩法有上萬種,因此很受人們歡迎,魔術師們也很喜歡用撲克牌變許多有趣的魔術。
為什么撲克牌有如此大的魔力,撲克牌又是如何發明出來的?
相傳,撲克牌是中國人發明的。
在宋代,我國民間流行一種叫“葉子戲”的紙牌,也叫“葉子牌”。葉子牌是秦末楚漢之爭時大將軍韓信為了緩解士兵的思鄉之愁而發明的,它跟樹葉差不多大,長8厘米,寬2.5厘米,用絲綢和紙裱成,上面的圖案是用木刻版印而成的。
后來外國商人來到中國,將這種紙牌帶到歐洲。在我國葉子牌的基礎上,精明的威尼斯商人獨具慧眼地將其與日歷有機地聯系起來,根據歷法的規律,制作出了一種新式紙牌——撲克牌。
撲克牌的設計十分奇妙。因為一年有52個星期,所以一副撲克牌除了大王和小王外,有52張牌。又因為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所以撲克牌有紅桃、方塊、梅花、黑桃4種花色,每種花色共13張,代表著每個季節有13個星期。
K、Q、J這3種花牌共12張,代表一年分為12個月。大王代表太陽,意味著白天,因此是紅色的;小王代表月亮,暗示夜晚來臨,所以是黑色的。
假如把“J”當作11點,“Q”當作12點,“K”當作13點,“小王”當作1 點,那么53張牌的點數之和正好等于365點,代表一年共有365天。如果再加上“大王”的1點,那就是閏年的天數了。
早期的撲克牌是圓形的,后來英國將其設計為桶形,現在我們經常使用的長方形撲克牌則是法國最先設計的。
最初撲克牌上沒有角碼,被稱為無角碼撲克牌,直到19世紀70年代,美國三家撲克牌制造商分別制作了幾種撲克牌的角碼。
這些撲克牌的角碼采用不同的方式:一種是三重式,即在每張撲克牌的兩個對角各印一個縮小了的該張牌的圖案;一種是雙角碼式,即在每張牌的兩個角上印一個花色符號和一個數字或字母;另一種為四角碼式,即在每張牌的四個角上印一個花色符號和一個數字或字母。
雙角碼式撲克牌后來成為流行世界的撲克牌樣式,四角碼式撲克牌如今仍在部分歐洲國家可以見到。
撲克牌融合了東西方文化,集合了人類的聰明才智,在全世界都非常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