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所古色古香的校園,這是一所有著特殊風度的校園。走進校園,你一眼就會發現近百平方米的主體墻上繪寫著“君當如梅意志堅忍”、“君當如蘭舉止優雅”、“君當如竹自強不息”、“君當如菊淡泊謙遜”等詞句,優美、寧靜和雅致的文化氛圍與學校優美的校園環境交融在一起,讓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這里是同學們幸福的家園、智慧的學園和成長的樂園。
這所小學,就是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第九小學,建于1968年,迄今已有45周年的歷史。“辦一所人民永遠信得過的學校”是和平里九小的辦學宗旨,學校在占地面積只有2500平方米的有限環境里,辦出了擁有34個教學班,千人以上規模的“大”教育。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干部教師隊伍帶動著學校發展,教育教學走在市、區乃至全國之首列,贏得了社會和家長們的信賴和支持。
養菊蘭風度,法梅竹風骨
學校植根于北京特有的文化沃土,從外顯的校園環境到內涵的學校文化精神,著力創建以“梅蘭竹菊”為核心的校園文化,顯示其獨有特色。
單寧校長以超前的教育理念提出了“養菊蘭風度,法梅竹風骨”的校訓,并以此為契機,提出了“堅持‘梅蘭竹菊文化育人新理念,以文化育人為理念,以文化建設為重點,以教育團隊的打造為核心,構建起學校工作”的四條主線,即“學梅蘭竹菊品質,塑黨員干部形象”,“學梅蘭竹菊品質,塑人民教師形象”,“學梅蘭竹菊品質,塑優秀少年形象”,“學梅蘭竹菊品質,塑良好家長形象”。
學校的教育工作緊緊圍繞校園文化建設,以“梅蘭竹菊”為依托,創造性地提出包括好心態、好習慣、好性格在內的“和九小新三好”教育,并倡導、落實“和平里九小學生每天十個道德好習慣”。根據不同年級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開展系列活動,創設多元環境,打造優秀少年形象。
以學風育人,以人文養人
學校的教學工作常年堅持以質量求生存,實施課堂教學改革,關心學生全面發展,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2011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狀元齊肇楠同學就是和平里第九小學的畢業生。學校將“以學風育人,以人文養人,為學生發展奠基”作為辦學理念,堅持“用心做教育,合力謀發展”。學校不僅有過硬的教學質量,而且在管樂團、合唱團、輪滑隊、排球隊、舞蹈團、美術組、科技組等方面,在區、市乃至全國都具有很強實力,取得了優異成績。
和平里第九小學始終以大教育為己任,多年來無私支援汶川受災地區的學校,大力改善密云、懷柔、延慶等遠郊區縣辦學條件,共同攜手云南、西藏等多所兄弟學校創新教育內涵,努力構建與日本、英國等學校全方位互動雙贏的關系,以高尚的教育品格走出了市區,走出了國門,贏得了國外教育同行的尊敬。
學校曾多次獲得全國、市級獎勵,如:“全國百家基礎教育特色名校”、“全國校園文化特色獎”、“全國最具幸福感學校”,單寧校長也被評選為“全國百名卓越校長”。
幾十年來,和平里九小以嚴謹自律的校風、師風高尚的德行、大愛摯誠的真情一脈相承,造就了九小的高質量、學生的高素質、社會的高評價,不斷實踐著辦一所“人民永遠信得過的學校”的辦學宗旨,持續閃耀著九小人身上的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