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瀟
我國77%的5歲兒童都有齲齒,平均每個孩子有將近5顆壞牙……在愛牙日來臨之際,這樣的數(shù)據(jù)足夠給你以警醒。寶寶咬唇、張嘴呼吸、長期拿飲料當水喝、牙齒病了才看醫(yī)生……這些習慣讓寶寶的牙齒很遭殃!
沒有人不怵牙醫(yī)吧?何況小寶寶!如果你不想讓寶寶的牙齒出狀況,下面的一些不良習慣,你一定要幫寶寶及時糾正。
安撫奶嘴依賴癥
長期使用安撫奶嘴,可引起乳牙移位,將上排乳牙推向前,下排乳牙擠向后,導致上下牙齒咬頜不正,形成深覆合、深覆蓋甚至開牙合。安撫奶嘴使用時間過長,還可能導致寶寶上下嘴唇發(fā)生變形,形成特有的“奶瓶嘴”,外觀上很不美觀。
給媽媽的建議:
λ安撫奶嘴可安撫寶寶的情緒,在2歲前偶爾使用安撫奶嘴并無不妥。
λ寶寶2歲后就應逐漸戒掉這一習慣。如果不能,應盡量選擇扁形奶嘴,減少不利影響。
咬唇只是個壞習慣
咬下唇會增加上前牙唇向壓力及下前牙舌向壓力,造成上前牙唇向傾斜;同樣,咬上唇會使下前牙唇出現(xiàn)傾斜。其結果是牙間隙變大,牙周畸形。
給媽媽的建議:
λ對于大一點的寶寶,可以跟他講道理,讓他改掉這種壞習慣。
λ如果制止無效,你可以帶寶寶去看專業(yè)牙醫(yī),他們有專門的工具和方法來幫到寶寶。
磨牙沒什么關系
如果寶寶偶爾發(fā)生一兩次夜磨牙是沒什么大礙,但是每天晚上磨牙則不可輕視。經(jīng)常磨牙會使牙齒過早磨損,外面牙釉質被磨掉了,露出牙髓后,引起牙本質過敏,遇到冷、熱、酸、甜等刺激即會發(fā)生疼痛。
給媽媽的建議:
λ一旦寶寶發(fā)生了磨牙情況,要針對原因進行防治。有蛔蟲或蟯蟲病,應及時驅蟲,患有佝僂病的孩子應用維生素D及鈣劑治療,并注意消除寶寶不良情緒。
寶寶愛張嘴呼吸
當寶寶患有鼻炎或腺樣體肥大等疾病,鼻道不通暢,就會形成口呼吸的習慣。長期用口呼吸,寶寶的舌頭和下頜后退,會導致上頜前凸,上牙弓狹窄,牙齒不齊。外觀會開唇露齒,上唇短厚,上前牙突出
給媽媽的建議:
λ患鼻炎的寶寶,局部可用低濃度的氯麻滴鼻劑滴鼻子以緩解鼻塞,重者應用抗生素。
λ如果腺樣體增生病情較輕,可采取體位來改善癥狀,比如睡覺時可采取側臥法以防腫大的扁桃體、舌后墜阻塞氣道。對于腺樣體增生比較嚴重的寶寶可考慮手術摘取。
愛用一側牙齒吃飯
長期偏側咀嚼不僅影響臉部的美觀,還會引發(fā)多種口腔病。因為咀嚼食物時,會通過食物摩擦和唾液沖洗會對牙齒起到自潔作用,而偏側咀嚼就會使某一側的牙齒失去了這種活動,容易引發(fā)齲齒及牙齦炎。
給媽媽的建議:
λ對那些已經(jīng)形成偏側咀嚼的寶寶,要積極查找原因,積極治療口腔各種問題。
λ對喜歡偏側咀嚼的寶寶要耐心進行糾正,幫助他恢復雙側咀嚼。
磨牙餅干不離手
在寶寶出牙期間,應當避免少攝取餅干和面包類等淀粉類食品,因為高淀粉類食物需要較長的時間溶化,吃完此類食品之后又不重視牙齒清潔,是造成齲齒的重要原因之一。
給媽媽的建議:
λ牛奶和奶酪都含有豐富的鈣,奶酪還能中和腐蝕牙齒的酸液,對寶寶牙齒有好處。
λ粗纖維食物需要反復咀嚼,有利于促進頜骨的發(fā)育,使長出來的牙齒更加堅硬牢固。
寶寶的小怪癖:咬東西
因為寶寶在咬的時候一般總固定在牙齒的某一個部位,容易在上下牙之間造成局部間隙,時間久了,就容易形成牙齒局部的小開合畸形。
給媽媽的建議:
λ咬物習慣的產生與寶寶的不良情緒有密切關系,要及時幫寶寶疏導。
λ耐心引導寶寶戒掉這一習慣,如果已經(jīng)造成牙齒畸形,需要專業(yè)牙醫(yī)的幫助。
拿甜飲料當水喝
飲料中的碳酸、檸檬酸等成分,會改變口腔的環(huán)境,進而導致病變的發(fā)生——醫(yī)學上稱之為“脫礦作用”。久而久之,就會對牙齒造成齲損。
給媽媽的建議:
λ寶寶最好的飲品是白開水,多喝白開水對身體發(fā)育和對牙齒健康都有好處。
λ偶爾喝飲料后,要及時用白開水給寶寶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