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佳
這個夏天,全國各地的持續高溫讓許多人沒能hold住,琉璃瓦被生生烤裂。去游泳館滅“火”成了市民消暑的熱門選擇,商家們也擦拳擦掌瞄準了“水上商機”。
筆者近日探訪,許多城市的游泳池內可謂五花八門,酒店提供、小區自帶、單位自辦、綜合水上樂園、嬰兒專業游泳館、游泳培訓等應有盡有,價格則從單次20元、50元到300元參差不齊。
嬰兒游泳館:“水療”一次60元
如今,嬰兒游泳作為早教的一種形式催生了嬰兒游泳館市場。初具規模的專業嬰兒游泳館如雨后春筍般開遍了全國各地,既有醫院開設的,也有民營的。
這些嬰兒游泳館主要通過專業游泳師進行配對服務,包含泳前操、泳前沖澡、渦流水療游泳、泳后洗澡及嬰兒撫觸等項目,頗受年輕父母青睞。全套服務價格一般在60元/次,團購或者辦理會員卡會更便宜,但最低也需20-30元/次,服務項目也會有所刪減。“現在游泳館每天大約能接待50名寶寶,有時候一天高達70名左右。”長沙天心區迎新路馬博士嬰兒游泳館工作人員表示。
水上樂園:50元玩盡“花樣”
水上樂園則舉出“花樣”牌,它們跟常規游泳池的花費相差無幾,但卻有各種各樣的水上游樂項目,趣味盎然,更受大一點的孩子喜歡。
“傳統的游泳館項目比較單一,就是單純的游泳;而在價格相當的情況下,我們這除了游泳,還可以體驗水寨游水屋、坐水上蹺蹺板、滑滑梯、玩水上蹦床等多種項目,孩子更喜歡。”“動漫水世界”的工作人員介紹。
在長沙,除了動漫水世界,還有世界之窗水公園、樂民水上樂園、紅星動漫水世界等類似的綜合水上樂園,價格均在50元/次左右。
酒店泳池:高端消費限時限人
相對露天的大型游泳館,高端酒店的小型泳池顯然水質更有保障,收費標準也水漲船高。
筆者在武漢一酒店的游泳館內看到,當日的天氣、氣溫、市內溫度、池水溫度、余氯含量等細節情況都一一公布在公告欄內。“很多市民會選擇在下班之后來泳池放松一下。”酒店服務員稱,這里實行的是限時消費制,每人只能游2小時。
相對一般酒店每人每次78元的價格而言,五星級酒店泳池“門檻”顯然高了不少,單次消費價格為200元至300元。此外,這類泳池對使用人數也有嚴格限制,一般在20人左右。“如果超過人數,就要進行預約,這樣也是為了保證消費體驗。”喜來登酒店的工作人員介紹。
小區游泳館:業主卡最低單次10元
每年夏天定時開放的各小區游泳館,則利用便宜、便捷的特點籠絡了不少居民消費者。這類游泳館配套設施較為簡單,收費約為20-30元/次。
比如武昌風華天成小區的游泳池就是粗略改造的,最深也只有1.6米。而華中農業科技大學的游泳館就比較正規,300平方米,限定人數120人。當然也有一些頗顯情調的,比如凱樂國際城的游泳館建在布置好的亭臺和花草間,晚上去游的時候抬眼能看到星星。最實惠的當屬華錦小區的游泳館,320元辦張業主卡能游30次,相當于單次10元。
培訓游泳館:旱鴨子學藝收費翻番
不少游泳館、俱樂部為消費者提供游泳服務外,也興辦了游泳培訓班來擴大自己的經營。位于武昌英東游泳館開展了暑假游泳培訓班,并通過網絡團購的營銷方式來吸引消費者,網上團購消費券僅售780元,比單獨購買880元便宜了100元。
筆者了解到,這類專業培訓在其他小區游泳館也很普遍,通常利用不同時段將培訓和一般游泳人員分隔開,收費也不盡相同,比如武昌南湖中央花園的普通游泳卡為40元/次,培訓收費則為10次800元,翻了一倍。
創富達人:從擺地攤到“水世界”園主
這樣的夏日,泳池不僅成為了市民解暑的利器,更催生了一批玩轉“水上經濟”的達人,楊文天就是其中的一位。
1995年,剛剛初中畢業的楊文天離開家鄉常德安鄉來到沿海城市廣東打工。由于文憑不高,他最終選擇在一家做公園游樂項目的私人老板那打工。一個月工資300塊,一干就是3年。
隨后,他又輾轉于荊州、宜昌等各地打拼。2003年回到湖南,在湖南烈士公園擺了一個幾十平方米的小攤養家糊口。
2012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楊文天看到成都朋友發來的水上游樂項目的照片,很感興趣。“不僅可以游泳,還有各種好玩的水上項目和玩具,小孩子肯定喜歡,還適合那些對水比較畏懼的人群。”當時全國只有四個城市有這種項目,在長沙還未興起,于是他搶占先機,和另外兩個朋友湊資200多萬元在烈士公園東門建立了“動漫水世界”。
“今年我們又追加了100多萬,生意還不錯。”據楊文天介紹,6、7、8月是游泳旺季,水世界毛收入每月高達70萬元,凈利潤為40-45萬元/月。
泳衣:坐擁數百億市場
彭小姐最近在網上尋找合適的泳衣。“價格相差太大了,有幾十塊錢的,也有大幾百塊錢的。”彭小姐說,幾經搜索后發現,大多數口碑較好的泳衣的廠家都在遼寧省葫蘆島市,“有武漢的賣家,卻沒有武漢產的泳衣”。武漢是傳統的服裝制造基地,為何除了最近幾年出名的貓人等內衣品牌有泳裝,其他品牌泳裝基本銷聲匿跡了?
