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霞
近年來,河南省滑縣農業綜合開發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有關部門的通力配合下,嚴格執行國家、省農業綜合開發政策規定,緊緊圍繞省政府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項目建設規劃,積極推進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扎實推進糧食核心區建設,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支持現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作用,確保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部門協作 合理規劃
滑縣縣委、縣政府立足三農工作全局,以高標準糧田建設為引領,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主管農業副縣長任副組長,財政、農業、水利、林業等有關部門一把手為成員的農業綜合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對項目的規劃設計、評估論證、工程實施、資金管理、質量監督、項目驗收等一系列問題進行研究,督促各項政策和措施的落實,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各開發鄉鎮也成立了相應組織,各開發行政村還成立了由“兩委”干部、黨員和村民代表組成的項目實施小組,形成了縣、鄉、村三級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參與項目規劃工作,按照農業綜合開發有關文件精神,充分結合滑縣實際,把項目區選在遠離城區、遠離工業區、群眾開發熱情高的鄉鎮。項目區確定后,及時積極組織水利、農業、林業等部門的專業技術人員到項目區進行實地勘測,廣泛征求項目區群眾意見,對項目區的每一眼井、每一條路、每一片地都進行詳細規劃。
突出重點 提高效率
2012年度,滑縣土地治理項目任務4萬畝,其中高標準農田3萬畝,中低產田改造1萬畝;產業化項目2個,其中財政補助項目1個,貸款貼息項目1個,完成總投資8810.05萬元。
針對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時效性,在項目的規劃和實施中,一是做到三個“早”。即早規劃、早實施、早見效。項目批復后,在完成招投標工作的基礎上,搶在農忙季節前,完成項目區主干道上土方、清障等工作,做到不誤農時、早見效果。二是做到“快”。即在項目施工期按照工程總任務量,分解任務,倒排工期,對工程進度實行動態管理,任務細化到天。三是圍繞“高”字做文章。在項目規劃和實施中,切實把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益運作作為衡量每項工作的標準,切實把上級精神落到實處。四是爭創優質工程。立足全市、面向全省、爭先創優,以打造滑縣糧食核心主產區為主線,以爭創全省優質工程為目標,進一步提升滑縣在河南農開戰線的影響力,努力以農業綜合開發促進滑縣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在2012年項目建設期間,由于3個項目區涉及3個鄉鎮,針對項目不是“一個整體”的特點,縣財政局農開辦人員、監理單位人員兵分三路,分布在三個項目鄉鎮,縣、鄉、村人員統籌安排。縣政府有關領導、財政局主抓領導也時常深入項目區,及時協調解決具體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難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工程順利實施。
攻堅克難 碩果累累
滑縣2012年度產業化經營項目為《滑縣萬畝優質小麥良種繁育基地新建項目》,由滑縣綠野種植服務農民專業合作社具體負責實施,總投資234.05萬元,申請財政補助資金56萬元,其余178.05萬元由合作社自籌解決。良種繁育面積1萬畝,集中連片,由合作社統一購進原種,統一技術培訓指導,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檢驗,統一機收,建設種子加工車間448平方米,種子曬場地面硬化1000平方米,修建倉庫1座,對項目區內土地表層狀況進行改造。
通過對2012年4萬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進行水、田、林、路綜合治理,項目區新增灌溉面積1.91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09萬畝,新增除澇面積3900畝,改善除澇面積0.38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4萬畝,年節約用水量320萬立方米,新增防護林面積2.99萬畝,農田防護林控制面積達到100%,項目區將新增糧食生產能力830.1萬公斤,油料37.02萬公斤。經折算,新增種植業總產值2002.3萬元,農民純收入增加總額1881.4萬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通過狠抓“測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導”五個關鍵環節,完善“53121”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模式,建立玉米施肥指標體系,建立項目區耕地地力動態監測管理系統,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單位:滑縣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