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嚴 峰
無公害玉米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并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玉米。根據玉米病蟲害發生的規律,結合多年實踐經驗,筆者在此介紹下無公害玉米病蟲害的化學防治技術。
1.大小斑病、褐斑病
玉米植株在7月至8月易發生大小斑病,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易發生褐斑病。發病初期或病葉率達20%時,每畝用15%的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60~70kg噴霧防治,隔7~10天再噴一次。
2.青枯病(莖腐病、莖基腐病)
苗期和花粒期田間含水量高,空氣濕度大,雨后猛晴溫度高易發生青枯病。在病株率達到10%時,采用20%粉銹寧乳油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根莖,每隔7~10天噴施1次,連治2~3次。
3.絲黑穗病和瘤黑粉病
未包衣的種子,用種子量的0.3%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拌種;發病初期用12.5%禾果利(烯唑醇)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霧。
4.病毒病(矮花葉病、粗縮病)
加強田間管理,防治蚜蟲、灰飛虱,減少傳播媒介,控制病害發生。
5.地下害蟲
地下害蟲主要有蠐螬、金針蟲、螻蛄、小地老虎、二點委夜蛾,當蠐螬、金針蟲、螻蛄、小地老虎、二點委夜蛾蟲口密度相應達到每平方米1.5頭、1.5頭、0.1頭、0.5頭、0.5頭時及時防治。防治方法:使用包衣種子,未包衣的種子用玉米拌種劑拌種;土壤處理,每畝用5%辛硫磷顆粒劑1~1.5kg,或50%辛硫磷乳油50mL,對細爐渣15kg撒施,耙入土中;毒餌法,10kg麥麩或碎豆餅炒香,用90%敵百蟲晶體0.1kg或50%辛硫磷乳油0.05kg,兌水2~3kg,用噴霧法拌入麥麩或碎豆餅中制成毒餌,傍晚時分每畝用2.5~5kg毒餌撒入壟間。
6.蚜蟲
苗期蟲口密度每百株達到2000頭、中后期蟲口密度每百株達到5000頭時,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每畝50~100g兌水50kg,或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或2.5%敵殺死(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噴霧,兼治薊馬。
7.黏蟲
一般年份發生三到四代,二、三代對玉米危害較重。二代黏蟲防治指標:二葉期每百株10頭,四葉期每百株40頭;三代黏蟲防治指標:直播玉米每百株120頭,套種玉米每百株150頭,可用50%辛硫磷乳油3000倍液,或每畝用90%敵百蟲晶體1000~1500倍液60~70kg噴霧,也可每畝用25%滅幼脲1號懸浮劑10ml或Bt生物殺蟲劑300~400ml,加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噴霧。還可采用誘殺成蟲、采收卵塊等多種辦法防治。
8.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主要害蟲,二代玉米螟危害植株,三代玉米螟危害果穗籽粒,對產量影響較大。大喇叭口期花葉率達10%時,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2~2.5kg丟心。穗期玉米螟達到每百株30頭時,可用80%敵敵畏乳油100倍液滴花絲,每穗2~3滴。也可利用赤眼蜂以蟲治蟲的方法防治,在玉米螟產卵初期人工放赤眼蜂每畝1萬頭,4天放1次,一般防二代玉米螟放4次,防三代玉米螟放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