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靖雅
張娜是我遇見最直接的一個女孩。在她的直接中包含了友好、善良、堅持、不妥協、不計得失……
我想就是這樣的性格造就了她今天的成績,成就了她今天的設計追求。
初心銘記
06、07年的時候,上海出現了ONE BY ONE、THE THING、何艷等為數不多的設計師品牌。08年,張娜終于按捺不住那顆追尋夢想的心,成立了自己的服裝品牌FAKE NATOO。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女孩也由此正式扎根在上海,而后她更是在FAKE NATOO的基礎上打造了RECLOTHING BANK(再造衣銀行)項目。她說:“對于每一個熱愛服裝設計的人來說,能擁有自己的品牌是我們的夢想。從大學的時候,我就很清晰的知道,自己未來的事業道路就是創建自己的服裝品牌。”幸運的她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實現了夢想,但隨著家的遠離,思念味道越發的濃郁。夢想與思家的決戰,夢想最終占領了上方。她也為設計義無反顧的走到了今天。當時中國可以做服裝的地方只有北、上、廣。那時北京的面料、加工等配套流程并不是很發達。深圳、廣州又過于發達,成為服裝的批發聚集地,難以塑造品牌文化。而上海恰恰在擁有自己文化背景的同時,產業鏈完備,且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張娜便選擇上海成為自己事業的起點。但是張娜骨子里還是北方人直率的性格,北京更是她心的歸屬地。然而當我們談到張娜去法國MODART服裝設計學院進修時,她也是明確的表示:“我很清楚知道自己一定會回國創立品牌。進修只是為了開闊自己的視野,讓自己從理念到架構清晰的認識理解服裝的概念,登上更高的臺階。”
在FAKE NATOO成立的時候,張娜經歷了許多坎坷。就像品牌名字(NA)TOO被人搶注,她也以大度的心態一笑應對。“既然另一個品牌是真的,我就是假的。那我就是FAKE NATOO吧。當然這只是個玩笑。但FAKE NATOO更像現在的我,不看重得失,專注做我自己的設計。其實,很多東西都是外在的假象。服裝的本質是人——設計人和穿著人。我也一直關注服裝和人之間的關系,而不單單只是表現我的設計。當然設計也要具有一定的高度的,但是我不希望設計強過人,設計是為了突顯人而存在的。”人生的困難太多太多,大的小的各種各樣。但很多困難來自我們對前方的未知,受到誘惑做出抉擇性的失誤。“心亂了,便會迷失自我。守住你起航之前的心,就像大海上面的一座燈塔一樣,為你指明方向。”
放下,找尋初心
張娜是一個注重工作經驗的設計者。在歸國初期,她并沒有馬上創建自己的品牌,而是選擇正正經經的在商業化服裝企業里學習設計到生產流程,實際了解服裝體系。“當時中國的設計師品牌很少,只有逸飛、例外,以及王一揚老師創立的素然,沒有機緣進入這幾個地方工作,唯有選擇一個商業化的企業了。”在這里,張娜從設計師做到了品牌總監,她自己稱這個階段為練兵。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兩面性——好與壞,張娜的工作經歷亦如此。“現在回想起來,那段經歷在給予我諸多好處的同時,也贈予了我很多束縛。”商業品牌一切走向皆為商業服務。而作為獨立設計師品牌,與商業品牌最大的區分就在于設計師本身的價值核心、設計理念引導整個品牌的走向,有的時候并不能完全向商業妥協。“前幾年,我真的很受經歷的束縛。一做設計我就會本能的想到成本控制,考慮產品最終是適應北方還是南方市場。其實,有這么一種思維是好的,但是時時刻刻都想著它,最終只能作繭自縛。”外在的事物思考過多就會干擾設計的純凈度。而后,張娜用了整整兩年的時間排除干擾,就像一個人自己拿著橡皮擦自己把自己擦干凈,重新開始一樣。回歸最初的自我。這個過程不是說說那么簡單,因為現實世界沒有“忘情水”能讓我們忘記曾經。
“如何做到正真的排除經歷的干擾?”是我對張娜的好奇。張娜卻很肯定的回答,“直面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樣的設計,什么樣的產品。同時,卸下自己的恐懼。因為這是一場未知的冒險,結果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壞。但是不把結果放下,我們只能止步不前。”其實,這就是一場看似簡單但實際很難做到的內心戰爭。
彼得與狼的溫暖力量
張娜在2013 FAKE NATOO的作品中為我們呈現出一個有趣又優雅的世界。她說2013新品靈感來自于彼得與狼——蘇聯作曲家普羅柯菲耶夫在1936年為兒童寫的一部交響童話,也是她童年聽到的第一部交響樂,“這里面蘊含了我的很多童年記憶與情感。順著這樣的脈絡,運用大量具有指向性的手繪插畫與圖案,設計出秉承FAKE NATOO輕松趣味的設計風格,并大膽的突破與嘗試,如跳躍的色彩,突出的廓型等等。”人生在碰到困難的同時,也會遇見許多溫暖與愛。單純的設計無法感動他人,唯有與情感糾纏結合才能從心底令人動容。張娜珍惜生活中的情感,希望能通過自己設計的服裝傳遞溫暖的能量。“這種能量不是‘咣的砸中你,是循序漸進的。”仿若張娜的一件選用日本手工制作而成的針織服裝。面料的本身留存著許許多多、大小不一的透明小洞,在經過穿著者7、8的使用后,洞會形成各種各樣有趣機理,而它就像陪我們走過千瘡百孔的人生。當衣服參與了你的人生,便會由于你的穿著形成你的形態。人生的道路一直一直在前進,理念也追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成長,年少輕狂時的張娜做設計只是一種自我的表達,彰顯個人的與眾不同。而日漸成熟的張娜,在脫離事物的表象后,越來越注重挖掘設計的內在,心靈的深處,動人的地方。“我希望自己的設計產品可以和消費者產生共鳴,讓穿著者能感受到我想表達的東西。”
時尚北京對話張娜
時尚北京:RECLOTHING BANK是怎樣的一個服裝項目?
張娜:RECLOTHING BANK是基于我對舊物的喜歡和迷戀成立的一個完全獨立項目。我將收集來的舊物、被丟棄的服裝拆分重組做成新的服裝。其實對我個人來說就是舊衣變新衣的循環過程。
時尚北京:RECLOTHING BANK每一季都會有新品上市么?
張娜:每一季都會有新品,就像我的FAKE NATOO一樣,相對持續化、商業化但是無法達到工業化。因為舊物改造與原本的設計完全不同,它的設計是在制作的過程中完成的,有可能每一步制作都是設計的過程。
時尚北京:舊的東西總是帶有很重的記憶味道,您是希望通過您的設計展現它的懷舊韻味還是展現一個全新的感覺?您是一個懷舊的人嗎?
張娜:事實上,我對于過去會有很多的情感,但我并不是一個懷舊的人。我更加關注現在和未來。也許這件衣服是你高考的記憶,你初戀的記憶,但是它不再適合現在的你,而我用設計改造它的外觀再次適合現在的你。RECLOTHING BANK是我用設計連接人的過去和未來——給人啟發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