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然
他,一個國有企業的平凡職工,多少年平靜的生活使他顯得溫和而謙虛。四年前一次偶然命運的變動使他成為了一家小旅館的經營者,然而留下的卻只是失敗的痛楚。終于彈指一揮間時光變幻,還是他,今天卻成了一位每年坐擁數百萬元利潤的經濟型酒店老總。
沈華(化名)的成功全部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一是經濟型酒店,二是連鎖加盟。這個訣竅看似簡單卻也一語道破天機,那就是“入對行當,傍好靠山”,這同樣也可能是每一位投資者心中的愿望。
經營小旅館曾一敗涂地
沈華與經濟型酒店的姻緣是從他經營一家小旅館開始的,那次他可以說是一敗涂地,雖然只有10間客房但住客卻是寥寥無幾,不過這段經歷卻使他對經濟型酒店有了更深的認識。
“我原來只是武漢重型機床廠的一個普通職工,后來由于種種原因卻去經營了一家酒家,那是在2001年,這是單位安排的,但那次對我來說卻是人生中的巨大挫折。”這一點大家是理解的,對于一個年近五十的人來說,他實在是輸不起的。
這家酒家實際上也可被稱為一家小旅館,地點其實也算處在鬧市,就在離五月花大酒店不遠的一個小區里。有人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這家旅館的巷子可能實在太深了,深得讓人摸不著邊。“一共只有10間客房,我苦苦支撐了兩年,但生意就是好不起來。”
現在說起這件事沈華還是感觸頗深,他給自己總結了失敗的原因:“旅館座落在小區里,根本沒有人知道,就像現在這一片也有不少旅館,但生意同樣不是很好。比如像在過節時,其實外面有很多人在找旅館,但他們卻不知道你這里有一家旅館。另外,設施過于簡陋讓人沒有安全感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連鎖酒店年創利300萬元
不過時過境遷,沈華現在掌管的商務快捷酒店生意卻是異常火爆, 89間客房一年獲利300多萬元,平均一間客房一天就能帶來100元的利潤。
沈華快人快語,2004年酒店的營業利潤達到了255萬元,而今年估計會突破300萬元。這個營業利潤其實已經扣除了除房屋折舊(房產單位自有,此利潤數未考慮房屋成本或計提折舊)以外的全部成本,包括員工工資、稅收等等,當然也包括加盟管理費,這是按照營業額的3.5%繳納的。
目前酒店客房的出租率已達到了100%,客源中出差和公務的占有了很大的比例。“許多時候每天被拒絕的客人就有二三十位,因此有時我們還為其他旅館介紹生意。”沈華算了一筆賬:“現在,酒店每天僅客房的營業收入在17000元,而每月所有的營業收入加起來有70多萬元,其中的利潤就在28萬~30萬元。這樣,一年創利300多萬元就是很現實的了。”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現在酒店的客房出租率許多時候甚至超過100%的。沈華笑著解釋說:“酒店經常會出現延長半天或提前半天的客人,正好利用這個打個時間差,一間客房就多租了半天。所以,現在就是出租率達到了100%,我們還并不是最滿意。”他的話肯定會讓其他酒店經營者羨慕得想沖過去把老板的名字換成自己。
記者非常想探究一下利潤如此高的酒店究竟是如何來管理的,于是唐突地問了一下。沈華猶豫了一下,但直性子的他最終還是說出了他的“管理體系”:“現在這個酒店一共有60多個員工,其中餐廳大約占了一半。而在客房方面,設置是這樣的:一位店經理,下面設兩個部,一個是營業部,一個是管理部。營業部主要管理前臺,下面設4個主管,再下面是總臺有4個員工,另外還有電腦部,其次還設兩個領班,再下面一共有9個服務員。而管理部下面主要是倉庫(包括記賬人員),一位采購人員,兩位工程維修人員,其他還有就是一些保安人員。”“那么他們的收入情況如何呢?”記者窮追猛打:“服務員收入一般在800~1000元/月,主管在1800~2500元/元之間,營業部經理則可到達3000多元/月。”記者暗自算了一下,就按60位員工的總數計算,每人每年的創利都在5萬元,這在一個勞動密集型的企業絕對不是小數目。
舊宿舍樓創造的經營神話
這是一個經營神話,幾年前,當他們將這里的那座單身宿舍樓推翻重建時,可能不會想到有今天這樣的經營輝煌。但現實卻是說明所有問題的答案,一切都證明了當初他們決策的正確。
說得通俗點,追溯到若干年前,這里是武重的一個“三產”,而且更為有趣的是,那時候在這里也有一座樓,但卻是單身宿舍樓。不過,當時的人們可能絕對不會想到今天所發生的巨大變化。“那時如何處理這座樓還真是個難題,面積太小地方不大,而且旁邊又剛剛蓋了一幢高層住宅。”或許是想起了當年的困境,沈華不由得還顯得有點動容:“幾個計劃都被推翻了,最后還是選擇在經濟型酒店上賭一把。”不過后來發生的事實卻讓人興奮,當時的“注”下得準終于讓大家贏了滿貫。
“不過從本質上說這并不是在賭博。”沈華終究是個理性的人。那一段時間他們進行了詳細的調研,發現周圍雖然星級飯店不少,但價廉物美的經濟型旅館還是有缺口,這就是機會!
