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濤

近年來,化肥品種花樣繁多,就連肥料顆粒也“穿”上了五顏六色的外衣,生產企業用各種化肥染色劑將顆粒染成紅色、綠色、黃色……并搭配在一起,乍一看,仿佛是孩子喜歡的五彩糖豆,忍不住感嘆:“真好看!”的確,這些好看的彩色化肥備受農資人和農民推崇。
然而,黑龍江慶豐農資集團副董事長曹經權對化肥染色劑的使用提出:“化肥染色僅僅是一種商業行為,化肥染色劑對土壤沒有任何好處,只有壞處。而且由于染色劑的使用,農民每用一噸化肥要增加30元的負擔,對全國的農民來說,這是一筆巨大的損失。”那么化肥染色劑是否會污染土壤?該不該用?為了解答這一質疑,筆者進行了相關調查,并采訪了有關企業和權威部門。
美國二銨讓人們初識“化肥染色劑”
在調查化肥染色劑的過程中,筆者咨詢了化肥行業的專家與學者,他們表示對化肥染色劑的關注很少,其是否有毒不得而知。為此,筆者采訪了湖北富邦公司的董事長王仁宗。
化肥行業的很多人還記得上個世紀80~90年代的美國二銨,這種褐色的顆粒對我國農民來講,一度是糧食高產的“魔丸”。化肥染色劑在我國的興起就源自這種褐色的“魔力”。
據王仁宗介紹,美國人在生產二銨的時候遇到了一些麻煩。在農民心里,對于工廠有一種定位,即工廠的生產是標準化的,那么生產出來的產品就應該是一致的,包括顏色的統一。但是美國初期的二銨生產卻沒能做到這一點,顏色十分不穩定,有時候是白色的,有時候是灰色的,或者是綠色的、黃色的等。為了統一顏色,美國人盡量通過添加一些有機質等工藝手段將二銨向咖啡色去轉變,也就是通常說的褐色。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為了滿足國內農業的生產需求,中國不得不大量進口美國二銨。因此,我國的農民對褐色的印象十分深刻。隨著我國二銨裝置的不斷上馬,國產二銨開始了在市場上的拼爭。但是,國產二銨的初期并不能和美國二銨抗衡,因為它不是褐色的,農民不買賬。
我國化肥逐漸使用染色劑
我國的二銨為什么沒有像美國那樣生產成褐色的呢?化肥染色劑又是怎樣在我國興起、運用的呢?
據了解,我國的磷礦資源在開采初期,品位很高,雜質含量少,因此生產出來的成品顏色比較一致,是半透明的黃色晶體狀物質,也就是本色二銨。按道理來說,我國在二銨產業興起的初期是不用染色的,這是好產品。可就是陷入先入為主的泥潭,褐色的記憶在農民的印象中已經揮之不去,這給本色二銨的銷售帶來一定的困難。
盡管通過經營人員的示范引導等辦法,農民逐漸接受了這種新產品,但是我國的二銨生產者們很快發現,磷礦的品質在下降,雜質在增多,大量生產本色二銨的難度也在增加,二銨產品的顏色開始不穩定了。在這種情況下,對二銨染色仍然是必須的,這些企業也如美國人那樣選擇了相對容易做到的褐色。隨著我國復合肥產業的興起,才逐漸發展了更為豐富的色彩。
二銨使用染色劑主要是滿足生產穩定性的需要。相對二銨來說,復合肥的染色主要是為了標記以及商品性的考慮。“復合肥企業的上游原料的顏色也有一些變化,比如鉀肥有白色的也有紅色的,但我認為復合肥染色的必要性遠遠低于磷酸二銨。目前一些廠家把肥料顆粒染成固定的顏色主要是為了便于農民辨認品牌。”王仁宗說。
但是復合肥的染色與二銨的染色存在很大的區別。用二銨的染色技術套加在復合肥上也容易出一些問題,因此很多企業一般不給復合肥染色。復合肥的染色主要是使用氧化鐵系的顏料。據了解,氧化鐵系的染色劑可以變化出諸多的顏色,包括黑、黃、橙、紅、紫、藍、深藍等10多種顏色。對復合肥廠家來說,使用氧化鐵系的顏料是十分劃算的。這種顏料有幾大優點:首先,無毒,不含重金屬,在肥料質量檢測時不會出問題;其次,顏色眾多,便于選擇,如果采用像磷酸二銨那樣的染色劑只能染成褐色,滿足不了復合肥企業對色彩的要求;再次,價格低廉,每噸化肥增加的成本在10元左右甚至更低。
業內質疑:化肥染色是否污染土壤?
據王仁宗介紹說,化肥染色劑更確切的名稱是肥料造粒改良助劑。肥料造粒改良助劑的功能除了染色以外,還具有使肥料顆粒更光滑、提高造粒成球率、減少粉塵的功能。
由上述分析,使用化肥染色劑基本上是為了滿足生產企業生產和實現商品性的需求。而化肥是含有一種或幾種營養元素的肥料,其作用是滿足農作物生長需要的。為此,除了老農資人提出的質疑外,一些業內專家也曾經對復合肥的顏料產生過質疑。如江蘇省農科院資環所的邵建華認為,二次加工中的肥料,重在各種營養元素的平衡,而不是在顏色上做文章。“化肥染色有害無益,一些用氧化鐵作染色劑的是沒有毒的,但是有一些苯環類的染色劑就是有毒的。”他說。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劉可星認為,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講,如果不是自然界本身的染料而是用化工染料,那么對土壤可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
專家建議肥料染色劑最好不加
據了解,企業在肥料里添加染色劑的目的更多的是出于以下原因:一是為了美觀,提高商品性;二是如果顆粒不均勻,涂上顏色便于顆粒均勻;三是企業用摻混肥冒充復合肥時,把摻混肥涂上顏色以后,農民就難以辨認。但這些動機和目的都和肥效毫無關系。
至于是否安全,企業表示化肥中添加染色劑是安全的,但是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上海)副主任商照聰認為,在化肥里不管添加什么東西都是沒有必要的。他告訴筆者:“我們現在也正在研究化肥染色劑的問題,主要分為顏料和染料兩種。在國內化肥企業添加的染色劑中,許多廠家號稱是天然的,但是實際上都不是。從專業角度來說,我們提議在化肥里是不允許加染色劑的,比如我們現在做的生態肥料認證,其中有一條就是不能加染色劑。”
商照聰不建議添加染色劑。首先,染色劑種類眾多,很難保證所有的染色劑都是安全的;其次,染色劑摻到化肥里以后,怎么檢測是比較困難的;再次,這些染色劑對作物生長毫無意義,化肥的根本還是N、P、K營養元素,即使說氧化鐵顏料可以為作物提供鐵元素,但是是否有益也值得商榷。他說:“現在在肥料里添加的東西越來越多,不僅是染色劑,有的還添加激素,實際上越少加這些東西越好,同樣加染色劑也是沒意義的。”
此外,化肥使用染色劑雖然量很小,但對作物生長沒有益處的這些染色劑,其增加的成本終究還是要由農民來買單。作為涉農企業,與其在染色劑上做文章,倒不如在科學施肥、農民增產增收方面多做一些文章,也許農民更愿意買賬。
來源:2013年5月17日《中國農資》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