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司法解釋”),針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所涉及的術語界定、定罪量刑標準、單位犯罪等問題,進一步明確了相關刑事案件的法律適用標準。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負責人介紹,根據刑法規定,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經政府有關部門責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司法解釋第三條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規定的“數額較大”:拒不支付一名勞動者三個月以上的勞動報酬且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且數額累計在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的。
司法解釋對“造成嚴重后果”的情形明確規定,拒不支付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符合本司法解釋第三條的規定,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規定的“造成嚴重后果”:造成勞動者或者其被贍養人、被扶養人、被撫養人的基本生活受到嚴重影響、重大疾病無法及時醫治或者失學的;對要求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使用暴力或者進行暴力威脅的;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
該負責人介紹,為了便于司法實踐操作,司法解釋對“數額較大”、“造成嚴重后果”的具體情形作了規定。考慮到各地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司法解釋特別設置了幅度標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規定的數額幅度內,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北京 潘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