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班出身,熱情萬丈
趙健兩年前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古典舞系編導班,山東青島人的他在畢業后選擇與朋友留在上海經營一家藝術團,舞蹈是他的夢。
與《甲午余硝》的緣分,還要從他大學時期的老師說起。當初,老師告訴他有《甲午余硝》這么部戲要制作,加之趙健自己對這種多媒體舞蹈又特別地感興趣,便參加了這部戲的面試。
面試包括兩輪考試,一輪基本功,二輪劇目?;竟τ谮w健這種科班出身的舞蹈演員不成問題,真正比的是二輪的劇目考試,導演要求參賽者自由選擇成熟作品進行展示。一再考量,趙健選了自己大學四年級時的一部自編作品《葉落》,是一個關于落葉歸根的故事。他覺得,這部作品對自己而言相對成熟,并且其情感和舞種和《甲午余硝》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最終,他從十幾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得到了張謇這個角色。結果表明趙健當初選《葉落》沒有錯,并且也充分地證明了他的優秀不是一時的。
問及他認為是自己身上的哪點吸引到了導演,趙健說,“我跟別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我比他們更喜歡跳舞!”他不同意我對他舞蹈熱情高漲的評價,他說他對舞蹈是“熱情萬丈”。
感受張謇,詮釋“狠”勁
趙健坦言他在演《甲午余硝》之前并不了解張謇,可是他并不覺得這會成為他飾演張謇的阻礙,他一點都沒有擔心自己演不好這個角色,相反,他說,“我相信我自己肯定能跳好!”為此,趙健看了很多關于張謇的資料,并且為這位偉人著迷,他崇拜張謇棄官從商的勇氣和振興民族的魄力。
怎樣才可以更快地融入張謇這個角色,趙健常和舞臺總監馬老師探討這個問題,“想象20年后的自己是何種狀態,找那種感覺!”趙健說不出20年后的自己是什么狀態,他說這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隨著時光齒輪的轉動,歷史倒退到1895年。趙健所飾演的張謇在日本勢力的壓迫下創辦大生紗廠,舞臺上,顛簸的腳步,無助的眼神,求助的雙手,衣袖舞動,輕云慢移,旋風疾轉,步步維艱的張謇陷入了低谷,倒在了荒涼的工業大地上,最終還是在爬起來繼續摸索道路。趙健用舞蹈向觀眾講述張謇振興民族紡織業途中的離合悲歡,完美詮釋張謇內心的掙扎和苦痛。
從舞臺上我們不難發現他的確意會到了張謇當年的心境,更有獨到的“不恨不成事”的感悟,所以在表現張謇時,趙健在劇情需要的情感基礎上融入了一股狠勁,這也是他與其他張謇扮演者的最大不同之處。
自5月24號,趙健開始飾演《甲午余硝》張謇,兩個月左右之后將會把角色交接給南通的舞蹈演員來詮釋。包括趙健在內的三位張謇扮演者常會互動交流,探討如何保持角色的一致性而又不失個人特色。表演之余,彼此也成為了好兄弟,張謇的另一位飾演者朱凱旋還是趙健的師哥,都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
難度大,無畏懼
經營藝術團的這兩年,趙健一直都在與多媒體作品打交道,不管是制作還是表演,他都參與了許多,但參與《甲午余硝》這樣的大型劇作還是第一次。
站在演員的角度上,趙健覺得《甲午余硝》與傳統舞臺劇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難度大?!都孜缬嘞酢愤@樣的新媒體立體影像演出不僅僅要像傳統的表現形式一樣,把握音樂、動作和角色情感,還要充分地把視頻畫面和實景融合。在強大的技術面前,趙健不擔心會被搶去風頭,他說,“在表演的時候,我想不到其他的,只是知道此時此刻的我就是張謇?!?/p>
趙健說,《甲午余硝》影響了他許多,也幫助了他許多。在表演時他常常會想象20年后的自己,也是他給自己的一個目標?!都孜缬嘞酢犯屭w健有點職業病了,就算下了舞臺,言行舉止都還是會舞臺化。
夢想的實現需要靠自己的不斷努力。舞蹈,是趙健的夢想,因為《甲午余硝》,他更愛跳舞了。他說,我們所有的夢想都能成真,如果我們有勇氣去追求。他清晰地知道自己未來的路該如何走,也確信20年后成功舞者的夢一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