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立

提起云南,大家可能首先想到它是我國西南邊疆的一塊寶地,風光宜人、山川壯麗、資源豐富;其實云南也是個美食的聚集地,云南菜雖然還沒有形成獨立的菜系,但它不同于川菜的麻辣,湘菜的香辣,粵菜的清淡和閩菜的清鮮,而是擁有自己的多元化特點。身處北京的我們如何才能享受到那彩云之南的美食呢!北京的“云海肴”,能帶給我們云南的味道!
“云海肴”,2009年10月在后海開了第一家店,到現在全北京城已經有7家,還即將新開4家。3年多它從一家小店到門庭若市,風生水起的云南特色餐飲連鎖店,足見受歡迎程度之熱烈。更讓人驚訝是這家餐飲企業的老板們都是清一色的80后。他們為什么能把一個餐飲企業做的如此有聲有色呢?《時尚北京》采訪了北京心正意誠餐飲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年輕帥氣的呂志韜。
偶然間的觸動
與許多人一樣,呂志韜也有過留學的背景,2008年回國的他擁擠在投身祖國建設的“海龜”潮中,因為高不成低不就,回來后很快就轉為“海帶”了。由于自己沒有什么工作經驗,只是留學時在餐館里打過幾年工,想在北京找到自己位置的他,選擇北漂。可是在北京林林總總的不順使得他打算再度出國,移民國外。在那段猶豫不決的日子里,思鄉之情,無奈之情經常侵擾著他。正是這種想家的心情促使他經常想起云南家鄉菜的味道。偶然間和身在北京讀書的弟弟(現在的合伙人之一)發現人大旁邊有家餐廳叫“回到麗江”,呂志韜回憶說:“那家店的生意特別好,我們倆也經常去吃,最后和老板成了朋友,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老板不是云南人,由于店老板常去麗江旅游,品嘗過很多的云南的美食,就把云南餐館開到了北京,并且經營的很成功。400多平米的店每天中午、晚上都要排隊,門庭若市。”一個外地人能把云南菜(餐館)做的如此之好,身為云南本地人為什么就不可以試試呢!看到了云南菜在北京紅火的市場后,呂志韜就打起自己創業的算盤。
塞翁失馬 焉知非福
呂志韜先到一家北京知名的云南菜館打工學習了一年。因此在管理餐飲行業方面有了一定基礎知識。2009年7月,弟弟大學畢業、朋友熱情加入、后海位置的選定和父母的贊助,集天時、地利、人和于一身,他經過三個月的裝修,伴隨著10月國慶的喜悅,云海肴開業了。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10月份以后,后海已經進入旅游旺季的尾聲,來后海的人越來越少,生意也越來越淡。到了冬天的后海基本上是沒什么人,可以說門可羅雀,至使我們“國庫虧空”,連續虧損了6個月。一般一個餐飲公司生意不好的話基本撐不過半年。盡管一直在虧損,但是呂志韜堅信后海旺季來后這種狀況一定會改變!我們抓緊利用這半年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調整和完善。到了來年的4月份,我們真的迎來了春天。緊接著,我們就在中關村開了第二家店,后來發現這種購物中心的模式很切這種餐廳的定位,因為中關村白領比較多,高校也多,生意也越來越火,那個店一炮而紅。
美食文化領跑者
觀察到云南菜在全國范圍內還沒有形成菜系,而北京現在比較認可云南菜。我們的打算是把云海肴做成全國最大的云南菜連鎖店,做一個云南美食文化的領跑者!當然,對于我們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