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荔 黃嘉寧


摘要:文章在梳理村莊公園概念和分析村莊公園與城市公園異同的基礎上,對村莊公園規劃設計的相關問題進行初步的分析研究。認為現時的村莊公園只是一種過渡性質的公園,并指出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風景園林;村莊公園;規劃設計;淺析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13)05-0000-00
在“城鄉發展一體化”和“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供給[1]”的背景下,村莊基礎設施的建設得到了高度重視。村莊公園是村莊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熱潮中村莊公園建設發展很快。最近筆者參與了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幾個村莊公園的規劃設計。本文嘗試在在梳理村莊公園概念和分析村莊公園與城市公園異同的基礎上,對村莊公園規劃設計的相關問題進行初步的分析研究。
1村莊公園的概念
村莊公園是在近20多年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的一種公園類型。村莊公園處于非建設用地內,在國家的行業標準《城市綠地分類標準》[2]中也無法找到它的位置。因此,有必要對村莊公園進行定義。
村莊是指村民生活和生產的聚居點。從生活形態分析,村莊與城市的社區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村莊公園的功能與城市公園中社區公園(居住區公園、小區游園)的功能也十分相似。在國家還沒有發布《村莊規劃標準》① 和村莊規劃難以形成法定規劃的情況下,村莊公園是指建在村莊宅基地附近的非建設用地內主要為當地村民服務的公園綠地。村莊公園是當地村民以及附近居民休憩、娛樂、游覽的場所,是村莊基礎設施的組成部分,是鄉村公園體系[3-4]中的一種重要類型。村莊公園以游憩康體和文化娛樂為主要功能,兼有改善生態環境、美化村莊和防災避難等功能,并配有相應的設施。本文所指的村莊公園基本屬于這一類型。
村莊公園與城市公園的最大差別是:村莊公園是建在村莊宅基地附近的非建設用地內的公園,城市公園是建在城市建設用地內的公園。但從村莊公園與城市公園的服務對象來講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為居民(市民、村民)服務。特別在 “城鄉發展一體化”和“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供給”的背景下,村莊公園與城市公園在功能上有明顯的趨同性。因此,村莊公園可參考《城市公園分類》[5]、《城市公園規劃與設計規范》[9]相關規定和參考城市公園中相應規模的綜合公園或社區公園的要求進行規劃設計。
2村莊公園規劃設計需要重點分析應對的問題
在“城鄉發展一體化”和“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供給”的背景下,村莊公園的建設已經引起各級政府的重視和關注,但是村莊公園建設畢竟處于起步階段,在規劃設計實踐中存在一些需要分析研究應對解決的問題。
2.1村莊公園建設報批特點與規劃設計階段的劃分
在國家還沒有發布《村莊規劃標準》的情況下,村莊公園一般建在非建設用地(常為林地)內。因此,村莊公園規劃設計就不可能按城市公園的程序進行審批,一般報鎮政府批準后就實施建設。由于目前村莊公園規劃設計報批程序比較簡單,所以,村莊公園規劃設計階段也可簡化劃分為規劃方案、設計方案和施工圖設計三個階段。規劃方案包括:現狀分析、規劃定位、出入口設置、平面布局、功能分區、交通組織以及建筑風格和綠化規劃的設想(意向圖片)等內容。規劃方案獲得業主認可后,在規劃方案的基礎上深化形成設計方案。設計方案經專家評審和業主同意后就轉入施工圖設計。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崗美(村莊名稱)公園、流潮(村莊名稱)公園和勝利(村莊名稱)公園基本上就是按照這樣的程序進行規劃設計的。
2.2 村莊公園投資條件與規劃設計安排
村莊公園主要由當地鎮政府投資建設,一般首期投資較少,公園難以一次性建成。因此,村莊公園規劃設計應做出妥善安排。我們根據崗美公園規劃設計的經驗認為村莊公園適宜:規劃一步到位,設計按投資額確定項目。所謂規劃一步到位,是指村莊公園規劃階段應充分考慮公園規劃范圍及周邊環境的現狀條件和周邊用地的規劃定位以及業主的要求,在宏觀上對公園規劃目標、規劃依據、規劃原則、設置內容、平面布局及專項規劃做出全面的規劃安排。所謂設計按投資額確定項目,是指村莊公園設計階段應根據公園首期建設投資金額安排項目進行具體設計。這樣的安排,既能保證村莊公園規劃的科學合理性和公園分期建設的可持續性,又能保證公園首期建設順利進行。崗美公園、流潮公園和勝利公園基本上就是按照這樣的安排進行規劃設計的。
3村莊公園的規劃設計對策與實踐
3.1 村莊公園規劃設計范圍及周邊環境的特點
根據對崗美公園(約13.8公頃)、流潮公園(約6公頃)和勝利公園(約2.9公頃)規劃設計范圍及周邊環境的綜合分析(圖1-3),我們發現這些村莊公園規劃設計范圍和周邊環境具有如下的特點。
3.1.1公園規劃設計范圍周邊基本是村民住房和廠房、倉庫;
3.1.2公園規劃設計范圍以山地為主體,山體都存在局部被挖掘形成的陡坡;
3.1.3公園規劃設計范圍大部分屬于林地,植被生長良好。
3.2 村莊公園規劃設計的對策與實踐
3.2.1對策1
根據“城鄉發展一體化”、“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供給”的發展思路和三個村莊公園的用地規模以及公園擬建基地以山地為主體并緊靠村民住宅區的特點,我們采取合理的方式對公園進行規劃定位和確定公園出入口。
