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以前,是人生中最容易發生意外死亡的時期。新生兒猝死和其他睡眠中的意外窒息死亡一直是中國五歲以下兒童,尤其是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嬰兒的睡姿關系到他的安全與健康。幫寶寶保持正確睡姿,是非常重要的事。
趴著睡,不可取
趴著睡是非常不安全的睡姿,一定要避免。
始于上世紀80年代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趴著睡會增加新生兒猝死的風險(是仰臥的2.3~13.1倍),是“新生兒猝死綜合癥”的最主要的危險因素。1987年,荷蘭開始發起了新生兒睡眠運動,建議父母讓新生寶寶仰睡,而不是肚子朝下趴著睡。1991年,英國、新西蘭和澳洲也開展了建議嬰兒仰睡的行動。緊接著,美國和瑞士從1992年,加拿大從1993年開始,也發出“讓嬰兒仰睡”的建議。
趴著睡,會更容易讓寶寶再吸入之前呼出的廢氣,易導致血碳酸過多癥和低氧。俯臥睡眠還會增加過熱的風險,這樣的睡姿不利于散熱,會使寶寶體溫升高。
最新的一些研究還發現,趴睡會在睡眠中改變嬰兒心血管系統的自身調節和控制,尤其是對于2~3個月的寶寶;并且趴著睡覺還可能降低嬰兒的大腦供氧。特別是那些沒有習慣趴睡卻被刻意放成趴睡姿勢的寶寶,發生新生兒猝死的風險遠高于那些一直就趴著睡的寶寶。
側睡可能更不安全
在1992年,美國兒科學會開始發出的建議是讓嬰兒仰臥或者側臥,而在1996年他們修改了這條建議,認為仰臥才是最安全的嬰兒睡眠姿勢。
新近一些研究提出,側睡和趴著睡發生新生兒猝死的危險是差不多的,分別是仰臥的2倍和2.6倍,也有研究說側臥危險更大。
更進一步說,側睡且又壓迫著胃睡的寶寶猝死風險尤其高,是仰臥的8.7倍。側睡是極不穩定的姿勢,小寶寶可能滾動,由側睡變為趴睡的可能性顯著高于由側睡變成仰睡。因此,大人要讓寶寶以仰臥的姿勢躺在床上睡覺,這點非常重要。
仰睡才是硬道理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只要嬰兒睡著,一定要把他以仰臥的姿勢放在小床上。
新生兒在出生的頭幾個小時內就應該讓其仰臥
很多醫護人員會在寶寶出生后讓他側臥,這一直是讓人頭疼的問題。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操作,是因為很多護理人員相信新生兒需要清理氣管中的羊水,側臥時可能更不容易吸入羊水。但實際上,并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側臥更容易清除羊水。而更糟的是,一些家長看到醫護人員這樣放置嬰兒,就可能學樣在家里讓嬰兒側睡或者趴睡。
早產兒要盡快讓他們仰臥
早產兒面臨著更大的新生兒猝死風險,因此當早產兒臨床狀態穩定后,要盡快讓他們仰臥。可是即使在美國,如此建議了很多年,仍只有約50%的醫護人員會將早產兒仰臥放置。關于出院前的早產兒睡眠研究發現,那些趴著睡的早產兒會有更長的睡眠周期(對于新生兒來說這并非好事),更少醒來,更多的中樞性呼吸暫停。
美國兒科學會的胎兒和早產兒特別小組認為,負責組織從重癥監護室出院的早產兒的醫生和護士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應熟記關于降低新生兒猝死風險的建議:一旦早產兒醫學上情況穩定了,就要立即仰臥放置,并在早產兒出院前,給父母做好執行仰臥建議的榜樣。
仰臥會不會讓寶寶“睡不好”?
一些父母認為趴睡或側睡寶寶會更舒服,仰臥則容易睡眠不好。事實上,生理學的研究發現,仰臥的嬰兒更不容易醒來。再說,小嬰兒夜里頻繁醒來是正常的,并不應該被視作睡眠不好。當寶寶在睡眠中出現各種不適情況時,能從睡眠中醒來是非常重要的生理性保護反應,過于熟睡、太持久的睡眠并不是生理學上的優勢。
仰臥是否會更容易讓寶寶被食物嗆到?
一些父母擔心仰臥會讓寶寶嗆住或食物反流吸入氣管。這是因為父母錯誤理解了發生咳嗽或嘔吐的原因,這是一種正常的、應對嗆住或吸入氣道的保護性的嘔反射。在各個國家進行的大量研究都發現仰臥并不會增加嗆住或將食物吸入氣道的風險。
睡眠風險何時降低
百分之九十的新生兒猝死都發生在六個月以前,最主要集中在1~4個月的時候。目前還沒有足夠數據來建議什么時候開始可以不讓嬰兒仰臥睡覺,但很多權威機構都建議,在一歲以前都繼續把孩子仰臥放在床上睡覺。
不過爸爸媽媽可能會發現,4個月或者6個月后,很多寶寶就已經會自己在睡眠中翻身了,雖然放在床上時他們是仰臥的,但半夜或者天亮時就看到他們變成了側臥或者趴著睡了。如果嬰兒在睡眠中自己翻身,就可以讓他們保持自己的睡姿,不必再刻意把他們翻過來了。
醒著時讓嬰兒趴著好處多多
不少父母讓嬰兒趴著睡的理由是“可以睡出更好的頭型”。其實在有大人看護的情況下,醒著的時候讓嬰兒多趴著活動,也能大大降低斜頭畸形的發生。
姿勢性斜頭畸形——俗話說的“睡歪了頭”——可能跟仰臥睡覺有關。以下情況更容易造成“睡歪頭”:嬰兒睡覺時頭部位置不動;嬰兒醒著時和在大人看護下也不怎么讓嬰兒趴著;嬰兒醒著時很少被豎抱。
在健康的嬰兒中,斜頭畸形的發生率會自然地從20%(8個月左右時)下降到3%(24個月時)。盡管沒有具體的數據來建議趴著多長時間才好,但建議每天都給寶寶安排一段有大人緊密看護的趴著活動的時間。
盡早讓寶寶趴著玩,除了防止“睡歪頭”,還能促進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幫助上半身的肌肉發展,還可能幫助緩解寶寶腸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