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快樂嗎?你快樂嗎?如果你不快樂,孩子會快樂嗎?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只要我板著臉,女兒就會跟我說:“笑一個,媽媽。”我勉強笑了一個,她不干:“這個是裝的,我要你真真正正地笑一個。”我再笑,如果還不過關,她就會伸出手來,把我的眉毛和嘴角調適到合適的位置,“這樣笑還差不多”。
對于“女兒對我是否高興”的“過度”追求,我剛開始很不適應,經過她數次“調教”之后,每當我遇到事兒,有那么一點兒不高興的時候,眉頭剛想皺,馬上就會想到,可千萬別讓女兒看到,她看到之后,馬上也會板著臉過來“批評”我。剛開始,是女兒在身邊,才會格外注意這個問題,后來,只要不快樂,馬上想到這是女兒不喜歡的,就按她要求的——笑一個。
偶爾,我也會和女兒據理力爭“我有不快樂的自由”。可是我爭不過她,因為她會說:“媽媽不快樂,寶寶也不快樂!”
好吧,在這個理由之下,做媽媽的沒有任何理由不快樂。
你不快樂,孩子是最直接的受害者。即便是剛出生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媽媽的情緒,并且,媽媽的情緒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別以為他還小,他不懂,事實上,他能感覺到媽媽身上散發出來的每一絲氣息和情緒。
沒有誰希望自己不快樂,可是,快樂不快樂真的可以自己控制的嗎?萬一產后抑郁呢?
初為人母的欣喜,總伴隨著勞累、不知所措和對寶寶的過度緊張,再加上生育導致的激素水平的改變,媽媽想要快樂,真的很難。且不說產后抑郁那么嚴重,隨著孩子的到來,媽媽的煩惱也隨之而來,而且是那么具體——光“喂夜奶”這件事就可以把一個新媽搞得筋疲力盡,笑不出來。
怎么辦呢?這可真難辦。
懷孕本被稱為“有喜”,是個喜事。在這個喜事來臨之前,或之時,最重要的是準備,物質和經濟上的準備固然重要,但是心理上的準備,更為重要。對于一位媽媽而言,懷孕生子不是必然的喜事,但是,你必須快樂。
同時,一個媽媽快不快樂,跟爸爸和家人有著極大的關系。如果大家都能意識到不快樂的媽媽是養不出一個快樂的孩子時,“如何讓孩子媽變得快樂”——這不僅應該成為爸爸所應思考的問題,還應該成為家庭會議的主要議題。而當一個媽媽極度不快樂時,很可能就成為了社會問題。
雖然說,媽媽的快樂是一件很個人的事,也是一件身不由己的事。但是,它需要一個家庭來乃至整個社會來共同完成。
寶寶面對媽媽的情緒,他的反應也是直接的:你快樂,所以我快樂。愛寶寶,媽媽要做的就是:我快樂,所以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