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歸隱竹海-裸心|谷 浙江 湖州 莫干山
抵達裸心|谷正是我喜歡的午后。
車從裸心大道駛入,碎石磚與青草鋪展出地面豐富的層次感,兩旁泥土色的石頭房子,帶有一點淳樸的氣息,令人忍不住想要親近。
莫干山的清新空氣輕輕沒入胸懷,我從車上下來,沿路旁的綠樹行走,繞到一處石階小溪處,坐在樹邊休息,看樹葉的倒影在水中晃動,光影落在近處,拼湊出一幅屬于自然的午后休憩圖。
裸心|谷的竹林,濃密的像一匹青色綢布,讓人不由想起《臥虎藏龍》里竹林打斗的場景。朝前走,就抵達了一處茅草頂的圍屋。延展到室外的木質地板上擺置了桔黃色沙發(fā),供人休息,旁邊是竹林圍繞的游泳池。就這樣,設計師略顯隨意的設計,將裸心小館和露天劇場營造出了難得的寧靜。
樹林附近就是酒店的夯土小屋,房間格局開闊,圓形屋頂,四周引入通透的自然光,讓客人可以更多的觀賞到房間周圍的景色。酒店的擺設也用心營造出優(yōu)雅的氛圍,陌生的是麻布質長椅、原木茶幾、奶白色按摩浴缸,是落地窗透出樹葉的清晰紋理,是吹著自然風的復古款銅質電扇,以及久違的窗簾曳地和簡單舒適的雙人床。
而山頂的夯土小屋,選址更是精巧,站在山頂恍若置身林中仙境。旁邊是翠綠的茶園,我雖不識茶樹但不能不被眼前盛大的不見盡頭的茶園打動。落地窗外的陽臺,備有燒烤爐架,按摩浴缸,將酒店的貼心自然地流露出來。在陽臺上遠眺,重巒疊翠的遠山綿延不絕,郁郁蔥蔥的蒼翠林木在眼前形成一片碧海青濤。
對于小客人,裸心|谷的馬場和小芽樂園是個不錯的選擇。曾經入住過的五星酒店,也會有專門為兒童設計的游樂中心,但裸心|谷的設計更顯貼心。馬場有專門為小朋友設置的“梳理馬毛”、“靠近小馬”等活動,讓小朋友在自然中親近動物。玩具自然是小芽樂園的突出元素,大廳一側,室內木質的雙層閣樓,底層靠近墻壁是一個書柜和活動區(qū)域,上層的欄桿設計成五彩斑斕的算盤,極具童趣。
極致鄉(xiāng)村體驗-蘆茨土屋 浙江 杭州 桐廬
杭州,從來都帶著江南的韻致。游人在西湖的煙雨里匆忙走過,而我乘車出城,慢慢靠近翠竹夾道的桐廬蘆茨土屋。土屋坐落在富春江邊,依山而建。干凈自然的原木房子,土屋的每一處都保持了自然原有的風格。蘆茨是唐代詩人方干的故里,與東漢古跡嚴子陵隔著蜿蜒曲折的富春江水,遙遙相對,從酒店出來不過半小時就能游覽附近的白云源、蘆茨灣、江南龍門灣等景色,行走在外的意趣,越發(fā)自在起來。
這里給人一種江南式的舒適,從游人如織的斷橋與蘇堤剝離出來,是接近富春江水的清透,是自然包裹的和諧。
放下行李,站在落地窗前看院子里的清水池。初秋的涼意落在水面的綠色植物上,濃綠消退,剩下泛著微黃的葉子,單薄而清秀,卻不顯得頹敗。進入房間,這綠色也沒消失。矮柜和臺燈旁邊都擺放著綠色小盆景。中間是臥室,左側是透明玻璃隔開的盥洗室,右側是軟塌和落地窗。玻璃體引入自然光,白天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雖然叫土屋,但蘆茨土屋的配套與設計里藏著建造者細膩的心思。房間都是考慮現代起居的提案而設計,延續(xù)自然舒適的調性,室內的裝飾都是主人與他的朋友從世界各地搜羅而來,水晶臺燈、碎花沙發(fā)、復古壁畫,不論哪一處都帶著一種溫和的善意。浴室的毛石墻體、地板以及洗漱臺也充分營造出溫和的氣息。
