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愛平



摘 要:文章論述了劍英公園總體規劃的指導思想、布局、組景,并以植物配置作為公園規劃設計的亮點進行分析和探討。在體現公園紀念性主題的同時,凸顯了公園園林綠化“鄉土氣”“時代氣”“秀野氣”和“詩畫氣”的特點以及“適地適樹、地景季景”的特色。
關鍵詞: 劍英公園;規劃;綠化;植物配置;特色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41(2013)04-0000-00
引 言
劍英公園的建設以“豐富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推動園林風景的開發利用”為前提,以保護自然風景、美化環境、全面綠化、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質為目的,為游人提供一處集紀念、觀光、旅游、休閑娛樂、文化活動等多種用途的綜合性公園。
1 概況及現狀
梅州是葉劍英元帥的故鄉,劍英公園位于梅江區三角地新塘水域,西鄰華南大道,交通便利。此處以小丘陵為主要地形,是梅州城區江南新城中軸線的起點,距梅州機場1.5 km,設計總面積44.1 hm2,其中水面25.3 hm2,水面中心有一天然小島,陸地18.8 hm2。北面、東面和南面有五個小山頭,其中東北面的新塘頭狗臂岌高達21 m,東面的過路塘小山坡高達9 m,而北面廖屋的庵子岌高達13 m,南面新塘尾小岌背則僅高4 m,該處丘陵起伏、山水相連,風景秀麗、樹木常青,適宜南方各種樹木的生長。
2 規劃指導思想
2.1 總體布局,突出主題
為突出主題,公園的總體布局、紀念性建筑的設計以及植物配置必須具有鮮明的紀念性,英雄人物出自民眾,高于民眾,為避免神化,葉劍英元帥的塑像及紀念館的設計風格必須自然、親切、貼近民眾[1]。
2.2 園林綠化,順應趨勢
為順應梅州城市建設及旅游事業的發展趨勢,公園園林綠化總體布局要考慮紀念性與游憩性相結合。
2.3 保護生態,效益優先
保護并改善植物生態環境,保留原有的大部分植物,不做大的開發改造,增加綠化,防止污染,把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有機結合起來。
2.4建筑風格,突出風貌
力求做到“景物不全布局妙,建筑不多景觀多,造價不高質量高,山水不深意境深”,建筑風格在體現時代特征的同時,必須突出客家地方風貌[2]。
3 景區布局
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園路布局。景區內道路形成一個完善的系統,路路相通,方便游人觀景游玩以及景區管理。考慮到陸地面積小,影響游覽范圍,所以適當改造地形[3],結合水系造景,對水塘進行必要的填挖,并以島、半島、堤、橋將水體分隔成四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趣味不同的水區(圖1)。
劍湖——水面開闊,平靜如鏡;
東湖——利用過塘小山坡筑石壁布置疊瀑,溪流縈回于巖石山林間,曲折幽深;
南湖——岸線迂回曲折,形成天然的港灣;
小南湖——可供青少年開展碰碰船等水上活動。
全園以水面為中心,景區、景點沿湖布置。為突出公園的紀念主題,紀念區核心地段采用對稱布局,以彰顯莊重嚴整。葉劍英紀念館安排在湖心島上,成為公園平面構圖中心[2]。梅州革命烈士紀念碑設置在全園的制高點——狗臂岌山頂上。紀念館和紀念碑隔湖相望,遙相呼應。游憩區采用自然式構圖,活潑自然,碧水迂回,丘陵起伏景色秀麗。
4 公園組景與植物種植
4.1 紀念區
葉劍英元帥銅像(圖2)位于公園西北部,銅像往前是一塊石雕,上面刻著“正氣園”三個大字,這是梅州市廉潔文化進公共場所示范基地的一座標志性景觀建筑,是梅州市、縣(區)的全體干部、職工學習廉潔文化知識的基地。穿過劍堤,跨越劍橋,來到湖心島,葉劍英紀念館坐南朝北,面向劍湖,視野開闊。在園林綠化植物種植方面,紀念館前綠草如茵,襯托出葉劍英元帥威武的形象,紀念館后密林郁郁蔥蔥,兩側觀賞草坪上亞熱帶植物及開花灌木為莊重的環境增添一些情趣。
梅縣革命烈士紀念碑座落在劍湖北岸狗臂岌山坡上,分別設置縱橫兩條主副軸線,高達22 m的紀念碑聳立在山頂兩軸正交處,面向劍湖(圖3)。山坡遍植蒼松翠柏,并配植紅楓Acer palmatum、木棉Bombax ceiba、杜鵑等。主軸線直通劍湖平臺,憑欄眺望,視野寬廣,與隔岸的葉劍英紀念館及側面的亭、廊互為對景。狗臂岌西側坡下建一紀念亭,作為紀念碑的陪襯地。穿過竹徑就到達聚賢堂詩畫廊景區,一組摩崖石刻“光輝的一生”為這個景區揭開序幕。它以栩栩如生的石刻畫面及葉帥詩詞碑刻生動地再現了葉劍英元帥的膽略和功勛,集賢堂詩畫廊內陳列了梅州革命烈士的方史資料,周圍環境古樸清幽。
4.2 安靜游憩區
安靜游憩區位于公園的東部,該處疊瀑溪流,碧水迂回,湖邊有亭、榭、石橋,兩岸林木蔥籠,景觀幽靜深邃,主要景點有“僑鄉藝苑”“綠灣垂釣”“曲廊觀魚”“盆景薈萃”“荷塘珠簾”及“雙亭碧影”等,種植玉蘭Magnolia denudata、榕樹Ficus microcarpa、福建茶Carmona microphylla等喬灌木。
4.3 青少年活動區
青少年活動區位于公園西南部,靠近正門,集散方便。該處設有游艇碼頭、機動船水上活動區、幼兒和學齡兒童游戲場以及青少年的“勇士之路”活動設施,主要種植有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榕樹等。
