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焱
近日,中關村延慶園、懷柔園、密云園和門頭溝園相繼獲得授牌,成為繼房山園、順義園、平谷園之后,中關村“一區十六園”中最后報到的一批兄弟園區。至此,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金字招牌已擴展到北京所有區縣。
去年底,國務院批復同意了中關村示范區空間規模和布局調整的方案。中關村示范區的面積從233平方公里調整為488平方公里,房山、門頭溝、懷柔、平谷、密云、順義和延慶等7個區縣首次納入到示范區范圍內,享受中關村各項優惠政策和配套政策措施。
此次空間規模調整后,北京市房山、門頭溝、懷柔、平谷、密云、順義和延慶等七個遠郊區縣首次擁有了中關村園區,享受中關村各項優惠政策和配套政策措施。北京的16個區縣都擁有一個中關村科技園區,將成為北京區域科技發展的創新源。
懷柔園:著力打造三大特色園區
3月7日,北京市副市長茍仲文到中關村懷柔園調研并授牌,懷柔區區長齊靜接牌。
根據國務院的批復方案,中關村懷柔園規劃面積7.11平方公里,包括核心區西區、核心區中區、核心區南區、北區1區至4區共7個區域。其中,北區共0.4851平方公里屬于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區及創新基地用地;核心區西區、中區、南區共6.6296平方公里,位于雁棲開發區主園區內。
當前,懷柔園正在著力打造中科院懷柔科教產業園、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和互聯網創新產業園三大特色園區。截至目前,中科院懷柔科教產業園和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已正式建立并初具規模。其中:中科院懷柔科教產業園的教育基地即中國科學院大學一期今年將投入使用并實現招生;科研與轉化基地已有中科院的10個研究所22個項目相繼簽約落地,中科合成油工程公司研發中心暨北京基地項目、化學所北京納米材料綠色打印技術產業化基地項目已建成投入使用;電子所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研發基地項目、力學所錢學森國家工程科學實驗基地項目已完工;網絡中心北京超級云計算項目、空間中心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項目正在建設中。北京綜合研究中心也在積極規劃籌建中。預計到2015年中科院產業化項目可實現總收入50億元以上,稅收5億元以上。
懷柔園與市科委共建的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已有10個項目簽約,有18個項目在談。預計到2015年可實現總收入120億元以上,稅收10億元以上,成為國內領先的高端納米產業發展基地。此外,懷柔園將以中科院網絡中心和亞馬遜云計算項目等龍頭項目為代表,打造互聯網創新產業園,聚集下一代互聯網、云計算等相關產業重點項目在懷發展。
記者日前從懷柔園獲悉,自4月起,懷柔園48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已正式納入中關村示范區統計范圍,每月定時上報科技創新及生產經營兩張統計報表。此次納入中關村統計的48家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中有工業企業43家,服務業企業5家。
懷柔園納入中關村示范區范疇,有利于充分利用中關村“1+6”系列先行先試政策和標準體系,促進雁棲開發區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懷柔區副區長張勇表示:“今后,我們將以三大特色園區建設和龍頭項目帶動為抓手,大力引進科技資源,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使懷柔園在‘十二五期間迅速成長,力爭到2015年實現總收入240億元。”
張勇介紹,懷柔區已經著手準備懷柔園的籌建工作,結合懷柔實際成立了由主管副區長擔任組長的籌建工作組,擬定了與中關村的對接內容,明確了具體責任單位。盡快實現體制機制、各項政策、信息資源的全面對接。
延慶園:構建“121”產業集群
4月3日,總面積達到4.91平方公里的中關村延慶園獲得授牌。延慶園將以八達嶺開發區、延慶開發區和康莊農民就業產業基地為依托,形成“一園多基地”的空間布局。
根據國務院的批復方案,延慶園包括延慶開發區的1.293平方公里、八達嶺開發區的3.047平方公里和康莊農民就業產業基地的0.57平方公里,其中延慶開發區和八達嶺開發區均是市級開發區。目前,八達嶺開發區、延慶開發區以及康莊農民就業產業基地共有實體和注冊型企業1496家。其中,實體企業110家,2012年實現總收入73.2億元,完成稅收8.52億元,實體企業中工業企業100家,實現總收入72.7億元,完成稅收7.96億元。
延慶縣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延慶園建設作為延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全面建設綠色北京示范區的重大機遇。
在產業定位上,按照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創新引領工程的要求,結合延慶園的產業基礎和特點,延慶初步提出了構建“121”產業集群創新引領的發展格局。其中,“1”是加快節能環保產業集群引領發展;“2”是推動新能源、高端裝備和通用航空兩個產業集群加快發展;“1”是促進現代服務業集群高端發展。
在空間布局上,延慶園將以八達嶺開發區、延慶開發區和康莊農民就業產業基地為依托,形成“一園多基地”的空間布局。其中,八達嶺開發區主要發展新能源和環保、高端裝備和通用航空產業??登f農民就業產業基地要加強與八達嶺開發區的產業銜接和資源整合,突出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形成八達嶺開發區產業發展的有效延伸。延慶開發區將在進一步改造提升服裝紡織、生物醫藥、基礎新材料等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充分發揮城南區位優勢,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整體打造中小企業總部基地、金融保險后臺服務、研發培訓等生產性服務業高度聚集的城南高端服務功能區。
在政策措施上,延慶園將突出特色,推動產業聚集發展。重點是加大園區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力度,力爭盡快落地投產。八達嶺開發區將著力推進新能源孵化器二期、2兆瓦屋頂光伏電站、智能微電網等新能源產業示范應用類項目建成使用,加快合力清源、東晨陽光、環都拓普、遠東四維等新引進項目盡快開工建設??登f農民就業產業基地將加快推進浩華夜視儀系統以及歐羅科技等高端裝備項目建設。延慶開發區將繼續完善規劃方案,加快臺州商會等單體項目落戶,推進中小企業總部基地建設。
密云園和門頭溝園同日授牌
5月13日,中關村密云園和門頭溝園分別獲得授牌。北京市副市長茍仲文到密云縣和門頭溝區調研,并代表市政府向兩個中關村園區授牌。
根據國務院的批復方案,密云經濟開發區和密云生態商務區納入了中關村密云園的范圍,總面積10.01平方公里。2012年,密云經濟開發區完成工業收入201.88億元,占全縣工業收入的6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174.1億元,同比增長30.8%。密云生態商務區2012年完成稅收1億元,納稅形成縣級財政收入3868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1倍和2.2倍。