我住的房間名字是花樣年華,窗邊擱置了軟榻,隨手捧本書就可以側躺在窗邊消遣一個下午的時光。房間還僻出一處露臺,擺了兩張?zhí)梢危@個露臺將陽光與空氣拉近眼前,明晃晃的,仿佛讓人枕著晴空入睡。酒店并不僅是一張床,一餐飯,一處停留幾晚的地方,它更多的時候存留著旅行的記憶,用一個真實存在的地方,讓旅者去懷念曾經去過哪里、做過什么。
清早出門,慢慢地散一段步,與陌生人擦肩而過,安然自在又無人打擾,嘈雜似乎都隱匿了起來,只余下一份原始的寂靜。
土屋由老黃和他的家人歷經五年一起建造而成,妻子Sera與母親現在也在這里幫忙,服裝設計出身的Sera對裝飾的選擇和搭配也出謀劃策,現在呈現在客人面前溫暖又舒適的幾間客房,她功不可沒。黃媽媽的廚藝在土屋備受推崇,都是些常見的農家菜,但做得溫馨健康,讓人垂涎三尺。我對土屋的好感也因此激增。
在江南的風景里尋一處讓人流連忘返的住所,讓我第一個想起的就是這里。
老別墅鉆石樓-那宅酒店 廣東 廈門 鼓浪嶼
安海路38號,門前是淺灰色的石階,旁邊擺著一排紅色的花,沉默而高貴,那宅就這樣進入眼簾。植物是那宅庭院里最長久的住客,鳳凰花、薄荷、老桑樹,這些花草樹木年復一年陪伴著這幢白色建筑,默默傳遞著忠誠與溫暖。
鼓浪嶼上的許多酒店都由老別墅改造而成,但那宅是不同的。當然,它的歷史不在于顯赫和厚重,而是一種建筑天然散發(fā)的氣質。那宅立面所采用的鉆石切面設計,面目簡潔,這種構造跟周邊多數南洋或歐陸建筑風格迥異,也因此有“鉆石樓”之稱。
紅磚庭院,一汪清池,那宅曾經是20世紀初緬甸米業(yè)大亨、僑商曾上苑(廈門早期三大旅行社之一的大千旅行社的創(chuàng)辦人)的舊居。我站在庭院里,望著那宅,對曾先生最初建造鉆石樓的原由已無法得知,但建筑凝固的美,依然訴說著百年前它的主人如何獨具意趣,讓人設計出這樣非凡的作品。
紅磚是鼓浪嶼建筑的基調,那宅的白色總是讓人不由自主地注視。酒店的負責人介紹,他們在改造酒店之前,那宅并不是現在的模樣,而是像蒙了一層灰塵一樣。許多年前,那宅為了躲避轟炸,不得已將墻面涂滿石灰,直到那宅被現在的創(chuàng)辦者發(fā)現,他們經過對景觀的修復和改造,重新將鉆石樓展示在世人面前。
改造后,酒店的8個房間在空間格局上各不相同,設計倒也隨形就勢最大可能地分配各個部分的功能。
那宅的設計色調,基本沿著黑白灰進行,將低調與奢華透入肌理。奧地利藝術燈飾、日本室內壁紙、意大利水晶櫥柜,以及比利時仿真實木手抓紋木地板,設計師精心挑選的材料,讓我體會出品質。那宅的精致與優(yōu)雅一點兒也不張揚,一進大堂或吧臺便能感受到,不論是古典感十足的金屬鳥籠還是整面光滑的鏡子墻,都帶著平和的生活氣息。
