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打開搜索引擎輸入關鍵字,撲面而來的招聘信息充斥眼前,似乎人才與企業之間信息永遠不對等。無論是“智聯招聘”或是“前程無憂”,甚至包括各大電視臺的職場節目,都不曾有人質疑過平臺能給予的方便。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老生常談,求職是門學問。
去年6月,在武漢光谷軟件園的Demo咖啡館舉辦了一場奇特的招聘會,只招IT技術人才,企業按招聘效果付費,求職成功還能收獲懸賞獎金。當大家抱著是否是噱頭的疑問觀望時,這樣的求職招聘的形式連續辦了6期,如今已有200余人收獲滿意的工作,源源不斷的企業涌入報名,不惜排位補缺。而這種招聘形式的創辦者,便是500金懸賞招聘網的柯小芳。
戲劇化“邂逅”,副業變主業
柯小芳最早從事銷售工作,踏入社會的五年間,磨練出一副好口才。憑借出色的溝通與交際能力,1998年5月她成為三九集團的區域藥品銷售員,2001年輾轉到荷蘭某公司駐武漢辦事處做起了老本行。
那時的她手握著月薪數萬元的好工作,再加之穩定的人脈關系,生活的節奏相對慢了下來。閑暇之余她盯上了易趣網,2002年懂得網上購物的人都寥寥無幾,偏偏剛入門的柯小芳突發奇想:我能在網上賣點什么?這個夏天,她從漢正街購進一批天堂牌太陽傘掛到了網上,出乎意料不過三個月,兩三百把傘銷售一空。
第一次面對如此高效能的網絡,柯小芳震驚之余動起了心思:如果把它運用到我最熟悉的醫藥行業,豈不是很快能做大市場。
可偏偏事與愿違,很多單位連上網是什么都兩眼摸黑,更別談電子交易。柯小芳的倔勁兒這時候冒了出來,“認準了電子商務化是趨勢,那就先成立一家針對湖北地區醫藥、醫療市場的網站吧。”
2004年,完全不懂網絡構建的她請來了專業公司幫自己做起網站,在成立了武漢康訊科技有限公司,招了兩名技術人員后,“湖北醫藥網”正式上線運營。
這不過是柯小芳向網絡電商邁出的第一步。
連虧三年,也要堅持到底
最早的公司被安置在漢口某酒店的房間里,幾臺電腦和不到10名員工的小陣容,讓身邊的朋友都很難理解,柯小芳與丈夫一道放棄“金飯碗”去創業,真令人惋惜。
也就在她鉚足了勁頭想要大干一場時,上天也碰巧送來了份“禮物”——公司落成的那天,柯小芳發現自己懷孕了。是回家做家庭主婦,還是帶著孩子上陣,她選擇了后者,“孩子與事業共成長,想到這里便有了動力”。運營初期,柯小芳即便挺著大肚子,也不會落下一次與企業洽談的機會。
然而信息化服務是需要積累人氣和資訊的,起初為企業提供免費的網絡發布平臺,所有的費用都由公司承擔。隨后的三年,她一邊撿起銷售工作,一邊還在堅持做線上線下的活動,作為傳統行業的醫藥,圈內對電商的認可與接受度效率太低,柯小芳虧了。
“純虧三年卻也做了很多事,分析過各種原因,唯獨沒質疑過自己的決策和判斷。”在她的眼里,所有的積累都只等爆發的那天。三年間為了給員工開工資,柯小芳動用過家中老宅的拆遷款,其他的維系靠網站的VIP會員固定投入的廣告費。
從“湖北醫藥網”到創建全國32個地區的醫藥網站,再整合資源誕生“聯眾醫藥網”,熬過寒冬的康訊科技厚積薄發,當年的盈利就突破百萬元大關。
2007年,基于也曾在網站上投放過醫藥人才招聘訊息,反響又相當不錯,柯小芳開始動腦筋,何不獨立制作招聘網站?
開辟分支,為IT界服務
隨著公司的發展,柯小芳在互聯網行業建立了廣泛的人脈。在與同行交流時,大家普遍感到企業招人很困難。2008年的一次聚會上,朋友抱怨在某大型招聘網上連掛三個月訊息求客服人員,花了1300元廣告費也一無所獲。相似的問題背后她細心留意到這可能是“新路子”,就做“按效果付費”的招聘模式,企業招到滿意的人再向我們支付懸賞金,而這部分付費要撥出60%獎勵應聘成功的人,鼓勵的同時也能降低人才流失率。
可對口哪一類型呢?在Demo咖啡的股東會上,大伙兒一致呼吁:“柯姐,咱們都是干這行的,你就做IT吧。”只為高科技企業提供IT技術人才,也是兼顧對互聯網行業的熟悉。
從2007年到2012年,前后投入不到20萬元,500金懸賞招聘網總算開發上線了,圈內人戲稱“千呼萬喚始出來”,柯小芳倒也并不著急。2012年6月,第一期IT人才大型現場招聘會在Demo咖啡舉行,22家企業180余應聘者擠在200平米的空間里,現場氣氛異常火爆。見慣了拿著簡歷,排著長長隊伍的求職現象,你能想象應聘成功分賞金的誘惑嗎?連辦了6期不同的大型IT技術招聘會,促成了200余人應聘成功,柯小芳將獵頭網站從線上做到了線下。如今,每個月500金懸賞招聘網都會舉辦各類招聘會,消息往往一放出去,報名的電話打到爆,“下個月初的報名企業已經超過60家,但場地只能容納35家了。”寧可排隊等位也要擠進招聘會,除了網站的訊息,企業更看重她的服務意識。
去年成立的500金懸賞招聘網,被業內稱為與其他同類網站相比最具服務意識NO.1,“我不過是把訊息鋪陳開,懸賞機制早在各大企業或獵頭公司的內部就存在,只是沒有公開化。”柯小芳的客服團隊曾創下過在40天內打出3萬多個電話的記錄,那次的活動不到兩個月便邀請到3000多人參加,優質的服務也讓500金在半年多時間里,官方微博吸引了27萬多粉絲,把2萬位技術人才積累在庫,人數以每月3千人的速度遞增,合作的企業也已超過300家。
穩中求勝,不冒險的未來
在不久前的招聘會上,某企業招到了相當滿意的技術員后問柯小芳,你們怎么收費呢?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從500金懸賞招聘網創辦起,還從未收過一分錢。
每場招聘會的人力投入是近1萬元,算上開發經費并不是個小數目,柯小芳不著急,“現在只做一件事,得到企業和應聘者的認可,積攢口碑。”熬過創業初期的連虧三年,她的心態很平穩,“用其他的業務收益先為招聘網站暫時買單,堅持下去成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年初,柯小芳和多家企業簽訂了誠信協議,來電隨訪并構建應聘者的信用體系,畢竟IT行業對程序員的要求除了技術過硬外,職業道德也是評估的重點。“誠信機制就想淘寶的信用評價一樣,它會變成我們網站的另一個亮點。”
說起對未來的規劃,柯小芳從未有過野心,“目前70%的精力還是會放在醫藥行業上,對于招聘網的計劃,今年收支持平就好。”為了垂直細分性極強的500金,公司已經籌備好兩年的運作資金,她只圖踏踏實實一步一腳印,“可能是女人的天性,比較保守不激進。”
今年5月,柯小芳會帶公司的全體員工去港澳度個假。身為獵頭,最欣慰的莫過于沒有流失這幫和公司共進退的戰友,“榮譽和成績是屬于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