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機械深耕技術
1.選地選茬。應選用保肥保水、排水良好的小麥茬、馬鈴薯茬、大豆茬的地塊種植玉米,因為這些作物田間管理精細,雜草少,能為玉米生產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2.機械深耕。為促進玉米根系生長發育,在小麥、馬鈴薯或大豆收獲后,應適時使用1LD—530型懸掛五鏵犁配帶1PHD—10型平地合墑器或1SQ—350型全方位深松機對地塊進行深翻或深耕。其目的是打破犁底層,翻埋作物殘骸,加深耕層,蓄水防旱,滲水防澇,提高地溫,防除病蟲草害。
二、機械整地技術
機械整地包括耙地、平地、起壟和鎮壓作業。
1.機械耙地。為了使玉米有良好的種床,通常使用1BQX—3.1型懸掛輕耙帶耢子或1GQN—210型旋耕機對深耕地塊進行復式作業。
2.機械起壟。為了使玉米有足夠的墑情,耙地后應及時使用1LL—3型壟作三鏵犁起壟,春起壟在頂漿期內進行。
3.機械鎮壓。為了防止土壤失墑,同時使種子與濕土緊密接觸,保證苗全、苗齊,播后應使用3YGV—3.6型鎮壓器及時鎮壓。鎮壓時機應根據土壤的墑情和性質確定。
三、機械精量播種技術
1.種子要求。應選用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優良種子,要求經過篩選后純度在96%以上,凈度在95%以上,發芽率在90%以上。
2.種子處理。為防治病蟲鼠害、培育壯苗,種子可在播前3~5天用20%克福玉米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用量:藥與種之比為1∶60。
3.適時播種。我國東北地區一般在5月1日~10日,當地土壤5厘米深處的地溫穩定在7~8℃時即可掌握墑情適時播種。
4.合理密植。栽培密度應根據品種特征特性、土壤的墑情和肥力等條件確定。合理的保苗密度在每667平方米3000~3700株,每667平方米播種量30~38公斤。
5.機械精播。用2BJ—2型精密播種機在成壟地塊等距精量點播或穴播,播種深度應根據墑情、土質確定,一般播深4~5厘米。要求播深一致,覆土均勻嚴密,隨播隨壓。
四、機械施肥技術
1.深施種肥。為了滿足玉米根系對肥位的要求,通常使用GTX—2(3)小型通用耕作機把化肥深施到種子側下方5~7厘米處,每667平方米施肥量在17~20公斤,氮、磷、鉀肥之比為1∶1∶0.7。
2.中耕追肥。為了保證玉米在茂盛期對肥料的需要,在拔節前4~6片葉時進行中耕追肥,每667平方米尿素施用量為10公斤,追施深度和距植株均以8~12厘米為宜,一次完成開溝、施肥、培土、鎮壓等工序。
3.噴施葉面肥。為了延長功能葉片生育,加速灌漿,促進早熟,應在玉米拔節至吐絲期葉面噴施2~3次2%的尿素溶液加上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每次間隔7~10天。
五、機械田間管理技術
1.噴藥除草。一般玉米田在出苗前3~5天用3W—8型噴霧機進行土壤處理,除草劑可每667平方米用2,4—D丁脂67~100克;也可在玉米苗后4~6葉期噴藥除草。
2.機械中耕。為了增溫、放寒、保墑、防澇、除草、防倒,促進作物早熟,出苗后應及時進行深松、鏟趟、培土作業。
六、機械收獲作業
機械聯合收獲應在完熟期進行。通常使用4YZ—4型自走式玉米收獲機,該機在玉米田中一次可完成收割、摘穗、切碎莖葉及拋撒還田等工序。機械收獲玉米效率高,可縮短收獲時間,便于及時清理田地和耕翻作業。
(黑龍江省富錦市城東街道辦事處 鄭慶偉 郵編:15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