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首富、香港長江集團主席李嘉誠如此描述:『世界經濟狀況令人擔憂,歐美復蘇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亞洲也受到影響,而真正的企業家就是應該在暴風雨中,尋找隱藏的珍珠。』
2012年,臺股表現不佳,全年僅小漲627點,漲幅8%,但在華人世界里仍有暴賺三成的贏家—他就是香港首富李嘉誠。
根據彭博富豪指數顯示,2012年MSCI世界指數上漲13.2%,全球百大富豪總計進賬2410億美元;其中,長江實業有限公司主席李嘉誠財富暴增三成,總資產達到286億美元,堪稱華人世界的大贏家;而最新一期的《福布斯》雜志所公布的香港富豪榜也顯示,繼續高踞香港首富的李嘉誠,財產比前一年再度大幅攀升,估計總資產達到300億美元。
眼光獨到,危機入市
被稱作中國巴菲特的李嘉誠,絕非浪得虛名,其財富的累積,主要在于過去40年來大勝小敗的投資傳奇,即使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后身價大幅縮水,2012年財富也貶值8.3%左右,但在他因應得宜及香港房地產大幅增值的情況下,估計財富增加約80億美元,總資產達300億美元,已超越2008年金融海嘯前的高峰265億美元身價。
在海嘯之后,李嘉誠趁著歐債肆虐之際,大舉抄底“買英國”,并入股加拿大石油產業。就連投資近年躥紅速度最快的臉書(Facebook),李嘉誠在2010年只花了5分鐘時間考慮,就大舉入股4.5億美元。
如今,臉書在去年風光上市,市值一夕間暴增到960億美元,李嘉誠所持有股份也增長到24億美元,單單這一檔臉書,報酬率就高達433%,難怪他被稱為華人圈中最貨真價實的投資之神。
回顧去年,亞洲首富、香港長江集團主席李嘉誠如此描述:“世界經濟狀況令人擔憂,歐美復蘇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亞洲也受到影響,而真正的企業家就是應該在暴風雨中,尋找隱藏的珍珠。”
果然,就如同巴菲特一般,李嘉誠懂得在最壞的年代,對抗地心引力,尋找到最有價值的好標的。所以,在歐債爆發以來,李嘉誠的觸角深入經濟最糟糕的歐洲,在2010年以91億美元收購英國最大供電公司UK Power Networks,2012年又花了40億美元,收購英國最大水務公司Northumbrian Water,并以77.5億港幣價格收購英國天然氣供應商Wales&West Utilities,掌控了四分之一的英國天然氣供應網。這些舉動,并非是要征服英國,而是趁著歐洲經濟最黯淡之際,以最便宜的成本取得最穩定的現金收入。
另一方面,去年和記黃埔發行25億美元和22.5億歐元的長期債券,讓負債比率降低到22.8%,此舉將使得和記黃埔在2015年之前,都不需要再擔心營運資金的問題,他在一邊大舉擴張,同時另一邊穩健的兩手策略,讓人看到李嘉誠經營事業的全面思維。
全方位思考,兼顧擴張與穩健
在去年驚濤駭浪中仍大有斬獲的李嘉誠,對于今年全球市場的看法,仍多保守。他直言,歐美經濟仍難有明顯復蘇力道;但因中國經濟情況會比去年好,兩相消長,他預期香港樓市將維持平穩,高低波幅一成左右。
也因此,李嘉誠對沉寂5年的中國地區不但有所期待,同時積極表現于投資行為上。例如,去年12月,李嘉誠旗下的和黃中國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大動作和全球食品龍頭雀巢組建合資公司,進軍中藥市場,這項舉動立刻引發兩岸三地投資圈的高度關注。
根據麥肯錫公司的報告,傳統中國醫藥市場在2011年的規模約130億美元,未來5年還將每年成長14%。去年的總額中,中藥店柜臺的銷售約占67億美元,幾乎占小國非處方藥市場的一半。
的確如此,光是一部戲《甄傳》里描述東阿阿膠具有養顏美容的功效,就讓此產品爆紅,東阿阿膠股價也跟著大漲。同樣的,戲里暗指麝香可能造成不孕,在中國立刻造成香水市場崩盤的現象。
而從李嘉誠的此一投資,對照臺灣這波的新藥股掛牌的生技熱潮,安永臺灣審計服務執業會計師王彥鈞指出,隨著兩岸新藥合作等政策面激勵,以及中國市場的崛起,將擴大臺灣生技產業的機會與規模,估計,2013年生技醫療類股掛牌熱潮持續延燒,將占今年度掛牌數的25%。
由李嘉誠的動作與資金的流向,或許說明了2013年的生技股,確是一股讓人難以忽視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