1)擬參考城市綜合公園的要求對崗美公園和流潮公園進行規劃設計;擬參考城市居住區公園的要求對勝利公園進行規劃設計。
2)以方便本村居民及附近居民使用公園設施和利于把公園納入綠道系統為原則,結合公園用地及周邊環境的現狀條件設置公園出入口(圖4)。
3.2.2對策2
根據“安全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三個村莊公園規劃設計范圍以山地為主體并存在局部山體被挖掘形成陡坡的現狀條件,我們采取相應的安全環保措施,確保公園可持續發展。
1)利用植物種植的方式對公園局部陡坡進行固土處理,減少水土流失,確保山體結構穩定。
2)公園山體上規劃的園路鋪裝與陡坡地段保持安全距離,并按規范要求設置安全護欄;山體上人流集中的活動區域采用對山體地形破壞較少的分散分級組團鋪裝形式(圖5)來滿足活動功能的需要,原則上不設置獨立的大型鋪裝。對于一些功能要求必需設在坡度較大的鋪裝,采用局部架空的形式(圖6),保護山體地形結構。
3)山體上的園路原則上沿等高線設置,除部分路段需要滿足消防車通行外,其余路段嚴格控制寬度,盡量減少對山體地形的破壞。
3.2.3對策3
根據“生態優先,以人為本”、“巧于因借,因地制宜”、“經濟合理,美觀適用”和“體現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等原則,結合三個村莊公園規劃設計范圍的現狀條件和規劃定位,以及當地村民、附近居民休憩、娛樂、游覽的需要和投資條件,我們采取適合的規劃設計方法,對公園內容設置、功能區劃分、園路系統、建筑風格及布局、綠化景觀、給排水、電氣等項目做出合理的規劃設計。
1)在公園內容設置和功能區劃分方面,我們充分考慮當地村民和附近居民對公園活動項目需求與中心城區居民對公園活動項目需求的差異性,結合三個村莊公園規劃設計范圍的現狀條件和規劃定位進行功能分區規劃。規模較大的崗美公園規劃有游覽觀賞區、康體活動區、兒童游樂區和后勤服務區(圖7)。
2)在園路系統組織方面,我們遵循“因地制宜”和“經濟合理”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園路采用套環式園路系統,根據不同功能的需要分為二級,一級園路主要是聯系各景區的路網骨架,園路寬度要求滿足消防車單向通行。二級園路是串聯一級園路與各景點的人行游覽路,園路寬度按實際需要設定在1.2~1.8米之間(圖4)。
3)在公園建筑規劃設計方面,我們按照“體現地方歷史文化特色”和“巧于因借”、“美觀適用”的原則,確定公園建筑的風格要體現明朗輕快、通透開敞、注重裝飾的嶺南園林建筑特色。根據三個村莊公園的用地都屬非建設用地的特點,公園建筑設置貫徹“少而精”的原則,建筑布局采取分散或組合的形式,原則上不設置大體量的單體建筑。建筑選址充分考慮發揮點景、賞景和借景的綜合功能(圖8)。公園公廁自然通風采光的設計必須符合規范要求。
4)在公園綠化景觀組織方面,我們根據“生態優先”、“因地制宜”、“經濟合理”的原則和三個村莊公園規劃設計范圍植被良好的現狀條件進行規劃設計。原則上保留經過幾十年生長并形成穩定群落結構的原有植被,對園路兩側的植被作適當的調整充實,提高游覽線路的植物景觀水平;重點對公園入口和園內景點及其周邊的植被作適當的改造調整,增加合適的開花植物,營造豐富的植物層次,提高公園入口和園內景點的綠化景觀質量。
5)公園排水方面的設計,原則上結合園路系統設置排水管網,保證公園排澇需要。供水系統設計主要是解決后勤管理用水、公廁用水和景點綠化用水。
6)公園電氣設計,主要解決公園入口、園路、景點、公廁和后勤管理用房基本照明需要。
4 結語
在“城鄉發展一體化”、“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供給”的發展思路和建設社會新農村的背景下,村莊公園建設發展很快。村莊公園是在近20多年社會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的一種公園類型。在國家還沒有發布《村莊規劃標準》和村莊規劃難以形成法定規劃的情況下,村莊公園是指建在村莊宅基地附近的非建設用地內主要為當地村民服務的公園綠地。這樣的村莊公園只是一種過渡性質的公園。當國家發布《村莊規劃標準》后,村莊規劃就有可能成為法定規劃。成為法定規劃的村莊規劃把現時過渡性質的村莊公園規劃為村莊配套基礎設施的公園(即把村莊公園納入建設用地),這時,村莊公園的過渡性質就會結束,村莊公園的功能與城市公園中社區公園的功能就更加接近。因此,我們在村莊公園規劃設計中應充分考慮村莊公園的發展趨勢,在平面布局中預留發展空間,有條件的還應提出公園發展用地(圖9)的建議。
注:①《村莊規劃標準》(征求意見稿)http://www.docin.com/p-420736071.html
參考文獻:
[1]駱永民.城鄉基礎設施均等化供給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2]國家建設部.CJJ/85—2002城市綠地分類標準[S].
[3]鄭占鋒,梁潔,張文斌.我國鄉村公園體系構建理論初探[A],城市規劃和科學發展——2009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梁潔.我國鄉村公園及其體系構建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09年
[5]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DBJ440100/T 1—2007城市公園分類[S].
[6]廣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DBJ 440100/T23—2009城市公園規劃與設計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