鉆石樓本身的多切面設計也更容易利用起來,增加窗戶引入自然光,將室外的鼓浪嶼風景變成室內風景,而番婆樓、日光巖、三一堂等,這些鼓浪嶼的標志性建筑都成為了此刻鉆石樓的專屬風景。
老別墅鳳凰磐涅一樣的新生,還帶來了一種新的生活觀。庭院的祥和與愉悅是獨屬那宅的生活方式,海風、日光、花香,圍繞著這里的每時每刻,與心有關,與享受有關。
太湖尋詩意-開元度假村 江蘇 常州 嬉戲谷
三萬六千頃的太湖,湖光瀲滟,匯于一灣,便是太湖灣。幽靜與詩意的湖邊,總是容易讓人心馳神往,而常州嬉戲谷開元度假村恰好在這里。
我不會寫詩,好在讀過許多,不然站在這樣霧繞空靈的景色里都怪無措的。酒店湖灣,夏天時開滿荷花,曲曲折折的荷塘,荷花亭亭玉立。或早起看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或晚睡在月色里玩賞靜靜的荷塘,親近又熟悉,這種親密的感覺,很自然地延伸到旅行居住時的心情中,我想這也是酒店因勢而行的初衷吧。
酒店的房間設計帶著濃郁的中國風,復古的布藝沙發(fā),水墨玻璃制作的壁畫,淺褐色的書桌臺,以及木質床后不能移動的白色承重柱,都將設計的體貼帶入其中,如此受用。房間風景以面湖一側尤佳,可以看到煙波浩渺的太湖風光。在這里,碧空寥廓,不染世俗之氣,山水空靈,不著喧囂痕跡,安然入睡,如斯美好。
映襯著這樣的美景,開元酒店也一直提倡“低碳生活,快樂騎行”。客人可以在大堂租賃單車,然后攜一幅騎行地圖、一瓶水、一支筆、一個便簽,便可騎行太湖,隨心自在。如此,慢行在太湖,感受身體的躍動。
騎行累了,吃飯的事情不能耽擱。關于美食,太湖三白,遠近聞名。酒店行政總廚對此也常津津樂道:“‘春后銀魚霜下鱸,銀魚自古以來就被列為貢品”,“白魚,一般要一斤二兩,不大不小,小的上不了臺面,大的肉質柴,嫩度不夠”,“用白蝦做的‘醉蝦放桌上,蝦還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異常,鮮美無比”。
在吃上,酒店做足了功夫。來自湖北神農架的神秘葛仙米,可安神補血益氣的白芷中藥浸牛腩,還有神奇的黑蒜,更是精選優(yōu)質生蒜經過生物工程技術在高溫、高濕的環(huán)境下發(fā)酵60-90天后制作而成。關于黑蒜非常神奇,它發(fā)酵之后,顏色從白變黑,質地從脆變綿,味道從辣變甜,刺鼻的氣味也隨之消失殆盡。
酒店的中餐廳也是別致優(yōu)雅,布局側重湖景,將山水的景致自然地納入空間,借景傳情,筆墨溫婉。室內的設計著重精巧,璀璨明麗的吊燈,簡易和諧的雅瓷,在視覺上也盡量貼近湖光山色,弱化擺設本身的工業(yè)氣質,由此,細節(jié)里彰顯出酒店溫馨的品質。
在湖景餐廳內倚欄憑眺,也可以望見窗外碧空寥廓、萬頃琉璃,將遠處的美景盡收眼底。展曦初指時,流光照碧。到了黃昏,層層疊疊的青巒秀峰與湖水的碧綠、陽光的紅暈相輝映。
在常州開元,晨起慢跑,日暮散步,在這里收拾起紛繁復雜的心情,只留取片刻的寧靜,時光緩慢,呼吸問,感受太湖的靈動氣息,慢享這詩情畫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