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龍高
創業遇挫
2005年,阿鳳(化名)接手了父親的養殖場。以前父親養大黃魚比較多,也有扇貝和大蛤蜊等貝類。但阿鳳接手不久,全國大黃魚市場出現了下滑,她決定只保留扇貝這一養殖技術相對簡單的產品。扇貝吃的是海里的微生物,只需要勤加照看即可,養殖成本很低。阿鳳利用原有的水域和設備,花3萬元購買了第一批扇貝小苗,大刀闊斧地開始了她的養殖生涯。3個月后,阿鳳投放的扇貝苗長大了。然而,當年7月一場突如其來的臺風,把阿鳳的養殖場徹底摧毀。一連幾天,阿鳳茶飯不思,默默落淚。死亡的扇貝留下大量貝殼,阿鳳每天只能望“殼”興嘆!
發現商機
阿鳳一愁莫展之際,一位朋友主動找到她,表示要收購她堆積如山的扇貝殼。朋友還告訴她:“以后你也可以幫我收貨,有多少我全要!”
阿鳳開始四處幫朋友收購扇貝殼,從中賺取差價,并漸漸成為朋友的搭檔。但朋友始終不愿告訴阿鳳,他收扇貝殼究竟做什么用。阿鳳越發感到好奇,后來上網查資料,她才驚訝地了解到:日本和韓國為了處理大量的貝殼垃圾,把貝殼磨成粉作主體原料,生產出了新型環保涂料。
貝殼富含的碳酸鈣,是沙門氏菌、腳氣病菌和大腸桿菌等諸多常見病菌的克星,這種涂料具有殺菌和凈化空氣的作用。此外,它還能快速吸附地板、家具和裝修材料所釋放的甲醛、汞和苯之類的有毒氣體,將其分解為氫和二氧化碳等對人體無害的元素。
這種時尚又環保的產品,在國內肯定會大有市場!她又了解到,國內知道這種貝殼涂料的人很少。
“墻藝女王”年賺600萬
2007年9月,阿鳳籌資60萬元,與北京一家涂料生產企業合作,共同研發貝殼涂料。她負責采購扇貝殼,在廈門磨成粉末后,再運到北京的生產車間。
從貝殼中提取含有碳酸鈣粉末的工藝并不復雜:先在1050℃的高溫下將其焚燒3個小時,去除貝殼中含有的蛋白質、脂肪等有機物,獲得純度較高的碳酸鈣粉。以這些粉末為主體原料,再摻入一些別的材料,即可試制貝殼涂料。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反復摸索、試驗、改進,他們終于在2008年底突破了所有技術難關,成功生產出了國產貝殼涂料,并通過了國家建材質量體系認證。當年,阿鳳又同北京合伙人聯手成立了墻藝公司。
在阿鳳公司的展廳,墻壁上五彩繽紛的產品展示板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咖啡色涂料適合辦公室和酒店大廳等大型裝修工程使用,顯得大氣厚重,富麗堂皇;草綠色給人一種春天到來的感覺,深得個性女孩們的喜愛;黃色涂料可以做出夜光和熒光系列……這些環保產品不僅主料是純天然的扇貝殼粉,甚至連添加的色素,也是從植物中提取出的“綠色”無污染產品。
盡管用貝殼涂料刷出的內墻,有著令人驚艷的華美效果,但剛開始敢于嘗試新事物的人并不多。不少人都對阿鳳宣傳的“能凈化室內空氣、吸附甲醛等有毒氣體”的功效表示懷疑,根本不相信有這么神奇的環保產品。
為了消除人們的疑慮,阿鳳不厭其煩地為走進公司的潛在客戶做現場演示:她擰開一瓶散發著刺鼻氣味的甲醛,連同檢測儀器一同放進了玻璃箱內,1分鐘后,檢測儀顯示每立方米空氣的甲醛含量高達6.8毫克;而在檢測箱中放置了兩塊貝殼涂料制成的板材后,奇跡發生了——檢測儀上顯示的數字在逐漸變小……半小時之內,箱子里的有毒氣體被吸附殆盡,每立方米空氣的甲醛含量僅剩0.3毫克!看到這一幕,前來考察產品的客戶無不嘖嘖稱奇。
更加吸引人的是,這種貝殼涂料不僅具有環保、美觀、防潮、不易老化等特色,而且在售價上比起同類產品也極具優勢。由于物美價廉,貝殼涂料面市后,漸漸贏得了推崇“環保生活”的都市人大力追捧。只用了短短3個月,阿鳳就全面打開了北京市場。這種用天然扇貝殼做成的涂料,不僅受到了家裝客戶的青睞,還成了許多大工程的首選用料。2010年,阿鳳已經在北京、廈門和武漢擁有三個專營店,并在兩年間賺到了人生中第一個500萬元。
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阿鳳公司對貝殼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之前被人們當“垃圾”倒掉的扇貝和蛤蜊等海產品的外殼,成了阿鳳樂于收購的“香餑餑”。在她從事貝殼涂料之前,廈門市每年產生的“貝殼垃圾”數量驚人。因為難以分解處理,相關部門只能將“貝殼垃圾”填埋,為此浪費了不少土地資源。自從阿鳳掌握提煉貝殼粉的技術后,這個令政府都感到頭痛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現在家鄉人談起她這個變廢為寶的創業項目,無不豎起大拇指。
如今,阿鳳已經將扇貝養殖場擴大到500多畝的規模,與別人連同貝殼一同銷售的作法不同,她只是把扇貝肉剔出來賣給一些食品公司,貝殼留給自己。僅此一項,每年就能為她節約上百萬元的原料費。
從一名創業屢受挫敗的平凡漁家女,到擁有千萬身家的“墻藝女王”,與其說是一枚枚小貝殼成就了阿鳳亮麗的人生,不如說是她善于發現商機的敏銳目光和勇于踐行的魄力成就了她的財富夢想!
(責任編輯 陳源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