酒店最終是在2004年春節開業的,想不到開業后不久生意就火了起來,一共89間客房一開始便有33%的入住率。“生意慢慢地好了起來,2月份入住率為67%,3月份上了90%,后來不知不覺中竟然達到了100%,現在想想真有點不可思議。”說這話時沈華有點興奮。
加盟是場各方多贏的游戲
顯而易見,對于像沈華這樣的“門外漢”來說,他們從連鎖加盟這棵大樹上得到了不少支持。在這里把這提出來,是給或許也會成為許多有意介入經濟型酒店投資者的一條可借鑒的途徑。
當然加盟也是有成本的,除了平時3.5%的管理費外,初始的加盟費為40萬元(現在加盟條件已有所變化)。當時,來來回回,他們也與總部談了許多次,最后談判水到渠成,總部的全面介入讓他們似乎有了找到“靠山”的感覺。“裝修費化了500多萬元,但總部從一開始就給予了許多指導,事實證明這可是事半功倍的。”沈華說得有點自信。的確,加盟給了他們一次脫胎換骨的機會。
另一方面,加盟的結果也使沈華成了幸運兒,他享受了“干部培養”的待遇,來到了總部進行“掛職鍛煉”,業務部、采購部、客房部整個兒地轉了一圈,最終也由此完成了從外行向內行轉變的第一次蛻變。
把一個經濟酒店玩得這么火有什么訣竅?沈華說他也時常向自己提這個問題:“雖說這里地段好,但根據該區旅館業協會的統計,該區的客房入住率平均只在65%,就是在最好時也不過在80%左右。認真分析下來,我覺得之所以‘火有這樣一些原因:一是加盟后引進了先進的管理理念,比如對成本的節約等等。二是我們引進了一套很好的管理模式,無論你在什么崗位,它都已經給你設計好了行動規范,只要遵照執行就可以了。三是連鎖的效應也是顯而易見的,由于公司有訂房中心,這就使得一個新加入的酒店能夠很快地融入市場找到客源。”
這行我還要繼續干下去
沈華說他還要干下去,不知不覺中他已經成了這一行業的“前輩”。將滿五十歲的他似乎找到了一個新的開始,因為他看好這一行業,當然他更希望把握機遇。
“我覺得經濟型酒店還是存在著商機,它的切入正好滿足了某一大類消費者的需求,而他們在未來的增長是很快的。而目前的現實情況是,許多中小旅館還處在一個‘吃不飽的狀態,面臨著升級換代,這里面就有著投資機會。”這是一個中年漢子的總結。有趣的是,沈華原來經營過的那家酒家也準備加入經濟型連鎖酒店的行列了。目前,這家酒家已被進行了改建,規模擴大至了40間客房,初步投資為300萬元。而且,一發不可收拾,他們還在考慮租賃其他物業來發展經濟酒店。不過沈康終究是個厚道人,對于那些后來的投資者,他還是做出了這樣的提醒:“加盟是條好途徑,如果自己搞的話,有可能你需要摸索很長的一段時間。當然,加盟也會遇到自身經營主體與連鎖管理公司利益沖突的問題。關鍵還是規范操作,管理要跟上。另外雖然加盟了,在很多方面還是要靠自己主動出擊。經濟型酒店成功的一個很重要方面就是剔除了許多不必要的設施,而且對成本的控制也是相當嚴格。比如水、電、煤,使用量我們各個連鎖酒店之間都會進行相互比較,以力求把它控制到最低。另外比如一個崗位多少人,具體的工資標準是多少,一般也有一個較為固定的成本控制模式。”
(責任編輯 陳源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