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偉
日前,深圳政府在線網站登載了一條引起了業界廣泛關注的信息。該信息稱,有關部門經研究決定,廢止2009年3月出臺的《關于印發深圳市LED產業發展規劃(2009-2015年)的通知》,這意味著,已經實施四年之久的7年產業發展規劃被迫夭折。深圳是中國LED企業最集中的城市,深圳市政府放棄LED產業的發展規劃,具有標志性意義。
曾有數據顯示,近20年,LED產業在深圳已經聚攏了700億人民幣的資本,換言之,全國LED企業中有近半數在這里扎根發展。基于產業的快速蓬勃發展,2009年3月,深圳市政府出臺了這個規劃,明確描繪了“到2015年,建成我國LED產業技術創新的重要示范基地和全球重要的LED產品研發生產基地”、“產業規模在年產值1300億元以上”等中長期目標。盡管在規劃中,有關方面也對當地LED產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做了一番分析,如,“產業鏈高端環節比較薄弱”、“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相對不足”、“龍頭企業尚未形成”等,但字里行間,規劃所體現出的仍是對目標達成的高度自信。
然而,規劃正式實施的4年間,深圳LED產業的整體優勢并未得到明顯提升,而產業發展中所存在的種種隱患卻進一步突顯出來,其中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企業倒閉成潮,老板“跑路”謠言四起。究其原因,業界普遍認為,這是我國LED企業長期徘徊于產業鏈的中下游,研發能力低下,遠未能形成強勢競爭力的必然結果;同時,這種低門檻亦造成了大量投資者的涌入,進而形成所謂的“產能過剩”。與此同時,蔓延全球的經濟不景氣情況遲遲不見好轉,這使得以出口為主要盈利手段的國內LED生產企業舉步維艱,以致于像鈞多立、博倫特、愿景光電等億元級企業也不可避免地頹然倒閉。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生存空間越發狹小,這讓本就是危機四伏的深圳LED產業更是雪上加霜。
業內人士分析,深圳市廢止了自己在國內領先且早已列為重要新興產業的發展規劃,是有現實的原因的。其一,LED產品90%依賴出口,國內市場沒有打開,因此產能嚴重過剩,深圳屢現億元級LED企業倒閉。其二,之前也有不少省市制定的相關規劃,把LED產業列為戰略新興產業扶持,一些部委也曾出臺《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造成一段時間以來LED上游的投資過熱,以致LED產品價格迅速下降,下游企業競爭激烈,使得一部分企業關門倒閉。
與LED產業相同的,還有光伏產業和風電產業等,除了面臨相同的嚴重依賴外需、產能極其過剩、市場低迷等困境之外,最大相似之處就是,都曾經被各地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重點規劃和扶持。之所以出現這些困境,其實根本原因正是由于各地政府對于新興產業的過分熱心與重視。光伏產業和LED產業的處境,當給各地以及相關部門足夠的教訓,在進行產業規劃和扶持上,有形之手應當慎行、少行。
長期以來,各地產業規劃不少,動輒規劃投資額上千億元、上萬億元。這種有形之手深度介入市場和經濟領域,存在著角色錯位的問題,會帶來不少副作用。所以,作為政府,對于經濟和社會的最大貢獻,不在于直接參與產業規劃的制訂,也不在于直接提供各種物質上的優惠與扶持,重點在于為創業者和勞動者提供優良的市場和經商環境,讓他們能夠公正地創業和競爭。如果只是把力量放在可以為規劃的產業提供土地、稅收、信貸、出口的優惠和方便,那么,等于是用納稅人的錢財進行補貼,導致一些投資人進行“政策套利”。同時這些措施沒有核心的競爭力,會引起各地的稅收、土地優惠政策的大比拼,那么投資過熱、產能過剩、市場遇阻的問題馬上就會出現,從而接著就會出現巨額投資打水漂、規劃變畫餅的問題。
盡管“深圳市LED產業發展七年規劃”的夭折讓業內人士唏噓不已,但這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出深圳有關部門對LED產業發展現狀的正視。其實,在市場發展規律作用之下,一紙文件的出臺不會對一項產業的發展程度發揮至關重要的影響,同理,其廢止亦不會妨礙產業發展的未來走向。作為政府相關負責部門,當前最重要的應是進一步做好調查研究工作,對深圳LED產業的現狀進行深刻梳理,在未來的宏觀指引角色上發揮更高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