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灑第二故鄉
黃河杭錦旗奎素段大堤塌方以后,軍分區出動官兵220余人,驅車400余公里參加搶險救災任務,經過13個小時連續奮戰,成功封堵了決口。
包頭至白云鄂博鐵路遭受特大雪災,全線受阻,152名官兵進行搶險救災,官兵冒著零下20多攝氏度的嚴寒,不怕勞累連夜奮戰,14小時水米未進,清除了百余公里鐵道上的34處積雪,確保了鐵路的暢通。
黃河包頭段發生50年一遇的特大汛期,包頭軍分區出動官兵300余人在黃河包頭官地險工段奮戰10晝夜加固堤壩,圓滿完成任務,確保洪峰安全通過……
支持地方重點工程和公益事業建設、搶險救災、處突維穩、扶貧濟困、興教助學等,哪里都有子弟兵的身影。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來,該市駐軍共投入265萬個勞動力,動用各種機械車輛2408臺(次),圓滿完成了包鋼3號高爐擴建、人防地下商城建設、飛機場擴建、希望鋁業等工程項目的援建任務。駐包部隊官兵以實際行動有力地支援了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贏得了鋼城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近年來,沒有發生任何軍地軍民矛盾和糾紛,在廣大干部群眾中樹立了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
情牽“軍”情民事
4月12日,回家探親休假的土右籍現役軍人李江從該旗民政局優撫安置科李科長手中接過三等功獎勵1000元現金時,激動地說:“當兵雖然辛苦,但這個功沒白立,今天在軍營有榮耀,明天到地方有出路。”這是包頭市各級黨委政府為鼓勵現役軍人扎根軍營建功立業、為家鄉人民爭光添彩而采取獎勵措施的一個生動縮影。近3年來該市就有500多人受到獎勵。
“部隊、軍人、軍屬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涉及國防建設和軍心的穩定,黨委政府必須要高度重視。”“我們的子弟兵可以流血流汗,但不能讓他們流淚,要讓他們的家屬感受到當兵的榮耀!”類似的話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該市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行動共識。
市委、市政府堅持每年解決一次隨軍家屬就業問題。2011年,發動全市各旗縣區,為35名隨軍家屬安置了工作,解決官兵的后顧之憂。
市委、市政府在大力關心軍人軍屬的同時,積極圍繞駐地駐軍戰斗力生成這個核心任務大力支持部隊建設。近3年來,科技擁軍投入就達400多萬元。
情系邊防一線
黨的十八大召開后,該軍分區分批組織分區和人武部機關干部深入邊防一線。在邊防三連某執勤點前,正在施工建設中的新式三層樓執勤點和上世紀60年代的土坯房執勤點比肩而立。駐城區人武部集體組織機關干部行走邊防線,在執勤點前,干部們在今昔對比中感慨萬千,使命意識油然升騰。
十八大閉幕后,該分區就通過軍工大企業武裝部,組織百名民兵深入軍營,感受部隊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熱潮。
民兵們來到邊防團有名的邊防三連“十八大理論書屋”參觀,里面整齊地擺放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讀本、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等書籍,中間的桌子上放著連隊官兵們撰寫的理論解讀和心得體會。
中核集團公司與東河區人武部是多年的共建單位,這些天,中核集團公司武裝部組織多批民兵來到東河區人武部和官兵共同學習討論十八大報告。東河區人武部政委陳書曾是“大功三連”指導員,2012年8月在黃河抗汛中奮不顧身勇救落水孕婦,被譽為“感動包頭的最美政委”。他以自身成長經歷解讀十八大報告“建設與我國國際地位相稱、與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國防和強大軍隊”等理論觀點,贏得在場聽眾的熱烈掌聲。
到目前為止,軍分區已有近千名大企業民兵和職工走進軍營參觀見學。軍分區政委劉二明高興地說:“讓民兵和職工走進軍營,感受部隊學習十八大精神的火熱氣氛,更能夠幫助我們做好軍民融合式發展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