筆者走訪了武漢的漢正街批發市場、武廣、超市賣場,均沒有找到本土品牌泳裝。原因是,只有三個月的銷售旺季,武漢本土服裝企業放棄了泳裝市場,市場上銷售的幾乎全是外來貨。
筆者在武廣看到,高檔泳裝多以香港等地品牌為主。價格在350元左右,高端、專業泳裝800多元。在漢正街服裝批發市場內,25~45元的雜牌泳裝占主流,產地以廣東、浙江居多。漢正街品牌泳裝代理集中在華貿商城,產地多是遼寧和青島,價格從20~60元不等。武商量販北湖店內銷售的三種泳裝全來自江蘇,價格也基本上在19~90元之間。
“武漢本地企業沒有做泳裝的。”大夾街市場一游泳裝備商店老板說,泳裝的銷售主要集中在6、7、8三個月,過了這個季節,商家就要更換其他服飾,經營空間較小,武漢的服裝廠家多不愿意上此項目。
漢正街一服裝廠李老板則表示,本地泳裝市場受游泳場所數量少的限制。與其花費精力做有限的市場,生產企業不如經營夏裝和冬裝的市場。更重要的是,武漢泳裝的生產工藝遠遠落后,本土企業做泳裝拼不過南方城市。
就在武漢放棄泳裝市場之時,千里之外的遼寧、福建等地,卻將這個市場做大。以遼寧為例,葫蘆島市泳裝生產企業427戶,年產泳裝達1.5億件(套),產品遠銷俄、美、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銷量占國內市場份額三分之一多,占國際市場份額五分之一以上,正在成為世界矚目的泳裝產業之都。
去年7月12日,武漢瑪雅海灘水公園開業,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園區已接待游客13萬人次,日均8000人左右。像瑪雅公園這樣的大型游泳場所,武漢還有青少年宮水上世界、東湖疑海沙灘浴場、蓮花湖水上公園等,武漢的“親水經濟”異常火熱。武漢英東游泳館也表示,伴隨高溫和消費水平提升,今夏辦理季票、年票的游泳愛好者明顯增多,上千元的年票每天可售出幾十張。既然夏天的“親水經濟”發展勢頭如此好,泳裝市場必須隨之上漲。此外,武漢室內恒溫游泳池不下十五家,一年四季游泳不是稀罕事;這幾年,溫泉產業市場突飛猛進,一年四季去泡湯是件很養生的活動,特別是在冬天;喜歡休閑度假、親近大自然的,會經常飛到海島享受陽光浴……泳裝不再是一年一換、自己衣柜眾多服裝里頭的一個匆匆過客。
同時,泳裝的款式、面料、色彩等也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商場里面琳瑯滿目、各式各樣的泳裝越來越多,不少愛美者將泳裝也當成是打扮自己、顯示身材的一種途徑。以性感著稱的“比基尼”泳衣,近年來在武漢的銷量直線上升,占據泳裝銷售的六成市場。浩沙品牌事業部運營總監張鼎雄說,去年除推春夏款泳裝外,也嘗試推出秋冬款泳衣。他說,近幾年,不少女士專挑秋冬季節到海外度假,享受南半球的日光浴。為了適應她們的需求,相比夏季泳裝,新的秋冬季款式、色彩偏沉穩一些。除浩沙外,愛慕、黛安芬都加大比基尼款式上貨率,愛慕重推泳裝中的禮服款。 業內人士說,前幾年比基尼銷售只占三成,眼下上升到六成。泳裝市場的巨大潛力逐漸浮出水面。
現在泳裝是一件體現個性的時裝。那么,如果要重拾泳裝市場,并在這個市場上脫穎而出,設計的重要性尤為重要。武漢在服裝設計這塊,有著天然的優勢。在中國服裝設計學院排名中,武漢紡織大學(原武漢科技學院)排名第一。學校服裝設計人才輩出,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各類服裝設計大賽上頻頻折桂。在制造方面,武漢也是我國的老紡織工業基地之一,曾經漢派服裝名聞全國,如今在武漢有近2000家服裝企業。
可是,不得不看到的是,這近2000多家企業中,大部分企業都是以代加工、貼牌和做單品維持企業的運營,能夠進行品牌化運作的的企業屈指可數。這或許就是近年來漢派服裝沒落的原因,也是泳裝市場一蹶不振的原因。
市場觀察
“水上生意”如何應對季節性落差
對游泳館來說,除了星級酒店全年經營的室內恒溫游泳館之外,其余游泳館似乎都不得不面對生意淡旺季的難題。這一點,在水上樂園表現得尤為明顯。據筆者調查,于6月底集中開業的水上樂園經營時間均為3個月左右。
“我們是租的會展中心的場地,9月10日以后便會撤走。”快樂水世界的工作人員告訴筆者,由于水上項目的季節性較強,他們一般只做3個月左右的生意。無獨有偶,紅星動漫水世界、世界之窗水公園等場館都將于八月底九月初關閉。
相對于直接用閉館的方式來應對消費淡季,烈士公園的動漫水世界則在淡季做起“水上充氣包”游戲的生意。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個游樂項目很受消費者歡迎,票價為每人50元,并不對游玩時間做限制。而樂民水上公園在9月10日之后,便會關閉水上項目,并將相關設施撤走,取而代之的是游樂場其他項目,按單個項目計費。
與其坐等天氣變熱,不如充分利用手中資源,將全年時間都利用起來。筆者注意到,許多社區的露天泳池,一旦天氣轉涼,便成了小區的一件“裝飾品”。事實上,諸如兒童玩具魚垂釣等項目都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