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花
這是一個特殊的江湖。
在這個江湖中,諸位大俠不需要刀光劍影,更不需要降龍招式,他們需要的是身體,除此之外,更多的則是運氣。
初識試藥江湖
接觸試藥這個江湖是一個偶然的機會。
2013年5月中旬,在老家的表弟打來電話,說我久未聯系的二姑胃病很嚴重,茶飯難進,讓我幫他查查哪個醫院能治好這種胃病。
二姑的胃病好像從我有記憶時就有,時好時壞,但不太嚴重。每次胃疼時,她總是隨便找些藥應付一下,有時只是簡單的止疼片。如今年邁,體質大不如前,胃病也愈發嚴重起來,沒想到竟然發展到如此情形。
第二天,表弟帶著虛弱無力的二姑從老家趕過來,我陪著他們來到一家知名的中醫學院,掛了一個國醫堂的專家號。專家先是望聞切問,然后進行一系列的常規檢查以及透視、胃鏡等檢查,奔波了將近一天,終于等來了診斷結果。專家給出的說法讓我們很震驚:二姑患了嚴重的糜爛性胃炎,有可能發展為胃癌。
“如果不加緊治療,估計患者病情會惡化得難以想象!”醫生的話字字敲在我們的心上。表弟神色緊張地看著我,說:“昨天晚上我媽勉強吃下去的東西很快都被吐了出來,她夜里喝水時還吐了血。”
“先住院治療一段時間吧!”醫生準備開住院單,一直默不作聲的二姑按住醫生的手說:“不,我不住院,我家窮,住不起,你給開些藥吧,回去吃吃,不行就算了!”細弱的聲音近乎哀求。
我們一陣勸說,二姑仍舊堅持回家,二姑的執拗我們是知道的,只好和醫生商量。
這時,一直在醫生對面做記錄的實習醫生帶著我們進了隔壁的一間診斷室。他自我介紹說是跟著醫生實習的在讀研究生,姓楊。然后他從柜子里拿了一些簡易包裝的中成藥,聲音低低地說:“這是我們醫院新近研究出的一種中成藥,針對糜爛性胃炎的,尤其是重癥患者,目前還處于臨床試驗階段。”“還沒有臨床結果,能吃嗎?”我忍不住問道。“這個請你們放心,中藥本身毒性不大,沒有什么副作用。看得出患者是農村人,家庭條件不好,我們是免費提供給你們的,藥物定期來取,你們只需按規定到醫院免費復診就行了。”楊醫生故作輕松地說。
我和表弟商量了一下,還是不放心,二姑更是極度排斥:“我寧愿死,也不能當實驗品。”見我們態度遲疑,楊醫生又講了很多試藥人的例子,甚至苦口婆心地勸二姑說:“我們這已經有幾十名患者嘗試了這種藥,效果真的不錯,免費給你治病多好呀,阿姨。”
在二姑的強烈反對下,我們讓醫生開了三個月的中藥離開了醫院。此后的幾天,楊醫生不斷打電話給我和表弟,他甚至信誓旦旦地說:“我們保證不會有副作用,我們只是需要一個臨床實驗數據,試藥人一直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作為有知識的人,你們應該理智地接受呀。”
試藥人不僅僅是一個名詞
第一次聽“試藥人”這個名詞,很陌生,也有點排斥,總感覺這是遙不可及又令人生畏的。但從楊醫生的描述中得知,這不僅是一個名詞,也是一個族群,在我們身邊有一個龐大的試藥族……
帶著對“試藥人”的好奇,我回到家打開電腦,開始百度“試藥人”這個名詞。令我震驚的是,關于試藥人的網頁竟然成千上萬條。而我,猶如站在另一個世界的門檻上,陌生地打量和審視著網頁上對他們的描述和評價,這里,是一個我從未觸及的神秘王國。
有人將這個群體生存的法則描述成江湖,他這樣描述道:“這是一個特殊的江湖。在這個江湖中,諸位大俠不需要刀光劍影,更不需要降龍招式,他們需要的是身體,除此之外,更多的則是運氣。一旦運氣不好,則再也不能出現在江湖中。他們說,這里的江湖不僅險惡,更多的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你的身體會發生怎樣的變化。這是試藥江湖,生與死,都在江湖中,江湖人士永遠隱姓埋名,混跡于此……”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這個群體,我主動聯系了楊醫生。說明我的意圖之后,我就單刀直入地說:“能不能給我幾個試藥人的聯系方式,我想采訪一下他們,當然,我會為他們保密的。”楊醫生猶豫了一陣,說:“我們要對患者保密的,但是我可以幫你聯系一下,如果有人愿意把他們的故事講出來,你就可以采訪了。”我欣喜若狂地等待著。
幾天之后,終于等到了楊醫生的電話,他給我一個聯系方式,說:“這個人是一個患者的朋友,他曾經也做過試藥人,而且他認識不少因為貧困以身試藥的人,你可以通過他去觸及這類人群。”
“如果讓你試藥,你會同意嗎?”我突然冒出來的這個問題,讓楊醫生措手不及。
等待了一會,他說:“其實在我身邊,也有不少從醫的學生自愿試藥,我也是其中一位。其實試藥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尤其是我們從事醫學研究的,對其中的利害了解得很詳細,所以在試藥之前是做好充分心理準備的,專業人士也是試藥族中的一類。”接著,他聊起了自己當初試藥的過程。
“當時有個學姐跟我們說,現在醫院有個降糖藥的試驗,問我們是否愿意參加。”楊護士說,雖然自己是學醫的,對“試藥”這個名詞并不陌生,但當時還沒有親眼見過或親身體驗過。
在詳細了解整個試藥過程和方案之后,他和幾名同學決定參加新藥一期人體臨床試驗。
“當時醫院對我們進行了多項體檢,包括做心電圖、血檢等。”楊護士說,體檢合格后,醫生拿來一份《知情同意書》,讓大家詳細了解這個試驗,隨后就進入試驗環節。
經過和楊醫生一個多小時的交談,他為我呈現了一個紛繁復雜的試藥江湖。在這個江湖中,試藥族的人群來源廣泛,遠遠不止病患和醫學研究者,甚至還有在校大學生以及社會上的健康人。
據網絡查詢顯示,目前我國每天的新藥面世數量就有數百個,再加上國外的新藥申請,數量相當驚人。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任何國家的藥物在中國申請上市前都要進行臨床試驗,證實安全有效后才能正式上市。臨床試驗總共分為四期,其中第一期研究對象為健康人,后三期研究對象均為適應癥患者。這些新藥都要經過臨床試驗才能確定是否可以上市,這就需要大量臨床一期試驗的健康人,但由于招募渠道不夠完善,大眾對“試藥”的認識也不夠,所以職業“試藥族”就應運而生了。
隨著了解的深入,我對試藥族群以及他們的生存法則越來越感到好奇,在不斷采訪的同時,在了解苦難試藥者背后的隱痛之后,試藥江湖的一個龐大的利益鏈也漸漸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