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停
5月初,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幾乎同時訪問中國。有媒體稱,這種情況并非偶然,說明中國也想在中東站穩腳跟,這次中國不僅想作為“雙邊伙伴”,而且也首次想作為除美國之外的中東調停人。迄今為止,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是有限的。4月的最后一周,北京派中東問題特使吳思科訪問了巴勒斯坦,隨后又訪問了以色列。以色列國家安全研究所的學者認為,北京靈活的新型中東政策表明中國“想逐步插足該地區”。路透社援引該研究所新發布的一份戰略文件稱,中國想以此“排擠或削弱”美國的政治影響力。
退休
5月9日,亞歷克斯·弗格森爵士宣布退休,他執掌曼聯教鞭近27年,率隊奪得38座獎杯。當曼聯2012年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上市時,該俱樂部已在全球擁有6.59億擁躉。關鍵人物的離去會給企業帶來很大風險,這一點在成功的足球俱樂部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足球是一種制造夢想和幻想的運動,在人們的心中,足球界成敗是“主政者”(主教練)個人品質的體現。“主政者”離職對曼聯影響之大,甚至被列入該俱樂部上市招股說明書中的“風險因素”部分。弗格森的繼任者必須從頭做起,這是所有足球教練不可避免的任務。
投毒
5月8日,處于輿論焦點的“朱令案”有了權威部門的聲音,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當日發布消息稱,“盡管辦案人員盡最大努力,采取了當時能夠使用的各種刑事偵查措施,仍未獲取認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證據。礙于證據滅失等客觀因素,此案最終無法偵破”。此前,有評論認為,“朱令案”因為缺乏權威信息,圍繞著撲朔迷離的案情,真假難辨的種種內幕,各種罪行的嚴厲質控,“輿論審判”的偏激情緒,“權大于法”的揣測推斷,讓社會付出了高昂成本,也透支了人們對司法的信心。
抗議
從5月12日零時算起,臺灣當局對菲律賓發出的72小時最后通牒已經過去了整整2天,臺灣方面所期待的“道歉”卻遲遲沒有到來。據報道,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于5月13日首度對菲海岸警衛隊槍擊臺灣漁船造成1名臺灣漁民死亡事件公開作出回應,強調已親自下令就此事展開調查,卻拒絕向臺灣道歉。當天下午,臺灣數百漁民聚集臺北,冒著大雨在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前抗議,要求菲律賓政府為攻擊臺漁船事件道歉、懲兇、賠償。
免職
5月14日,據中央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證實,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黨組成員劉鐵男涉嫌嚴重違紀,中央決定免去其領導職務。據悉,2012年12月6日,《財經》雜志副主編羅昌平在新浪微博連發三條微博,向中紀委實名舉報劉鐵男。隨后,國家能源局新聞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回應稱劉鐵男涉嫌偽造學歷、與商人結成官商同盟等問題,純屬污蔑造謠。今年年初,中央有關部門對實名舉報劉鐵男一事立案調查。
商戰
歐盟委員會于5月8日審議并通過了貿易委員德古赫特提交的建議,擬對中國出口歐盟的光伏產品征收“臨時性懲罰關稅”。但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和歐盟最高貿易官員古赫特至今仍守口如瓶一言不發,甚至連出面證實一下“消息是否屬實”都沒有。作為被制裁、受損的一方,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態說,雙方“合作空間巨大”,應“提升磋商級別”化解爭端和矛盾。此間有分析認為,歐盟最高層領導不公開表態,目的是保持低調而不激怒中國,而中國方面公開表態且用詞溫和,強調用對話的方式解決問題,這說明,雙方都想在貿易戰開打前再進行一些“外交斡旋”。當然,如果實施貿易戰反擊,中國手中可打的牌,首先就是對歐盟的多晶硅產品加征懲罰性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