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玉米新品種“偉科702”通過三大主產區審定
前不久,農業部頒布2012年品種審定公告,河南省玉米新品種“偉科702”同時通過黃淮海、東華北和西北三大玉米主產區審定,成為10多年來國內審定面積最大的玉米品種。
“偉科702”是在國內著名遺傳育種專家、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陳偉程帶領下,由鄭州偉科作物育種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金苑種業有限公司(聯系電話:0371-67896809)的年輕育種團隊,歷經多年培育而成的新一代玉米雜交種,具有綜合抗性好、抗倒伏、產量高的特點,其適應性極為廣泛,適宜種植的面積近0.2億公頃,占國內玉米種植總面積的50%以上。
(河南 王丹丹)
油菜新品系YN171含油量再創世界紀錄
記者從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2012年度工作會議上獲悉: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聯系電話:027-86811837)王漢中團隊選育的油菜新品系含油量再次刷新世界最高紀錄。
王漢中團隊選育的油菜新品系YN171含油量達到64.8%,比一般油菜品種含油量(41%左右)提高了55%以上,創造了油菜含油量世界最高紀錄。同時,該團隊育成的高產油量雜交組合中11—zy293在2011—2012年度國家區試中含油量達49.57%,667平方米(1畝)產油量達95.63公斤,產油量增幅居參試品種之最。
(湖北 陶文麗)
天津“津新鯉”獲評中國水產養殖新品種
農業部最近公布了經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6個水產養殖新品種,天津換新水產良種場(聯系電話:022-69591668,69572771 郵編:301500)歷經17年培育成的“津新鯉”榜上有名。
“津新鯉”以建鯉為親本來源,經過17年連續6代群體選育而得的新品種。津新鯉具有抗旱能力強、繁殖能力高、生長速度快、起捕率高等優點,適宜在我國各地,特別是“三北”低溫地區池塘養殖。目前,苗種生產銷售量每年可達10萬億尾,在全國21個省、市、自治區推廣,推廣面積達到了6.27萬公頃。
(天津 黎川)
江蘇泗陽沙塘鱧實現規模人工繁育
最近,江蘇省泗陽縣引進的高層次創業人才曲憲成博士在該縣大規模人工繁育沙塘鱧喜獲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
沙塘鱧在清澈的淡水水體中生活,是石礫性產卵的魚類。由于天然水域環境惡化,產卵環境屢遭破壞,目前天然水域沙塘鱧資源日趨枯竭,其捕撈產量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價格水漲船高,市場價格在每公斤200元左右,可稱得上是水中“活黃金”。 沙塘鱧因其肉質細嫩、鮮美,無肌間剌、無魚腥味,深受江、浙、皖、滬等地消費者青睞。上海世博會期間,招待世界各國元首和貴賓,菜譜中第一道炒菜就是“薺菜炒塘鱧魚片”,以致被譽為“世博第一菜”。
近年來,泗陽縣立足濱臨洪澤湖優勢,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業,曲憲成博士與他的研究生團隊先后解決了親魚培育、魚巢的設計、人工促產技術、魚卵孵化設施、水霉病防治技術等關鍵問題,成功實現沙塘鱧規?;斯し庇=衲暝阢絷栍?00萬尾,將為周邊地區水產養殖戶提供高效養殖新模式。
(江蘇 陳紅)
浙江蕭山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中華鱉良種繁育基地
近日,杭州金達龔老漢特種水產有限公司(聯系電話:0571-82123555)承擔實施的“中華鱉良種選育及推廣”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這也是杭州市水產行業取得的首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項。
據悉,杭州金達龔老漢特種水產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通過農業部國家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專家組驗收的中華鱉(日本品系)國家級良種場。經過近十來年的不懈努力,該公司成功選育出了新一代“龔老漢”牌中華鱉良種,確定了人工培育親鱉的選擇強度標準,建立了中華鱉良種選育技術流程,制定了《龔老漢中華鱉苗種繁殖、培育及成鱉養殖技術規程》等地方標準,創新發展了二段法養殖、鱉魚蝦混養、與農作物輪作等中華鱉健康生態養殖模式。
(浙江 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