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安



“2002年前,地神種業還只是一個擁有20多名員工、年銷售種子幾百萬公斤、利潤幾十萬元的小公司,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成為一家集種子科研、開發、生產、經營及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大型現代股份制種子企業,下設兩個子公司、1個農業科研所、18個標準化種子繁育基地、1個棉花外繁基地、3個玉米外繁基地、1個南繁加代基地,種子繁育基地面積15萬畝,企業資產達1億多元,職工200多人。”談及公司的快速發展,公司總經理陳清林一臉自豪。“我們的戰略目標是做中國最好的小麥種業企業,做影響世界農業的種業企業。”
那么,怎樣才能與時俱進地發展現代種業呢?地神種業又是如何在短短的十年內發生這么大的嬗變呢?陳清林總經理不僅解答了記者的疑問,在很大程度上也為中國現代種業企業的發展做了注腳。
整合資源 機制創新
為了進一步激活經營機制,地神種業分別于1998年、2002年、2008年進行了三次股份制改造,使公司成為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種子企業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社會法人。在企業內部,逐步形成了員工的責、權、利分工明確、清晰的格局。以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為切入點,建立健全了各種管理制度。整合人力資源,經理層實行聘任制,員工實行競爭上崗,擇優錄用。
通過改制,公司整合了生產基地的優勢資源。公司根據市場調研結果,拿出品種布局計劃,然后和各分場簽訂種子生產合同,公司定期進行技術指導和田間檢驗,再統一回收。這樣就改變了傳統分散的種植模式,實行土地的種植結構、管理、植保、收獲、收購的統一組織;所生產的種子由地神公司集中貯藏、加工和經營,從而形成了產、加、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使公司實現了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2011年,地神種業又與中墾農業資源開發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資產重組,整合優勢資源,提高了公司資產質量和可持續經營的能力,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科研立企 科技創新
科研是種業競爭的核心原動力,只有占據了種業科研的高地,才可能掌握種業的未來。因此,地神種業2002年股份制改造后,加大了對科研的投入力度,創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組織管理體系。
首先,加強公司農科所硬件設施的建設。每年將銷售收入5%以上的經費投入農科所的科研建設。新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科研辦公樓、500平方米的品質分析室和實驗室。同時在基地建設上更是不吝投入,先后建立了300多畝的高標準化試驗田,47畝海南育種基地。其次,加快科研人才體系建設。公司實施了人才高地戰略,積極選拔復合型科研人才,在工資、待遇以及生活方面為其提供優厚的條件。另外,公司每年選送業務骨干到清華大學、中國農科院、河南省農科院、河南省同位素研究所、河南農業大學以及其他專業培訓機構進行深造,掌握前沿技術。農科所現有技術人員42名,其中碩士研究生5名、本科生16名、專科生8名、專家1名,這些人才給公司的發展帶來了創造力和活力。
探索科研途徑 創立自主品牌
地神種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科技創新帶動產品的更新換代,把科研開發作為一項長期的發展戰略,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開發作為公司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公司每年拿出總利潤的20%作為科研育種經費,與科研部門簽訂科研育種合同,進行合同化育種。按育種合同給予一次性獎勵和整個品種生命周期單品種凈利潤提成比例獎勵,完不成任務的按合同給予處罰。得力的措施激發了科研育種人員的工作激情,目前已培育出了3個國審品種,13個省審品種,1項國家發明專利。
同時,公司還與省內外育種專家、大專院校、農業科研部門在種質資源、品種選育、多點鑒定等領域廣泛合作。在育種合作上,地神種業對全社會實行開放式育種,在本品種全生命周期內公司每年將以不低于10%的凈利潤回報育種人。現在,公司每年都有15~20個農作物新品系在參加國家或省級區域試驗。新品種的陸續研發、儲備,大大增強了公司規避市場風險的能力,為種子市場的開發提供了充足的品種資源。加大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地神種業有限公司與中國農科院作物所、河南省農科院、河南省同位素研究所、河南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棉所等開展廣泛的合作,創造了農墾與先進科研教育單位合作的新模式,探索科研與推廣相結合的新途徑。
嚴控質量 創新品牌
質量是品牌的基本保障,質量是公司賴以成長的生命線。多年來地神種業始終堅持以過硬的質量來打造強勢的品牌,并總結創新出了較為完整的質量控制程序。
公司充分利用生產基地規模大集中連片的條件,堅持“統一品種區劃、統一配方施肥、統一大型機械化作業管理、統一田間重大技術措施及落實、統一質量標準田間檢驗驗收、統一專機收割、統一專場曬種、統一專庫儲藏、統一檢驗加工、統一品牌銷售”的“十統一”標準化種子生產程序,種子質量控制程序各環節職責明確、任務具體、監督到位、考核公開、記錄規范、追溯有據,為高質量種子生產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在生產中經過不斷的摸索,制定了小麥穗行、穗系、原種生產操作規程,大豆、花生、種子生產操作規程,棉花、玉米種子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等,強化基地人員培訓,確保制種質量,從而使“地神”品牌成為了“政府放心、經營者省心、農民開心”的“三心”品牌,“地神”商標也于2009年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健全網絡 宣傳品牌
在市場網絡建設上,地神種業堅持以縣為單位,實行區域經理負責制,設立總代理,然后由總代理在各相關小城鎮和邊遠鄉村設立二級銷售網點,統一掛牌、銷售,統一廣告宣傳,目前已在全國各地建立了2000多個網點。公司配備了多臺電腦,開通了國內外種子互聯網業務,收集傳遞種子信息,及時采取應變措施,保證市場有序運作。此外,公司每年都會把新品種示范及高產創建活動安排到各個銷售區域,加快產品的推廣速度和農民對新產品的認同。同時,公司利用報紙、雜志、電視等媒體,各種形式的種子交易會、現場觀摩會,加大宣傳,使“地神”品牌家喻戶曉。公司每年都向中財保險公司投保種子質量,以提高公司信譽,逐步實施名牌推進戰略。
強化質量 營銷服務
地神種業為進一步規范市場、服務市場,建立了公司的現代深度動態服務模式。公司提出“實施服務營銷戰略、走專業化服務之路以及服務質量為核心”的思路,樹立“種子出門,負責到底”的全程服務理念,以服務計劃落實率100%、服務到位及時率98%、顧客反饋信息處理率100%、顧客滿意度90%以上為目標,逐年增強顧客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以質量第一、顧客第一、服務第一、信譽第一為服務宗旨,地神種業建立了多種形式和多層次的種子服務網絡:一是核心層次——公司的客戶服務部。客戶服務部長期聘請兩位農業專家,負責編寫各區域農技服務總體方案及相關技術資料,排解重大技術難題,主持大型技術講座,并通過專家咨詢和服務熱線開展咨詢活動。二是關鍵層次——公司與各縣代理商組建技術連鎖服務網。縣級代理商負責對地神種業公司制訂的技術服務方案提出意見和建議,使技術方案更加符合當地生產實際和適應農民需要;負責種植技術的宣傳、培訓、指導及病蟲害的測報和防治。三是基層層次——各區域專職農技人員及營銷員。他們直接服務于經營網點和各區域農戶,負責配合公司和縣級代理商做好試驗、示范工作,并以此為突破口帶動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公司通過建立完善的種子服務營銷網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種子營銷服務體系和運轉規范的服務營銷模式,實現了通過銷售來提供服務,通過服務來促進銷售的目的。
10多年來,地神種業累計向社會推廣5億多公斤優良農作物種子,推廣面積6000多萬畝,增收糧食30多億公斤,增加社會效益50多億元,為國家糧食核心區建設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