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陪老媽逛菜場,頻見“標準化”字樣。百思不得其解。進去走一遭,幡然醒悟。一樣的格子攤檔,一樣的白瓷磚臺子,一樣的昏黃燈光,一樣的藍大褂,一樣的作息時間。
趕早市的心情,青菜上的露珠,黃瓜上的小刺兒,果子上的霧氣,價格牌上的俏皮話兒,連同與小販的寒暄,統(tǒng)統(tǒng)消失。逛菜場的樂趣消減了大半。
這與從超市貨架上拿凈菜已無二致。
于是發(fā)動大家,尋找還存在的老菜場。結果倒不出乎意料,找到的6家,均分布在生活氣息飽滿的老城區(qū)。
長長一條武珞路,無一收獲。早先盛名在外的水果湖菜場被擠進一個小角落,面積所囿,種類貧乏,菜價卻再上一個新臺階,尋常百姓難再光臨。
在尋找前,我們向蔡瀾先生微博提問?!澳闹械暮貌藞鍪裁茨??”
他以書中句子作答?!霸跊]有情趣的美國加拿大,菜市已消失,但是懂得生活享受的西班牙,菜市比超市更受歡迎。素質(zhì)的提高,改變的是小販們穿起白袍,打了領帶。美女賣魚蝦,也不乏其人。生意各做各的,沒有誰是誰非。”
不滿足,又問熱愛過小日子,熱愛飯桌的鹿包小姐。
“一個好的菜市場,你在逛的時候,腳步會不由慢下來。慢是她對你的召喚,因為她需要你慢下來的時間叫你去發(fā)現(xiàn)好東西,尤其是意外的好東西。所以除了慢,可能她還需要一點隨機性,比如不是每次來都能遇到同樣的菜同樣的人,太過整齊劃一,那是資本主義時代的mall式怪物?!?/p>
也許我們可以把這二人的答案概括成“有態(tài)度”三個字。它身段卑微,卻堅持著來源的純正;它面目可親,菜葉上嗅得到泥土的芬芳;它積年累月的陪著你,過好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