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婷
今年1月,眾多網商大佬們都騰出空,去北京參加一場盛大的網商年會,這是屬于他們的“達沃斯”,網絡名店老板就有1000多人。武漢的企業去了100多家,“去學習觀摩,看看全國的同行們怎么玩的嘛。”
而這次大會的幕后策劃者,來自武漢,網商動力董事長廖江濤。
【攻城】
“別人開網店賺錢,我是幫他們賺錢的。”廖江濤,1979年生人,貌不驚人,和他談話讓人愉快,誠懇,專業,聰明,句句干貨。
常有大佬開出誘人條件,想把廖的團隊收入麾下,替自己在各大電子商務平臺開疆拓土,可廖都婉拒了。
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幫助過數個網店爆發式增長的男人,自己的“網商動力”公司,從2008年創業,直到2011年才開始盈利,2012年才真正有了千萬量級的收入。雖然廖江濤的名字經常見諸媒體報端,“多在做公益,一直都賺不到錢啊。”
為什么?因為2011年是淘寶的一個歷史性的年份,傳統企業開始紛紛進駐天貓,他們才愿意掏不菲的學費邀請他培訓,而在此之前,淘寶是“草根散戶時代”,店主們支付能力有限,很少有人愿意為此買單。
2012年成為廖的大年份,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北京市場的開拓。
2011年,當時淘寶大學想在北京找一個像他這樣的培訓公司,找不到,廖說,干脆我去干吧。
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他就迅速把北京的網商圈子建立起來了,比武漢的規模大十倍不止。今年春節前,成功舉辦了第一次“北京網商年會”,“生意接不完啊。”
北京,各領域品牌總部最密集的城市,也是各類電商平臺眼中最具挖掘潛力的黃金寶地,現在已經打上了“廖氏江湖”的印記。“其實并不難,慢慢打通人脈,只用影響業內的核心網商,很快就會有聚集效應。”
“我是做培訓的,哪里網商多,就該往哪兒扎。”“我挺不愿意別人說我把公司搬去了北京,因為我還是想扎根武漢。”
北京的網商圈子級數偏高,年銷售額在億元上下的,是北京圈子的核心。而武漢的圈子,以幾千萬身價的網商占多,億元以上的只有6家。“像周黑鴨這樣的傳統企業做網商的,不算在內。”
【起家】
廖江濤其實是學中醫的。他在湖北中醫學院念書時,就“不務正業,天天上網”。
他大學里就和幾個同學一起,做了一個“中國大學生創業網”,做得名噪一時,還吸引來一個叫世博科技公司的50萬風險投資。后來因為投資商破產重組,沒錢投入,停網散伙。
只得先打工。2001年,廖江濤到武漢東湖創業中心的一家公司,做管理,做策劃,做培訓,做開發……花了8年時間,在互聯網圈子里越滾越熟,終于又萌動心思,再次創業。
5年前的淘寶,正吸引著無數小創業者灼熱的眼光,普通白領、下崗工人、大學畢業生、小鋪老板……紛紛想在淘寶上開個店試水。
身邊不少朋友,總是來向“互聯網業內人士”的廖請教,如何在淘寶開店。漸漸的,廖發現了一個創業機會,教人開網店。
恰好,2007年底,淘寶網在武漢舉辦了一次講座,讓廖認識了淘寶網培訓拓展部的負責人。得知淘寶網正在武漢尋找線下培訓合作機構,廖江濤激動不已,趕緊提交了合作申請,努力了三個月,終于成為了淘寶大學武漢合作培訓機構。公司名稱叫“網商動力”,意思為網商發展提供動力,他本人被稱呼為“淘寶校長”。
廖江濤還記得第一次,在光谷創業街電影院,邀請淘寶的“小二”們來武漢,舉辦一次開網店公益講座,黑壓壓來了300多人。“小二們是游戲規則制定者,賣家們崇拜他們都像見偶像一樣。”
熱鬧是挺熱鬧,漸漸做才發現,這樁生意沒有想象中的含金量。
因為淘寶網一直為店家提供的都是免費培訓,而且當時開網店的多是并不富裕的草根,50元一堂課的收費培訓課程幾乎都很少人報名。
廖江濤是個很有耐心的人,他帶領團隊,做免費的事情同樣熱火朝天,做講座40多場,還促成了淘寶網與武漢十一所高校的合作,讓淘寶大學的課程成為高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必修課程。甚至還讓網店客服的培訓,做到讓教育部頒發崗位證書。2008年底,這家武漢的網商動力,壓倒全國30多家同類機構,成為當年“淘寶網最佳合作機構”。
而廖的公益事業一直堅持著,比如殘疾人創業開店,免費培訓;應屆畢業生和貧困生也可以先免費參加培訓,成功上崗之后用工資支付培訓費……為此,2010年,廖江濤還獲得了淘寶頒發的“感動淘寶年度人物”的稱號。
直到今天,公益的培訓,忙碌的他仍抽出員工在做。
【請店主培訓店主】
做武漢、北京兩地的網商圈子的培訓、活動、俱樂部,去年網商動力的營業額實現1000萬元,而僅僅是由18個人的團隊來完成。
廖擅長的是整合資源,讓更專業的人來做培訓。
講師都是兼職的。簡單說,讓鉆石店主給剛入門的新手上課,讓皇冠店主來給鉆石店主上課,讓金冠店主來給皇冠店主上課。有實戰經驗,才有發言權。
關于“淘寶網”的理論研究,國內沒有任何一所大學敢說自己是權威。因為它發展得太快,如同一匹狂奔的怪獸,你只能一路追趕著,觀察它,描摹它,揣摩它的性子,辨別它的口味……
同步成長起來的店主們,他們經驗豐富,就是專家。
廖的團隊,以前辛辛苦苦總結、策劃出的許多培訓產品,為何無法大規模復制售賣或出版?因為網商這個行業變化太快,很快都過時了。
可是,每天不分晝夜忙碌到昏死的網店老板們,怎么愿意拿出寶貴的時間,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呢?