公園園林綠化重點組景地區配置南洋杉Araucaria heterophylla、榕樹、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木棉以及大王椰子等作為主景樹,輔以四季開花的小喬木及低矮的花灌木,組成活潑生動、多層次的植物景觀,東、南、北三面的五個山頭綠化是劍湖的綠色屏障,植物配置除以常綠樹木為基調外,還應種植大量色葉木,局部地段配置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以豐富林冠線的變化,為劍湖增添生動多姿的背景。
5 植物配置的特色
5.1 植物配置的“鄉土氣”
公園園林綠化植物的配置和建筑方面突出了客家的地方特色。公園選擇體形巨大、樹姿優美、樹冠濃密的鄉土樹種——樟樹Cinnamomum camphora、垂柳Salix babylonica、垂枝紅千層Callistemon viminalis及“三秋香飄云外”的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作為基調樹種,分布全園,通體連絡(圖4),根據各區的地形特點、功能要求、景觀特色以及意境主題選擇主景樹及配景樹。利用植物被賦予的品格,實現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效果。
葉劍英元帥紀念區核心地段的植物配合軸線采用規則式種植;其他地段均采用自然式種植,以樹林、樹群、樹叢、孤立樹及草地等各種類型組成大小相間、幽暢變換、開合交替、虛實結合的園林空間。整個公園既有莊嚴肅穆的主體,又有輕松優美的園林景觀。在紀念館區種植丹楓,以火紅的楓葉寓意葉劍英元帥怒放的生命;果實碩大的柚子樹 Citrus maxima比喻葉劍英元帥豐功偉績,體現了公園的紀念主題;草坪上點綴的木棉、大王椰子等植物都象征著葉劍英元帥的風骨[1]。
5.2 植物配置的“時代氣”
安靜游憩區是人們尋幽探勝之處,植物應結合深邃的山林意境進行配置。景點“僑鄉藝苑”是梅州繪畫、書法、花卉及手工藝匯集之處,配植以山茶Camellia japonica、月季Rosa hybrida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玉蘭等多種艷麗花木,以烘托僑鄉藝術的瑰麗多彩;青少年活動區是人流密集的地方,景區設計有其獨特之處,景觀活潑明快、場地便于集散、開辟大草坪創造開朗風景,并用大葉榕Ficus virens、大王椰子等樹叢組織不同的活動空間(圖5),這兩個區域的植物種植充分體現了公園植物配置的“時代氣”特征。
5.3 植物配置的“秀野氣”
公園的布局組景以“季”為旨,同時也不缺“野”之氣勢,如有些布局組景“寧拙勿巧”,也有“大巧如拙”,多用叢植、大筆揮灑,以氣勢、氣韻取勝。紀念碑區的植物配置要求莊嚴、肅穆,選擇蒼翠挺拔的濕地松Pinus elliottii為主景樹,以喻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林下叢植簕杜鵑Bougainvillea glabra,以表達人們對他們的悼念;草坪上種植樹枝彎垂的龍爪槐Sophora japonica f. pendula,代表人們低首致哀,充分體現了公園的紀念主題。
5.4 植物配置的“詩畫氣”
針對現有的地形、地貌以及植物等進行布景造景,景觀具有詩情畫意,雅俗共賞,顯示公園自身的獨特個性和風格特點(圖6),以中心景區中心湖北邊的設計為例,它臨水建水榭,填土植蓮藕,夏夜坐于水榭看湖中荷花Nelumbo nucifera,恰似含羞少女在朦朧月色中翩翩起舞,此時,清風徐來,水中柳影如畫,充滿了荷塘月色的詩畫氣,使整個公園景區園林具有深遠的意境。
5.5 植物種植體現“適地適樹、地景季景”的特色
為了更加突出劍英公園的獨特個性,體現客家的地方特色,在植物的種植設計中選用了大量具有嶺南特色的熱帶植物,以桑科植物和棕櫚植物等為基調樹種,如大葉榕、榕樹、高山榕Ficus altissima、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棕竹Rhapis excelsa、軟葉針葵Phoenix roebelinii、南洋杉、陰香Cinnamomum burmanii等常用綠化樹種;體現季景的植物,如木棉(春季)、大葉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夏季)、欖仁樹Terminalia catappa(秋季)、夾竹桃Nerium oleander(冬季)等,四季有花、喬灌草有機搭配,層次豐富;玉蘭、雞蛋花Plumeria rubra ‘Acutifolia、福建茶、臺灣草Zoysia pacifica等植物,還有四季芳香植物如蕓香科的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植物品種多種多樣,應有盡有,充分體現出公園集紀念性及觀光、旅游、休閑娛樂、文化活動等多用途的綜合性質。
6 總 結
綜上所述,劍英公園的布局、組景以及園林綠化植物配置方面與其它公園、園林景點有很多不同。公園山水地形變化豐富,其植物配置也因地制宜,在體現公園紀念性主題的同時,凸顯了公園園林綠化的“鄉土氣”“時代氣”“秀野氣”和“詩畫氣”等特點,總的來說,“春花爛漫,夏蔭濃郁,秋色絢麗,冬景蒼翠”可以用來形容劍英公園的園林綠化植物景觀配置的效果和特色。
參考文獻:
[1]廣州園林建筑規劃設計院.葉劍英公園總體規劃說明書[Z]. 梅州市劍英公園籌建辦,1989:1-6.
[2]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城市園林綠地規劃編寫組.城市園林綠地規劃[Z].仲愷農業技術學院園藝系,1997:10-16.
[3]曹燦景.論城市道路綠化設計應遵循的原則[J].山東林業科技,2006(2):79-80.