密云經濟開發區、生態商務區列入中關村“一區十六園”后,將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在重大項目安排、政策先行先試、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享有示范區所有政策支持。同時,還將在對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和承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支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輻射、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等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密云縣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中關村密云園的建設為契機,加快經濟轉型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具體來說,整合提升密云經濟開發區一二三期,以“總部企業+標桿工廠”為總體發展目標,重點發展綠色食品、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產業;繼續做大做強密云經濟開發區四期,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基地”發展思路,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和新型建材工業,著力打造現代制造業產業基地、北京數字信息基地;加快建設生態商務區,吸引高端商務和休閑消費。與此同時,密云將結合現有主導產業,建設數字信息、科技成果轉化、新能源汽車和生態商務總部基地等四大特色產業基地。
該負責人表示,到“十二五”期末,密云縣經濟開發區力爭實現“531”發展目標,即就業實現5萬人,稅收實現30億元,財政收入實現10億元;生態商務區力爭實現“662”發展目標,即就業實現6000人,稅收實現6億元,財政收入實現2億元。
中關村門頭溝園的前身是原石龍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1.5平方公里,納入到中關村園區后,規劃面積擴至2平方公里。截至目前,開發區征地建廠企業60家,注冊掛靠企業1.2萬余家,累計上繳稅收134.5億元,完成財政收入41億元。今年1-4月,開發區完成總收入106.4億元,同比增長15.6%,完成工業總產值47.41億元,同比增長9.1%,完成區級財政收入4.68億元,同比增長7.2%,對全區財政收入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
門頭溝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近年來地區煤礦開采業全面退出后,門頭溝將依托石龍開發區轉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具體來說,一是大力推進開發區總部經濟發展。全面退出占地多、能耗高的大工業,加快建設總部經濟孵化基地。目前,東方博特、立思辰等8個總部大廈開工建設,新華水利水電、中鐵資源等大型企業入駐園區。二是大力發展金融環保產業。結合區位優勢和環境優勢,引進一批新型金融環保能源項目。目前開發區正與華能集團合作建設低碳產業園,與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合作建設節能環保產業園;與相關政府機構合作建設上市公司產業園,將引進40余家上市公司和金融產業項目。
“我們將抓住此次中關村門頭溝園授牌的重大契機,從規劃、產業、項目、融資、財務等方面加快與中關村的對接,全面推進開發區轉型發展,推進總部經濟發展和上市公司聚集,將中關村門頭溝園打造成為集金融、環保、高新技術等于一體的新型園區?!痹撠撠熑苏f。
各分園優勢互補分工協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同意調整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空間規模和布局批復》的實施意見要求,北京市將加強產業規劃布局調控,發揮各區縣區位資源優勢,加強中關村各分園之間的優勢互補與分工協作,進一步統籌優化中關村示范區產業布局。
以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現代服務業為目標,各區縣將從功能定位、發展優勢和需求入手,加強頂層規劃和市級統籌,謀劃新建、升級一批特色產業基地,帶動區縣經濟社會發展轉型提升,推動中關村示范區和行政區統籌協調發展。
下一步,全市將加強重大項目布局引導。積極承接并統籌布局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建設,吸引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項目入駐。市區兩級政府將加大政策引導和協同推進力度,進一步完善全市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項目資金統籌機制,各區縣將按照中關村示范區優化產業布局指導意見安排產業項目,對符合中關村示范區產業布局要求的項目優先安排,加大資金支持力度。
同時,各分園將進一步明確產業功能定位,制定產業布局指導目錄,建立以技術創新性強、產出效益明顯、產業聚集度高、生態效益好為主要目標的項目準入標準和退出機制。并加強市區聯動的項目落地協調服務,各分園新占用土地資源的項目,在中關村創新平臺聯合審核,對于審核通過的項目,將納入綠色通道,由中關村創新平臺協調市區相關部門加快辦理手續。
下一步,中關村示范區還將加強政策覆蓋落地和優化創新資源布局,建立健全各分園政策服務體系和創新資源整合服務平臺,加強中關村示范區政策在各分園的覆蓋落地,統籌優化技術、人才、資本等創新資源在各分園的布局。
近日,中關村推進"1+6"系列先行先試政策宣講團,已經陸續到新掛牌的各園區進行政策宣講解讀活動。加強對分園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人才的政策服務,加快先行先試政策的推廣應用,指導更多的企業和創新主體用好用足政策,發揮政策最大效應。
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凡是在中關村示范區政策范圍內注冊的企業,都可以享受中關村示范區的各項優惠政策。對于新納入中關村示范區范圍的新園區,目前已經安排統籌資金,優惠政策還需一定時間才能落地。
記者了解到,各分園將在中關村指導下,引進各類專業化服務機構,形成符合分園特色產業需求和資源稟賦條件的中關村示范區創新服務工作網絡。中關村還將在分園布局建設一批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創新創業人才聯合培養示范基地和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引導技術、人才、資本等核心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在中關村示范區規劃范圍內科學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