廖說,因為他們也很孤獨,需要行業的朋友圈子,缺乏同行的交流。
和大佬們結交,能極快地建立這個圈子的架構。廖先認識了“安都女裝”的老板,經他介紹同學“百分之一”的老板,發現大家都是松滋人,老鄉。
廖特意將公司設置在了硚口區的匯豐企業總部,硚口區有漢正街沉淀的商業基礎,方圓5到10公里,武漢的大佬網商基本都在那里,比如安都、百分之一、奧派阿西等等,有聚集效應。平日里中午吃個飯或喝杯咖啡,都能和大佬們碰撞思想火花。
常和網商們在一起,了解他們的業務發展,了解他們的煩惱和需求,才能針對性設計培訓產品。
“最難是講師,因為他們一旦脫離了實踐的崗位,就很難再挖掘出理論價值。而那些真正肚子里有‘干貨的老板們,又難以分出閑暇來做這些事。我已經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途徑,讓有能力、有專長的老板,愿意到我的這個氛圍里來分享。”廖現在在圈內的號召力之強,邀請金冠大佬們上臺講課,一呼必應,而且很多都是“友情出演”。
廖江濤還建立了一個“網商研究院”,把大佬們按擅長的領域分成了不同的專業,還邀請一些管理界大師、設計界高手、營銷專家、宏觀經濟學家等,加入研發課程。
【復雜角色】
中國的電子商務正以核裂變的驚人速度在膨大,捕捉到這一趨勢的傳統商人,想快速切入到這個自己并不熟悉的領域,就會找到廖江濤。
比如周黑鴨,早在2009年廖和周黑鴨的老板周鵬,一起參加了某次會,互換了名片。當天中午,周鵬就推掉了所有的事務,單獨請廖吃午飯,并迫切地問了他很多問題:網上賣假貨怎么辦?該不該去淘寶上賣周黑鴨?該開個怎樣的店?
廖江濤非常肯定地給他建議,一定要做,而且要進淘寶商城去做。三個月后,周黑鴨的淘寶商城店就開起來了,一年以后,銷售超過2000萬元。“以周黑鴨強勁的實體店品牌實力來看,他們的電子商務發展速度還不算快,能做得更好一些。”
網上店鋪,百萬級、千萬級、過億級,所需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統、團隊水準、倉儲、物流、廣告營銷策略,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需要不同的培訓課程。
廖擔當的角色很復雜,遠不止輔導開店這么簡單。
作為網商圈子的核心,廖江濤常作為大家的代表,去和各種平臺對話。比如當年百分之一的收稅風波,沖到最前面去和媒體溝通、和政府對話的人,就是他;再比如,淘寶的平臺改變某些規則,站在店主們的立場,他也會積極去和淘寶溝通。
另外,因為淘寶的生態太龐大,對于某些地方上赫赫有名的大牌,“小二”們常常不夠重視,在大型活動時沒有給予推廣機會。
比如良品鋪子,在華中區數一數二的零食巨頭,當初在開網店時,淘寶并不知曉它的品牌實力,造成不少疏漏。后來,廖特意帶團隊去良品鋪子的廠房進行拍攝,做詳細的介紹PPT,親自帶去找淘寶的食品部門播放、講解,讓淘寶明白,差點錯過了一個“大戶”。
想教人,自己也得不斷學習。
廖江濤每年花費在培訓自己的各種課程上,費用就超過了10萬元。“想做好大佬網商,必須研究傳統商業理論,品牌塑造、客戶關系、企業管理……”
他的公司去年編撰了幾本書,《網店客服》、《網店美工》等,出乎意料,賣了幾十萬冊。“這些都是針對個人崗位培訓的,今年我會做針對企業的書。”
他希望能幫助到武漢更多的傳統企業,迅速搭上電子商務這輛高鐵,“不然未來沒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